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的概念
樹(英語:tree)是一種抽象數據類型(ADT)或是實作這種抽象數據類型的數據結構,用來模擬具有樹狀結構性質的數據集合。它是由n(n>=1)個有限節點組成一個具有層次關系的集合。把它叫做“樹”是因為它看起來像一棵倒掛的樹,也就是說它是根朝上,而葉朝下的。它具有以下的特點:
* 每個節點有零個或多個子節點;
* 沒有父節點的節點稱為根節點;
* 每一個非根節點有且只有一個父節點;
* 除了根節點外,每個子節點可以分為多個不相交的子樹;
比如說:


## 樹的術語
* 節點的度:一個節點含有的子樹的個數稱為該節點的度;
* 樹的度:一棵樹中,最大的節點的度稱為樹的度;
* 葉節點或終端節點:度為零的節點;
* 父親節點或父節點:若一個節點含有子節點,則這個節點稱為其子節點的父節點;
* 孩子節點或子節點:一個節點含有的子樹的根節點稱為該節點的子節點;
* 兄弟節點:具有相同父節點的節點互稱為兄弟節點;
* 節點的層次:從根開始定義起,根為第1層,根的子節點為第2層,以此類推;
* 樹的高度或深度:樹中節點的最大層次;
* 堂兄弟節點:父節點在同一層的節點互為堂兄弟;
* 節點的祖先:從根到該節點所經分支上的所有節點;
* 子孫:以某節點為根的子樹中任一節點都稱為該節點的子孫。
* 森林:由m(m>=0)棵互不相交的樹的集合稱為森林;
## 樹的種類
* **無序樹**:樹中任意節點的子節點之間沒有順序關系,這種樹稱為無序樹,也稱為自由樹;
* **有序樹**:樹中任意節點的子節點之間有順序關系,這種樹稱為有序樹;
* **二叉樹**:每個節點最多含有兩個子樹的樹稱為二叉樹;
* **完全二叉樹**:對于一顆二叉樹,假設其深度為d(d>1)。除了第d層外,其它各層的節點數目均已達最大值,且第d層所有節點從左向右連續地緊密排列,這樣的二叉樹被稱為完全二叉樹,其中滿二叉樹的定義是所有葉節點都在最底層的完全二叉樹;
* **平衡二叉樹(AVL樹)**:當且僅當任何節點的兩棵子樹的高度差不大于1的二叉樹;
* **排序二叉樹**(二叉查找樹(英語:Binary Search Tree),也稱二叉搜索樹、有序二叉樹);
* **霍夫曼樹**(用于信息編碼):帶權路徑最短的二叉樹稱為哈夫曼樹或最優二叉樹;
* **B樹**:一種對讀寫操作進行優化的自平衡的二叉查找樹,能夠保持數據有序,擁有多余兩個子樹。
## 樹的存儲與表示
**順序存儲**:將數據結構存儲在固定的數組中,然在遍歷速度上有一定的優勢,但因所占空間比較大,是非主流二叉樹。二叉樹通常以鏈式存儲。

**鏈式存儲:**

由于對節點的個數無法掌握,常見樹的存儲表示都轉換成二叉樹進行處理,子節點個數最多為2
## 常見的一些樹的應用場景
1. xml,html等,那么編寫這些東西的解析器的時候,不可避免用到樹
2. 路由協議就是使用了樹的算法
3. mysql數據庫索引
4. 文件系統的目錄結構
5. 所以很多經典的AI算法其實都是樹搜索,此外機器學習中的decision tree也是樹結構

- 系統編程
- 1.進程
- 1.1.fork
- 1.2.多個進程能否修改全局變量
- 1.3多次fork的問題
- 1.4.進程的創建-multiprocessing
- 1.5.進程的創建-Process子類
- 1.6.進程池Pool
- 1.7.進程間通信--Queue
- 2.線程
- 2.1.多線程-Threading
- 2.2.threading注意點
- 2.3.多線程-共享全局變量
- 2.4.線程和進程的對比
- 2.5.同步
- 2.6.互斥鎖
- 2.7.多線程-非共享數據
- 2.8.死鎖
- 2.9.同步應用
- 2.10.生產者與消費者模式
- 2.11.ThreadLocal
- 2.12.異步
- 2.13.GIL的問題
- 網絡編程
- 1.網絡概述-udp
- 1.1.TCP/IP
- 1.2.端口
- 1.3.ip地址
- 1.4.socket簡介
- 1.5.UDP介紹
- 1.6.udp網絡程序-發送數據
- 1.7.udp網絡程序-發送、接收數據
- 1.8.udp網絡程序-端口問題
- 1.9.udp綁定信息
- 2.0.udp網絡通信過程
- 2.1.udp應用:echo服務器
- 2.2.udp應用:聊天室
- 2.3.udp總結
- 2.4.udp綜合-模擬QQ
- 2.TFTP下載和上傳
- 3.TCP/IP
- 3.1.打開瀏覽器訪問百度的過程
- web服務器
- 1.1.MyWebServer.py
- 1.2.MyWebFramework.py
- 正則
- 1.1.re模塊
- 1.2.字符
- 1.3.原始字符串
- 1.4.表示數量
- 1.5.表示邊界
- 1.6.匹配分組
- 1.7.貪婪和非貪婪
- 數據結構和算法
- 1.引入概念
- 1.1.第一次嘗試
- 1.2.算法的提出
- 1.3.第二次嘗試
- 1.4.算法效率衡量
- 1.5.算法分析
- 1.6.常見時間復雜度
- 1.7.python內置類型性能分析
- 1.8.數據結構
- 2.順序表
- 2.1.順序表的形式
- 2.2.順序表的結構和實現
- 2.3.順序表的操作
- 2.4.python中的順序表
- 3.鏈表
- 3.1.單向鏈表
- 3.2.單向循環鏈表
- 3.3.雙向鏈表
- 4.棧
- 4.1.棧的結構實現
- 5.隊列
- 5.1.隊列的實現
- 5.2.雙端隊列
- 6.排序和搜索
- 6.1.冒泡排序
- 6.2.選擇排序
- 6.3.插入排序
- 6.4.快速排序
- 6.5.哈希排序
- 6.6.歸并排序
- 6.7.常見排序算法效率比較
- 6.8.搜索
- 7.樹與樹算法
- 7.1.二叉樹
- 7.2.二叉樹的遍歷
- 初識Django
- 1.小白
- 2.初次嘗試
- 3.管理站點
- 4.視圖
- 5.模板
- django模型
- 1.定義模型
- 2.模型成員
- 3.模型查詢
- 4.自連接
- django視圖
- django模板
- django高級
- django第三方
- django-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