# rsync操作和部署
## 1 基礎知識
### 1.1 Rsync簡介
可實現全量及增量、本地或遠程的數據同步備份的工具
官網:https://www.samba.org/ftp/rsync/rsync.html
相當于cp(本地復制)、scp(遠程復制)、rm(刪除)命令的合體但比這三個命令更優秀
既能夠備份數據內容,也能夠備份屬性信息
### 1.2 Rsync優缺點:
1) 優點:
* 支持拷貝特殊文件如鏈接文件,設備等
* 可以有排除指定文件或目錄同步的功能,相當于打包命令tar的排除功能
* 可以做到保持元文件或目錄的權限、時間、軟硬鏈接、屬主、組等所有屬性均不變
* 可時間增量同步、即只同步發生變化的數據,因此數據的效率很高
* 可以使用rcp,rsh,ssh等方式來配合傳輸文件達到加密傳輸
* 可以通過socket(守護進程方式)傳輸文件和數據(服務端和客戶端)
* 支持匿名的、認證的(無需系統用戶)進程模式傳輸,可方便安全的進行數據備份及鏡像
2) 缺點:
* 大量小文件同步的時候,時間較長,有時候rsync進程可能會停止
* 同步10G這樣的大文時時,可能會中斷,未完整同步前,是隱藏文件
* rsync本身不對數據加密,需配合ssh等實現加密
### 1.3 Rsync的工作方式
* 單個主機本地之間的數據傳輸(類似于cp)
* 借助rcp,ssh等通道來傳輸數據(類似于scp)
* 以守護進程(socket)的方式來傳輸數據(服務端和客戶端)
## 2 普通用法
### 2.1 基本參數
常用參數:avz或az
```sh
-v 詳細模式輸出,傳輸時的進度等信息
-z 傳輸時進行壓縮以提高傳輸效率。--compress-level=NUM可按級別壓縮
-a 歸檔模式,表示以遞歸方式傳輸文件,并保持文件說有屬性,等于rtopgDI
-r 對子目錄以遞歸傳遞,即目錄下的所有目錄都同樣傳輸,注意是小寫r
-t 保持穩健時間信息
-o 保持文件屬主信息
-p 保持文件權限
-g 保持文件屬組信息
-P 顯示同步的過程及傳輸的進度等信息
-D 保持設備文件信息
-l 保留軟鏈接
-e 使用指定的shell程序替代傳輸用的rsh管道,如ssh
--exclude=PATTERN 指定排除不需要傳輸的文件模式(和tar參數一樣)
--exclude-from=file 指定排除某個目錄中的某個文件(和tar參數一樣)
--bwlimit=RATE 限制傳輸時的帶寬(避免全部占用完帶寬)
--partial 斷點續傳
--delete 讓目標目錄和源目錄數據保持一致(不一致會刪除)
```
>說明,rsync備份時,如果備份/tmp,表示備份目錄名和目錄下的內容,如果備份/tmp/,表示只備份目錄下的內容
### 2.2 普通模式
1) 本地模式語法:
```sh
rsync [OPTION...] 源路徑 目的路徑
```
2) 遠程模式語法:
```sh
拉: rsync [OPTION...] [遠端用戶@]主機名或IP:源路徑 目標路徑
推: rsync [OPTION...] 源路徑 [遠端用戶@]主機名或IP:目標路徑
```
>PS1:前面的是原路徑,后面的是目標路徑,推和拉的區別僅僅是遠端地址所在的位置
>PS2:遠端用戶名可省略,省略代表用本機當前用戶去連接
3) 應用舉例
* 備份本機hosts文件到到tmp目錄
```sh
rsync -avz /etc/hosts /tmp
```
* 推送本機hosts文件到另外一臺主機tmp目錄
```sh
rsync -avz /etc/hosts root@172.16.1.31:/tmp/
```
* 拉取遠端主機hosts文件本機tmp目錄
```sh
rsync -avz root@172.16.1.31:/etc/hosts /tmp/
```
* 配合ssh加密傳輸數據[-e]
```sh
rsync -avz -e 'ssh -p 22' /etc/hosts root@172.16.1.31:/tmp/
```
* 同步時排除某些文件[--exclude]
```sh
rsync -avz --exclude=a.txt /backup/ root@172.16.1.41:/tmp/
rsync -avz --exclude-from=paichu.txt /backup/ root@172.16.1.41:/tmp/
--exclude參數使用相對路徑,可以排除單個和多個文件
也可以用--exclude-from=paichu.txt,排除這個文件中指定的文件
```
* 無差異同步[--delete]
```sh
rsync -avz --delete /backup/ root@172.16.1.41:/tmp/
--delete會把服務器上有而本地沒有的數據全部刪除,非常危險,慎用慎用
```
* 限速[--bwlimit]
```sh
sync -avz --bwlimit=100 /backup/ root@172.16.1.41:/tmp/
```
## 3. **守護進程模式(重點)**
### 3.1 基礎說明
搭建服務端啟動守護進程(873端口),然后在客戶端推或拉數據進行備份,比普通遠程模式好的地方在于,免交互的備份數據,配合定時任務食用更加.
**語法**
```
拉: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推: rsync [OPTION...] SRC [USER@]HOST::DEST
```
>PS:推拉的區別同普通模式,用的更多的是推模式,因為拉的模式客戶端數量很大時,會非常消耗服務端資源,而推模式請求由客戶端發起,不占用服務端資源
### 3.2 服務器端配置過程:
1) 檢查和安裝rsync
```sh
rpm -qa rsync
yum install rsync -y
```
先檢查是否有安裝,如果有則安裝
2) 添加rsync服務的用戶
```sh
useradd -s /sbin/nologin -M rsync
id rsync
```
3) 生成rsyncd.conf配置文件并寫入內容
```sh
cat >/etc/rsyncd.conf <<"EOF"
##rsyncd.conf start##
uid = rsync
gid = rsync
use chroot = no
max connections = 200
timeout = 300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ignore errors
list = false
hosts allow = 172.16.1.0/24
#hosts deny = 0.0.0.0/32
auth users = rsync_backup
secrets file = /etc/rsync.password
[backup]
comment = "backup dir by noah"
path = /backup
read only = false
##rsync_conf_____end##
EOF
```
關于配置文件各行的說明見文檔最后
4) 創建共享目錄并授權rsync服務管理
```sh
mkdir /backup -p
chown -R rsync.rsync /backup/
```
5) 創建認證文件并修改權限
```sh
echo "rsync_backup:noah123" >/etc/rsync.password
cat /etc/rsync.password
chmod 600 /etc/rsync.password
ls -l /etc/rsync.password
```
此處的用戶和密碼,非系統中的用戶和密碼
6) 啟動rsync服務加入開機啟動
```sh
rsync --daemon
netstat -lntup|grep 873
echo "/usr/bin/rsync --daemon" >>/etc/rc.local
tail -1 /etc/rc.local
```
### 3.3 客戶端配置
1) 檢查和安裝rsync
```sh
rpm -qa rsync
yum install rsync -y
```
2) 生成鏈接服務器需要的密碼文件
```sh
echo "noah123" >/etc/rsync.password
chmod 600 /etc/rsync.password
```
#只需要密碼不需要用戶名
3) 同步數據(推送)
```sh
rsync -avz /etc/hosts rsync_backup@172.16.1.41::backup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ord
```
提示:ip后面跟的backup是服務器配置文件中的模塊名,不是備份路徑
## 4 配置文件說明
1) 配置文件整體說明
```sh
uid = rsync #用戶,遠端的客戶機使用rsync用戶來訪問共享目錄
gid = rsync #用戶組
use chroot = no #安全相關
max connections = 200 #最大連接數
timeout = 300 #超時時間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進程對應的進程號文件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鎖文件,防止文件不一致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日志文件
ignore errors #忽略錯誤
list = false #不允許列表(ls)
hosts allow = 172.16.1.0/24 #白名單,允許的網段
#hosts deny = 0.0.0.0/32 #黑名單,拒絕的網段
auth users = rsync_backup #鏈接的虛擬用戶,非系統用戶
secrets file = /etc/rsync.password #虛擬用戶的賬號密碼文件
[backup] #模塊名稱,可以有多個,稱為多模塊
comment = "backup dir by noah" 模塊描述信息
path = /backup #服務器提供的共享目錄
read only = false #可寫
```
注意不要在配置文件中某一行后面用#號寫注釋,識別不了的,注釋用的#號必須寫在行首
2) 黑白名單三種情況說明:
* 只有白名單,白名單網段或主機信息允許。其余阻止
* 只有黑名單,黑名單網段或主機信息阻止,其余允許
* 黑白名單都有,相當于只有黑名單的方式
建議使用白名單方式
- shell編程
- 變量1-規范-環境變量-普通變量
- 變量2-位置-狀態-特殊變量
- 變量3-變量子串
- 變量4-變量賦值三種方法
- 變量5-數組相關
- 計算1-數值計算命令和案例
- 計算2-expr命令舉例
- 計算3-條件表達式和各種操作符
- 計算4-條件表達式和操作符案例
- 循環1-函數的概念與作用
- 循環2-if與case語法
- 循環3-while語法
- 循環4-for循環
- 其他1-判斷傳入的參數為0或整數的多種思路
- 其他2-while+read按行讀取文件
- 其他3-給輸出內容加顏色
- 其他4-shell腳本后臺運行知識
- 其他5-6種產生隨機數的方法
- 其他6-break,continue,exit,return區別
- if語法案例
- case語法案例
- 函數語法案例
- WEB服務軟件
- nginx相關
- 01-簡介與對比
- 02-日志說明
- 03-配置文件和虛擬主機
- 04-location模塊和訪問控制
- 05-status狀態模塊
- 06-rewrite重寫模塊
- 07-負載均衡和反向代理
- 08-反向代理監控虛擬IP地址
- nginx與https自簽發證書
- php-nginx-mysql聯動
- Nginx編譯安裝[1.12.2]
- 案例
- 不同客戶端顯示不同信息
- 上傳和訪問資源池分離
- 配置文件
- nginx轉發解決跨域問題
- 反向代理典型配置
- php相關
- C6編譯安裝php.5.5.32
- C7編譯php5
- C6/7yum安裝PHP指定版本
- tomcxat相關
- 01-jkd與tomcat部署
- 02-目錄-日志-配置文件介紹
- 03-tomcat配置文件詳解
- 04-tomcat多實例和集群
- 05-tomcat監控和調優
- 06-Tomcat安全管理規范
- show-busy-java-threads腳本
- LVS與keepalived
- keepalived
- keepalived介紹和部署
- keepalived腦裂控制
- keepalived與nginx聯動-監控
- keepalived與nginx聯動-雙主
- LVS負載均衡
- 01-LVS相關概念
- 02-LVS部署實踐-ipvsadm
- 03-LVS+keepalived部署實踐
- 04-LVS的一些問題和思路
- mysql數據庫
- 配置和腳本
- 5.6基礎my.cnf
- 5.7基礎my.cnf
- 多種安裝方式
- 詳細用法和命令
- 高可用和讀寫分離
- 優化和壓測
- docker與k8s
- docker容器技術
- 1-容器和docker基礎知識
- 2-docker軟件部署
- 3-docker基礎操作命令
- 4-數據的持久化和共享互連
- 5-docker鏡像構建
- 6-docker鏡像倉庫和標簽tag
- 7-docker容器的網絡通信
- 9-企業級私有倉庫harbor
- docker單機編排技術
- 1-docker-compose快速入門
- 2-compose命令和yaml模板
- 3-docker-compose命令
- 4-compose/stack/swarm集群
- 5-命令補全和資源限制
- k8s容器編排工具
- mvn的dockerfile打包插件
- openstack與KVM
- kvm虛擬化
- 1-KVM基礎與快速部署
- 2-KVM日常管理命令
- 3-磁盤格式-快照和克隆
- 4-橋接網絡-熱添加與熱遷移
- openstack云平臺
- 1-openstack基礎知識
- 2-搭建環境準備
- 3-keystone認證服務部署
- 4-glance鏡像服務部署
- 5-nova計算服務部署
- 6-neutron網絡服務部署
- 7-horizon儀表盤服務部署
- 8-啟動openstack實例
- 9-添加計算節點流程
- 10-遷移glance鏡像服務
- 11-cinder塊存儲服務部署
- 12-cinder服務支持NFS存儲
- 13-新增一個網絡類型
- 14-云主機冷遷移前提設置
- 15-VXALN網絡類型配置
- 未分類雜項
- 部署環境準備
- 監控
- https證書
- python3.6編譯安裝
- 編譯安裝curl[7.59.0]
- 修改Redhat7默認yum源為阿里云
- 升級glibc至2.17
- rabbitmq安裝和啟動
- rabbitmq多實例部署[命令方式]
- mysql5.6基礎my.cnf
- centos6[upstart]/7[systemd]創建守護進程
- Java啟動參數詳解
- 權限控制方案
- app發包倉庫
- 版本發布流程
- elk日志系統
- rsyslog日志統一收集系統
- ELK系統介紹及YUM源
- 快速安裝部署ELK
- Filebeat模塊講解
- logstash的in/output模塊
- logstash的filter模塊
- Elasticsearch相關操作
- ES6.X集群及head插件
- elk收集nginx日志(json格式)
- kibana說明-漢化-安全
- ES安裝IK分詞器
- zabbix監控
- zabbix自動注冊模板實現監控項自動注冊
- hadoop大數據集群
- hadoop部署
- https證書
- certbot網站
- jenkins與CI/CD
- 01-Jenkins部署和初始化
- 02-Jenkins三種插件安裝方式
- 03-Jenkins目錄說明和備份
- 04-git與gitlab項目準備
- 05-構建自由風格項目和相關知識
- 06-構建html靜態網頁項目
- 07-gitlab自動觸發項目構建
- 08-pipelinel流水線構建項目
- 09-用maven構建java項目
- iptables
- 01-知識概念
- 02-常規命令實戰
- 03-企業應用模板
- 04-企業應用模板[1鍵腳本]
- 05-企業案例-共享上網和端口映射
- SSH與VPN
- 常用VPN
- VPN概念和常用軟件
- VPN之PPTP部署[6.x][7.x]
- 使用docker部署softether vpn
- softEther-vpn靜態路由表推送
- SSH服務
- SSH介紹和部署
- SSH批量分發腳本
- 開啟sftp日志并限制sftp訪問目錄
- sftp賬號權限分離-開發平臺
- ssh配置文件最佳實踐
- git-github-gitlab
- git安裝部署
- git詳細用法
- github使用說明
- gitlab部署和使用
- 緩存數據庫
- zookeeper草稿
- mongodb數據庫系列
- mongodb基本使用
- mongodb常用命令
- MongoDB配置文件詳解
- mongodb用戶認證管理
- mongodb備份與恢復
- mongodb復制集群
- mongodb分片集群
- docker部署mongodb
- memcached
- memcached基本概念
- memcached部署[6.x][7.x]
- memcached參數和命令
- memcached狀態和監控
- 會話共享和集群-優化-持久化
- memcached客戶端-web端
- PHP測試代碼
- redis
- 1安裝和使用
- 2持久化-事務-鎖
- 3數據類型和發布訂閱
- 4主從復制和高可用
- 5redis集群
- 6工具-安全-pythonl連接
- redis配置文件詳解
- 磁盤管理和存儲
- Glusterfs分布式存儲
- GlusterFS 4.1 版本選擇和部署
- Glusterfs常用命令整理
- GlusterFS 4.1 深入使用
- NFS文件存儲
- NFS操作和部署
- NFS文件系統-掛載和優化
- sersync與inotify
- rsync同步服務
- rsyncd.conf
- rsync操作和部署文檔
- rsync常見錯誤處理
- inotify+sersync同步服務
- inotify安裝部署
- inotify最佳腳本
- sersync安裝部署
- 時間服務ntp和chrony
- 時間服務器部署
- 修改utc時間為cst時間
- 批量操作與自動化
- cobbler與kickstart
- KS+COBBLER文件
- cobbler部署[7.x]
- kickstart部署[7.x]
- kickstar-KS文件和語法解析
- kickstart-PXE配置文件解析
- 自動化之ansible
- ansible部署和實踐
- ansible劇本編寫規范
- 配置文件示例
- 內網DNS服務
- 壓力測試
- 壓測工具-qpefr測試帶寬和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