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
1.01 簽出日期 : 項目Check Out日期
1.02 簽出者 : 將項目Check Out的用戶名稱
1.03 MS Project 管理標識 : 該選項如果被選中,則表示項目來自于Microsoft project,同時在PM中只能以只讀的形式使用.只有取消選中該選項,才能對項目進行修改操作
1.04 單價類型 : 用于新資源分配的默認單價類型,即決定資源分配中使用哪種單價(資源可以定義5種單價)
1.05 費用數量重新計算標記 : 該選項如果被選中,則表示分配給資源的費用發生變化時,軟件會根據變化后的費用和資源單價重新計算資源數量;反之則不會進行上述計算
1.06 風險等級 : 工程風險等級:5-非常低,4-低,3-中等,2-高,1-非常高
1.07 結點類型 : 表示該節點的類型為WBS,項目,或EPS
1.08 連接 預算 與完成值 : 選中本選項,則對于未開始的作業,所有的尚需費用和數量將會根據預算費用和數量進行重新計算
1.09 連接完成百分比與實際值 : 選中本選項,則當完成的百分比改變的時候,重新計算實際值
1.1 平衡優先級 : 多項目同時進行進度計算和資源平衡時,獲得資源的優先順序
1.11 尚需+實際 : 當實際值被更新后,計算規則為完成時值=實際值+尚需值(手工輸入重新計算后的尚需值),或為尚需值=完成值中-實際值(尚需值按此規則計算,不需要重新輸入)
1.12 實際值允許負值 : 在采用PR輸入實際值時,表示是否允許實際值為負數
1.13 網址根目錄 : 在發布到網絡服務器之前,保存工程網址文件的根目錄區.該目錄為工程信息網上發布者放置輸出資料的文件夾.
1.14 項目Web站點 URL : 本項目網站網址.工程相關人員可以在該URL上使用瀏覽器瀏覽項目網站內容
1.15 項目代碼 : 唯一的標識項目的短代碼.
1.16 項目名稱 :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可以重名.
1.17 責任人 : 在企業OBS結構中負責EPS、項目、WBS的責任人
1.18 增加日期 : 項目創建入P6數據庫的日期
1.19 增加者 : 將項目創建入P6數據庫的用戶名
1.1 戰略優先級 : 用于評估項目的重要性程度,范圍從1到10,000.
1.21 重新設定 原定 等于尚需值 : 在未開始的作業或未按進度開始的作業中,表示是否需要重新設定尚需工期和數量等于原定值,或者重新設定原定工期和數量等于尚需值
1.22 作業代碼根據選中的作業 : 當前選中的作業代碼的字母前綴用來做為新作業的作業代碼的前綴.
1.23 作業日期受資源驅控(默認) : 作業日期是否根據資源日期決定.默認設置為該選項被選中
*****
2 費用 :
2.01 本期實際材料費 : 分配在該項目上的全部材料資源的本期實際費用
2.02 本期實際非人工費 : 分配在該項目上的全部非人工資源的本期實際費用
2.03 本期實際人工費 : 分配在該項目上的全部人工資源的本期實際費用
2.04 差值-材料費 : 材料費差值=目標材料費-完成時材料費
2.05 差值-非人工費 : 非人工費差值=目標非人工費-完成時非人工費
2.06 差值 - 費用總計 : 費用總計差值=目標費用總計-完成時費用總計
2.07 差值 - 其他費用 : 費用差值=目標費用-完成時費用(完成時費用=實際費用+尚需費用)
2.08 差值 - 人工費 : 人工費差值=目標人工費-完成時人工費
2.09 目標預算材料費 : WBS中分配到作業上的全部材料資源的目標預算費用或完成時費用,具體為預算費用或完成時費用取決于用戶的設置
2.1 目標預算非人工費 : WBS中分配到作業上的全部非人工資源的目標預算費用或完成時費用.假如作業上沒有分配資源,則為作業目標非人工費用,數值=作業上的預算非人工數*項目默認價格/時間
2.11 目標預算其他費用 : 在目標項目中分配到WBS內所有作業的其他費用總和.
2.12 目標預算人工費 : WBS中分配到作業上的全部人工資源的目標預算費用或完成時費用.假如作業上沒有分配資源,則為作業目標人工費用的總和,數值=作業上的預算人工數**項目默認價格/時間
2.13 目標預算總費用 : WBS中的目標總費用,包括人工資源費用,非人工資源費用,材料資源和其他項目費用.目標總費用=目標人工費用+目標非人工費用+目標材料費用+目標其他費用
2.14 尚需材料費 : 項目/WBS下所有作業的尚需材料費用的總和.
2.15 尚需非人工費 : 項目/WBS下所有作業的尚需非勞動力費用的總和.
2.16 尚需其他費用 : 項目/WBS下所有作業的尚需費用的總和.
2.17 尚需人工費 : 項目/WBS下所有作業的尚需人工費用的總和.
2.18 尚需總費用 : 項目/WBS下所有作業尚需費用的總和.
2.19 實際材料費 : 項目/WBS下所有作業的實際材料費用的總和.
2.2 實際非人工費 : 項目/WBS下所有作業的非人工資源的實際費用的總和.
2.21 實際其他費用 : 項目/WBS下所有作業的實際其他費用之和.
2.22 實際人工費 : 項目/WBS下所有作業的實際人工費用之和.
2.23 實際總費用 : 項目/WBS下所有作業的實際費用的總和.
2.24 完成時材料費 : 項目/WBS完成時全部材料費用的總和.
2.25 完成時非人工費 : 項目/WBS完成時全部非人工費用的總和.
2.26 完成時其他費用 : 項目/WBS完成時全部支出費用的總和.
2.27 完成時人工費 : 項目/WBS完成時全部勞動力費用的總和.
2.28 完成時總費用 : 項目/WBS完成時總費用的總和.
*****
3 工期 :
3.01 差值 - 工期 : 工期差值是作業目標工期和完成時工期之間的差值.工期差值=目標工期-完成工期.
3.02 差值 - 開始日期 : 開工日期差值是在現行項目開工日期與目標項目開工日期之間的差值.
3.03 差值 - 完成日期 : 完工日期差值是在現行項目完工日期和目標項目完工日期之間的差值.
3.04 目標預算工期 : 目標最晚完工日期-目標最早開工日期.
3.05 尚需工期 : 尚需工期=最新的最早完工-最早的最早開工(用最新的最早完工的作業日歷).
3.06 實際工期 : WBS的實際工期.該信息由下層作業向上匯總而來.
3.07 完成時工期 : 以完工日期-開工日期來計算.
3.08 總浮時 : 以最晚開工-最早開工或最晚完工-最早完工(LS-ES或LF-EF)來計算.
*****
4 匯總 :
4.01 包含匯總數據 : 該選項被選中,表示當前WBS已進行過匯總操作.
4.02 打開狀態 : 項目是打開的(加載到內存中)還是關閉的.
4.03 匯總數據日期 : 指明項目最后一次匯總時的日期-匯總操作時更新.
4.04 匯總有效 : 當該字段的被選中時,匯總操作將會自動匯總項目,如果不被選中,將不會自動匯總項目.
4.05 僅包含匯總數據 : 如果被選中,則該項目只包含匯總數據不包含任何詳細數據,也不能打開.
4.06 上次匯總日期 : 工程最后一次匯總的日期.
*****
5 目標 :
5.01 目標數據日期 : 現行目標的數據日期.
5.02 主要目標 : 設為項目的當前目標的目標項目名稱.
*****
6 日期 :
6.01 必須完成日期 : 項目所有作業必須完工的日期.如果輸入,項目計劃人員將其作為項目最晚必須完工日期.
6.02 計劃開始 : 項目的計劃開工日期.由項目計劃人員確定.
6.03 計劃完成 : 項目的計劃完成日期,由項目計劃人員確定.
6.04 開始 : WBS的當前開工日期.
6.05 目標2開始 : 目標2的作業當前開始日期.在作業開始之前等于計劃開始日期,在作業開始之后等于實際開始日期.
6.06 目標2完成 : 目標2的作業當前完成日期.在作業開始之前等于計劃完成日期,在作業進行當中等于尚需完成日期,在作業完成之后等于實際完成日期.
6.07 目標3開始 : 目標3的作業當前開始日期.在作業開始之前等于計劃開始日期,在作業開始之后等于實際開始日期.
6.08 目標3完成 : 目標3的作業當前完成日期.在作業開始之前等于計劃完成日期,在作業進行當中等于尚需完成日期,在作業完成之后等于實際完成日期.
6.09 目標開始 : 目標的作業當前開始日期.在作業開始之前等于計劃開始日期,在作業開始之后等于實際開始日期.
6.1 目標完成 : 目標的作業當前完成日期.在作業開始之前等于計劃完成日期,在作業進行當中等于尚需完成日期,在作業完成之后等于實際完成日期.
6.11 實際開始 : WBS實際開始的日期.該信息由下層任務向上匯總而來.
6.12 實際完成 : WBS實際完成的日期.該信息由下層任務向上匯總而來.
6.13 數據日期 : 項目的當前數據日期.表示項目已執行到該日期點.數據日期在進行本期進度更新時被修改.
6.14 完成 : WBS的當前完工日期.
6.15 項目預計開始 : 項目計劃人員所選擇的開工日期(見進度計算對話框)
6.16 預計開始日期 : 項目計劃人員可選擇的開工日期(參考進度計算對話框)在進行手工資源平衡時,由用戶在橫道圖上拖拉項目橫道來調整.
6.17 預計完成日期 : 項目計劃人員可選擇的完工日期(參考進度計算對話框)在進行手工資源平衡時,由用戶在橫道圖上拖拉項目橫道來調整.
6.18 預期開始 : WBS,項目和EPS元素的期望開工日期.由用戶輸入-與任何其他字段無關.如果無子項目,則期望開工日期將作為開始日期顯示在欄位中.
6.19 預期完成 : WBS,項目和EPS元素的期望完工日期.由用戶輸入-與任何其他字段無關.如果無子項目,則期望完工日期將作為完工日期顯示在欄位中.
*****
7 數量 :
7.01 本期實際非人工數量 : 分配到項目上的所有非人工資源的本期實際費用.
7.02 本期實際工時數 : 分配到項目上的所有人工資源的本期實際費用.
7.03 差值 - 非人工數量 : 非人工數量差值=目標預算非人工數量-完成時非人工數量
7.04 差值 - 工時數 : 工時數差值=目標預算工時數-完成時工時數
7.05 目標預算非人工數量 : WBS下分配到作業的所有非人工資源的目標預算工時數或完成時工時數的總和.
7.06 目標預算工時數 : WBS下分配到作業的所有人工資源的目標預算工時數或完成時工時數的總和.
7.07 尚需非人工數量 : WBS下所有作業的尚需非人工資源工時數的總和.
7.08 尚需工時數 : WBS下所有作業的尚需人工資源工時數的總和.
7.09 實際非人工數量 : WBS下所有作業的非人工資源的實際工時數.
7.1 實際工時數 : WBS下所有作業的實際人工資源工時數總和.
7.11 完成時非人工數量 : WBS下的作業完成時非人工資源工時數的總和.
7.12 完成時工時數 : 項目完成時人工資源工時數的總和.
*****
8 完成百分比 :
8.01 材料費完成百分比 : WBS下所有作業的材料資源的費用完成百分比.以實際材料費用/完成時材料費用*100來計算.其范圍值介于0至100.
8.02 非人工費完成百分比 : WBS下所有作業的非人工資源的費用完成百分比.以實際非人工費用/完成時非人工費用*100來計算.其范圍值介于0至100.
8.03 非人工數量完成百分比 : WBS下所有作業的非人工資源數量完成百分比.以實際非人工資源數量/完成時非人工資源數量*100來計算.其范圍值介于0至100.
8.04 費用百分比 預算 : 實際總費用與預算總費用的比率.以實際總費用/目標總費用來計算.
8.05 費用完成百分比 : 以WBS下所有作業的(人工資源+非人工資源+材料資源+其他費用)/完成時費用*100來計算.范圍介于0至100之間.
8.06 工期百分比 原定 : 實際工期與計劃工期的百分比.以實際工期/目標(原定)工期*100來計算.該值可超過100.目標工期為按照現行目標,作業在完成時的工期.
8.07 工時數完成百分比 : WBS下所有作業的總人工工時數量完成百分比.以實際人工工時數量/完成時人工工時數量*100來計算.總在0到100的范圍內.
8.08 計劃完成百分比 : 到目前為止,該作業的目標工期實際已完成的百分比,計劃完成百分比與當前作業的尚需工期無關,只與當前作業的數據日期有關。該百分比的來源是基于目標項目來計算的,即由當前項目的數據日期與目標項目的開始與完成日期來計算的。1、當數據日期早于目標的開始日期,則計劃完成百分比為0;2、當數據日期晚于目標項目的完成日期時,則計劃完成百分比為100%;當數據日期介于目標的開始日期與目標的完成日期時,則遵循如下計算規則來計算計劃完成百分比:即(當前項目的數據日期-目標項目作業的計劃開始日期)、目標項目作業的原定工期
8.09 其他費用完成百分比 : 分配給WBS的總的其他費用完成百分比.以實際其他費用/完成時其他費用*100來計算.總在0到100的范圍內.
8.1 人工費完成百分比 : 分配給WBS的總的人工費用完成百分比.以實際人工費用/完成時人工費用*100來計算.總在0到100的范圍內.
8.11 數量完成百分比 : WBS下所有作業的資源數量完成百分比.以實際數量/完成時數量*100來計算.其范圍介于0至100.
8.12 執行完成百分比 : 執行完成百分比用來計算贏得值,可以根據作業完成百分比、WBS里程碑完成百分比、0/100規則,50/50規則等來計算.
*****
9 贏得值 :
9.01 費用差值 : 費用差值是贏得值與實際費用的差值.費用差值CV=BCWP-ACWP).負值表示實際費用超過贏得值(也就是超支)
9.02 費用差值 - 工時數 : 以贏得值人工工時數-實際人工工時數來計算.
9.03 費用差值指數 : 費用差值指數是費用差值與贏得值的比例.費用差值指數=費用差值/贏得值.(CVI=CV/BCWP)
9.04 費用差值指數 - 工時數 : 費用差值指數(工時數)是費用差值人工工時數與贏得值人工工時數的比例.費用指數=CV人工工時數/贏得值人工工時數來計算
9.05 費用指數 : 費用指數等于贏得值與實際費用的比率.計算公式:費用指數=贏得值/實際費用(CPI=BCWP/ACWP).該值小于1表示實際費用超過贏得值.
9.06 費用指數 - 工時數 : 費用指數(工時數)=人工工時數贏得值與實際人工工時數的比率=人工工時數贏得值/實際人工工時數
9.07 會計差值 : 會計差值是計劃費用與實際費用的差值(AC=BCWS-ACWP)負值表示實際費用超過了計劃費用,也就是超支.
9.08 會計差值 - 工時數 : 會計差值人工工時數是計劃值人工工時數與實際人工工時數的差值(會計差值人工工時數=計劃值人工工時數-實際人工工時數)負值表示實際費用超過了計劃費用,也就是超支.
9.09 計劃值-費用 : 項目如果按目標計劃進行,到數據日期應該已經完成的工作的費用.不可編輯.
9.1 計劃值-工時數 : 項目如果按目標計劃進行,到數據日期應該已經完成的工作的人工工時數.
9.11 進度差值 : 進度差值是贏得值與計劃完成值的差值(SV=BCWP-BCWS).負值表示實際執行進度落后于原計劃的進度.
9.12 進度差值 - 工時數 : 進度差值工時數等于贏得值人工工時數與計劃完成值人工工時數的差值.
9.13 進度差值指數 : 進度差值指數是進度差值與計劃完成值的比例.進度差值指數SVI=SV/BCWS.
9.14 進度差值指數 - 工時數 : 進度差值指數(工時數)是進度差值人工工時數與計劃完成值人工工時數的比率.(進度差值指數(工時數)=進度差值人工工時數/計劃完成值人工工時數).
9.15 進度完成指數 : 進度完成指數=(預算值BAC-贏得值BCWP)/(項目完成預計值EAC-實際費用ACWP)來計算.
9.16 進度指數 : 進度指數是贏得值與計劃完成值的比率.SI=BCWP/BCWS.該值小于1表示贏得值小于計劃值,進度滯后.
9.17 進度指數 - 工時數 : 進度指數(工時數)是贏得值人工工時數與計劃完成值人工工時數的比率.該值小于1表示贏得值小于計劃值,進度滯后.
9.18 尚需完成值 : 根據用戶定義的計算規則來計算尚需完成值(ETC).
9.19 尚需完成值-工時數 : 根據用戶定義的計算規則來計算尚需完成值(人工工時數).
9.2 實際費用 : 實際完成值(ACWP)是到數據日期為止已完成的工作發生的實際總費用=實際人工費用+實際非人工費用+實際材料費用+實際其他費用來計算.與實際總費用相同.
9.21 完成時差值 : 完成時差值為項目目標總費用與項目完成時費用的差值。以VAC=BAC-EAC來計算.負值表示超出預算.BAC值由現行目標計算而來.
9.22 完成時差值 - 工時數 : 完成時差值(工時數)等于目標人工工時數總和與項目完成時人工工時數的差值.
9.23 完成時預計值 : 估計完成時的費用.=實際費用+尚需完成值.完成時預計值EAC=ACWP+ETC.計算尚需完成值(ETC)的方法取決于用戶設置.
9.24 完成時預計值 - 工時數 : 估計完成時的人工工時數.=實際人工工時數+尚需人工工時數.計算尚需完成值(ETC)的方法取決于用戶設置.
9.25 贏得值-費用 : 到數據日期為止,已完成工作量的貨幣值,=預算總投入×預算完成百分比.不可編輯.
9.26 贏得值-工時數 : WBS的贏得值.該字段從WBS指定的贏得值方法來計算.*
9.27 完成時預算 : 預算總投入=目標預算人工費用+預算非人工費用+預算材料費用+預算其他費用.等同于目標總費用.
*****
10 預算 :
10.01 ETC總費用(用戶輸入) : 用戶輸入的尚需總費用.
10.02 ETC總工時數(用戶輸入) : 用戶輸入的尚需總人工工時數.
10.03 當前差值 : 以當前預算減去總支出計劃來計算.不向上匯總.反映預算是否能滿足支出計劃要求
10.04 當前預算 : 當前預算=原定預算+預算變更記錄中的已批預算.
10.05 建議預算 : 建議預算=原定預算+預算變更記錄中的已批和待批預算.
10.06 投資收益計劃匯總總計 : 每月收益計劃的累計總和.不向上匯總.
10.07 投資收益計劃總計 : 每月收益計劃的總和.不向上匯總.
10.08 未分攤當前差值 : 本節點支出計劃減去下層各EPS/WBS節點支出計劃總和來計算.不向上匯總.
10.09 未分攤預算 : 本節點當前預算-已分配給下層各EPS/WBS節點的當前預算之和來計算.
10.1 已分攤的當前預算 : 以下一層當前預算值的總和來計算.不向上匯總.
10.11 原定預算 : EPS/項目/WBS的原定預算.
10.12 支出計劃匯總總計 : 每月支出計劃的累計總和.不向上匯總.
10.13 支出計劃總計 : 每月支出計劃的總和.不向上匯總.
10.14 資金總量 : 通過資金來源(籌集的資金)供給項目使用的總的資金數額.
*****
11 作業數 :
11.01 目標未開始作業 : 目標項目中尚未開工的作業數.
11.02 目標已完成作業 : 目標項目中實際已完工的作業數.
11.03 目標正在進行的作業 : 目標項目中正在進行的作業數.
11.04 實際未開始作業 : 項目\WBS下實際未開工的作業數.
11.05 實際已完成作業 : 項目\WBS下實際已完工的作業數.
11.06 實際正在進行作業 : 項目\WBS下實際已開工的作業數.
11.07 作業總計 : 項目\WBS下的所有作業的總數.也包括所有子WBS下的作業.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關于作者
- 1.2 本書內容概述
- 1.3 閱讀本書的知識要求
- 1.4 寫給奮斗在項目控制領域的人們
- 第二章 項目控制基礎知識
- 2.1 從計劃說起
- 2.1.1 什么是計劃(planning)?
- 2.1.2 計劃的目標是什么?
- 2.2 什么是項目控制?
- 2.2.1 項目控制重要性
- 2.2.2 項目控制真正意味著什么?
- 2.2.3 項目控制目標是什么呢?
- 2.2.4 你控制的到底是什么?
- 2.3 項目控制有哪些認證?
- 2.3.1 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認證
- 2.3.2 國際工程造價協會(AACEI)認證
- 2.3.3 英國項目控制協會(GPC)認證
- 2.4 計劃與進度有哪些行業實踐標準?
- 第三章 軟件應用基礎知識
- 3.1 我該用哪個版本的軟件呢?
- 3.2 我是新手,如何入門呢?
- 3.3 P6計劃編制與控制流程怎么樣的?
- 3.4 P6軟件實施流程是怎么樣的?
- 3.5 P6的核心數據體系都有哪些內容?
- 3.6 網絡化應用P6,權限體系如何配置?
- 3.7 視圖定義、類別與應用
- 3.8 如何設置過濾器?
- 第四章 實踐應用技巧百問百答
- 001-如何導入MS PROJECT計劃文件?
- 002-如何快速去掉項目所有資源分配?
- 003-如何快速去掉項目作業加載的限制條件?
- 004-如何快速增加單價類型并應用項目中?
- 005-如何把EPS的分類碼轉化為項目分類碼?
- 006-如何在不加載資源的情況下使用工時數、非工時數?
- 007-如何快速刪除邏輯關系?
- 008-為什么我的進度計劃一進度計算許多作業都向數據日期線靠攏了?
- 009-為什么我的計劃進度計算后,許多作業都不跟著其緊前作業聯動?
- 010-如何實現計劃文件導入導出?
- 011-為什么作業頁面中一片空白?
- 012-如何顯示序號時間標尺?
- 013-為什么WBS窗口中WBS顯示為列表而不層級結構?
- 014-九種限制(約束)條件有什么差異,怎么用呢?
- 015-如何設置日歷才實用?
- 016-為什么作業類型不同時,作業計算的工期會不同?
- 017-為什么作業使用不同的日歷,計算的的日期會不同?
- 018-為什么WBS的工期會大于其下最長作業的工期?
- 019-跨項目EPS匯總的工期是基于什么日歷計算的?
- 020-如何批量修改數據?
- 021-如何快速加載資源?
- 022-為什么沒有關鍵路徑?
- 023-為什么P6計算的關鍵路徑和實際不一致?
- 024-為什么作業的日期不受其緊前作業影響(無限制條件)?
- 025-如何快速找到哪些作業加載了限制條件?
- 026-多子項目一起打開并計算時,關鍵路徑參數如何選擇?
- 027-如何批量更改或調整作業代碼?
- 028-為什么計算出的日期怎么多了1天?
- 029-進度計算后,發現部分作業橫道與數據日期線之間出現空白不連續?
- 030-為什么有些作業的橫道顯示不出來?
- 031-如何修改基本貨幣?
- 032-為什么資源的單位時間用量顯示為“%”呢?
- 033-如何實現對項目中某個WBS進行進度計算?
- 034-分明沒有分配限制條件,但依然有“*”號,而且日期不動?
- 035-為什么我的計劃的總浮時總是大于或小于0?
- 036-為什么在打印時橫道圖圖例總是顯示英文?
- 037-在網絡版本下,如何獨占項目進行編輯,而其他用戶只能只讀?
- 038-作業類型中任務與獨立式有何區別?
- 039-作業類型中配合作業與WBS作業有何區別?
- 040-如何選擇作業工期類型?
- 041-如何快速過濾下一周期的作業?
- 042-如何設置動態的視圖時間標尺?
- 043-如何讓頁眉、頁腳完全動態?
- 044-如何使用P6為進行工期估算?
- 045-如何快速查找邏輯關系延時?
- 046-邏輯關系線為什么連在目標計劃橫道上呢?
- 047-如何手動調整資源的時間分布預算數量?
- 048-WBS作業及配合作業的完成%是如何計算的?
- 049-資源剖析表、資源直方圖等底部視圖如何打印?
- 050-為什么在項目中查看不到資源在其他項目中的直方圖?
- 051-項目界面接口計劃如何定義?
- 052-如何實現項目界面計劃-邏輯關系+分類碼?
- 053-如何實現項目界面計劃-里程碑(界面計劃)?
- 054-如何實現項目內界面計劃-工作產品及文檔?
- 055-在作業窗口中顯示多項目的作業時,如何調整項目順序?
- 056-如何導入導出視圖?
- 057-為什么我的資源直方圖僅顯示于每個周期的第一天?
- 058-進度計算參數如何設置?
- 059-資源平衡之后再進度計算,之后的平衡結果沒有保留下來?
- 060-在作業資源直方圖中如何快速過濾當前選中資源被分配的作業列表?
- 061-如何快速過濾某一時間周期當前選中資源被分配的作業列表?
- 062-資源日歷與作業日歷不一樣時,會出現超分配的現象?
- 063-為什么作業的開始日期不是8:00?
- 064-P6中關鍵路徑與最長路徑的定義與區別?
- 065-P6如何實現仿“雙代號網絡圖”?
- 066-P6如何實現作業說明的中英文?
- 067-作業窗口中如何隱藏作業或WBS前面的圖標?
- 068-如何實現按分類碼或條件顯示橫道圖格式?
- 069-如何實現橫道凹桿效果?
- 070-如何跨項目復制WBS?
- 071-日歷中小時數有什么作用?
- 072-項目必須完成限制條件的日期怎么差一天呢?
- 073-如何在P6的計劃中人為造關鍵路徑?
- 074-資源默認單位時間用量有什么用處?
- 075-作業已經有實際值(%、資源分配、費用),如何移除這些數據?
- 076-如何單獨過濾邏輯關系為SS和FF的所有作業?
- 077-如何單獨過濾缺失邏輯關系的所有作業?
- 078-如何定義作業的層級組合過濾器?
- 079-更換日歷之后工期和日期出現不符,如何恢復?
- 080-如何使用P6進行多承包商的計劃管理?
- 081-如何過濾器上一更新周期中晚于目標計劃開始或完成的作業?
- 082-為什么工期%更改后,資源的本期數量也跟著變呢?
- 083-為什么新保存的目標計劃與當前計劃不一致呢?
- 084-更新進展、本期進度更新、進度計算有什么區別?
- 085-什么是作業完成百分比?
- 086-WBS的幾種完成百分比是如何計算的?
- 087-使用統計周期并保存本期完成值后,如果修改以前的歷史值?
- 088-如何刪除保存周期值的統計周期?
- 089-進度線(前鋒線)是按什么規則繪制的,有什么作用?
- 090-如何使用反饋項目進行合并計劃?
- 091-如何在作業列表、直方圖、剖析表、資源分配圖中顯示統計周期值?
- 092-如何導出資源分配數據到EXCEL并應用于編制S曲線?
- 093-如何打印出美觀大方的計劃?
- 094-高版本或低版本導入時提示版本問題?
- 095-如何在導出文件XER中移除資源數據?
- 096-如何去掉“沒有配置數據庫以運行后臺任務”的提示
- 097-如何備份SQLite數據庫?
- 098-如何備份與恢復或遷移P6的MS SQL 數據庫實例
- 099-項目無法刪除提示已共享打開或提示用戶已登錄?
- 100-如何查看當前項目有哪些用戶在打開?
- 101-系統報錯,無法進行進度計算怎么辦?
- 第五章 Oracle Primavera P6軟件安裝
- 5.1 P6單機版安裝方法
- 5.2 P6 PPM網絡版安裝方法
- 5.3 如何安裝多個版本的P6?
- 5.4 什么是Primavera P6 Visualizer?
- 5.5 P6集成的模式和工具
- 第六章 Oracle Primavera P6相關內容
- 6.1 Oracle P6欄位含義
- 6.1.1 項目
- 6.1.2 資源
- 6.1.3 跟蹤
- 6.1.4 WBS
- 6.1.5 作業
- 6.1.6 資源分配
- 6.1.7 工作產品及文檔
- 6.1.8 其他費用
- 6.1.9 臨界值
- 6.1.10 問題
- 6.1.11 風險
- 6.2 Oracle P6快捷操作命令
- 第七章 項目控制最佳實踐及標準
- 7.1 美國政府問責局GAO
- 7.2 美國國防部合約管理局的DCMA14
- 7.3 項目控制相關名詞和術語
- 7.3.1 工作分解結構WBS
- 7.3.2 工作包 Work Package
- 7.3.3 任務Task/作業Activity
- 7.3.4 控制賬目Control Account,CA
- 7.3.5 基線 Baseline
- 7.3.6 權重 Weight
- 7.3.7 關鍵路徑CPM
- 7.3.8 約束條件Constraints
- 7.3.9 進度檢測 Progress detection
- 第八章 項目控制其它工具介紹
- 8.1 線形工程項目管理軟件TILOS簡介
- 8.2 英國項目管理軟件ASTA Powerproject簡介
- 8.3 費控管理軟件PRISM簡介
- 第九章 每一個計劃工程師必知術語
- 9.1 A
- 9.2 B
- 9.3 C
- 9.4 D
- 9.5 E
- 9.6 F
- 9.7 G
- 9.8 H
- 9.9 I
- 9.10 K
- 9.11 M
- 9.12 N
- 9.13 P
- 9.14 R
- 9.15 S
- 9.16 T
- 9.17 W
- 第十章 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