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bdb3f"></ruby>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 id="bdb3f"><cite id="bdb3f"><th id="bdb3f"></th></cite></p><p id="bdb3f"></p>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re id="bdb3f"></pre>
          <pre id="bdb3f"><del id="bdb3f"><thead id="bdb3f"></thead></del></pre>

          <ruby id="bdb3f"><mark id="bdb3f"></mark></ruby><ruby id="bdb3f"></ruby>
          <pre id="bdb3f"><pre id="bdb3f"><mark id="bdb3f"></mark></pre></pre><output id="bdb3f"></output><p id="bdb3f"></p><p id="bdb3f"></p>

          <pre id="bdb3f"><del id="bdb3f"><progress id="bdb3f"></progress></del></pre>

                <ruby id="bdb3f"></ruby>

                ThinkChat2.0新版上線,更智能更精彩,支持會話、畫圖、視頻、閱讀、搜索等,送10W Token,即刻開啟你的AI之旅 廣告
                ##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從文件儲存說起。 文件存儲在硬盤上,硬盤的最小存儲單位叫做“扇區”(Sector)。每個扇區儲存512字節(相當于0.5KB)。 操作系統讀取硬盤的時候,不會一個個扇區的讀取,這樣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連續讀取多個扇區,即一次性讀取一個“塊”(block)。這種由多個扇區組成的“塊”,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單位。“塊”的大小,最常見的是4KB,即連續八個sector組成一個block。 **文件數據都儲存在“塊”中,那么很顯然,我們還必須找到一個地方儲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創建者、文件的創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這種儲存文件元信息的區域就叫做*inode*,中文譯名為"*索引節點*"。** **每一個文件都有對應的inode**,里面包含了與該文件有關的一些信息。 ## 二、inode的內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體來說有以下內容: * Size 文件的字節數 * Uid 文件擁有者的User ID * Gid 文件的Group ID * Access 文件的讀、寫、執行權限 * 文件的時間戳,共有三個: * Change 指inode上一次變動的時間 * Modify 指文件內容上一次變動的時間 * Access 指文件上一次打開的時間 * Links 鏈接數,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這個inode * Inode 文件數據block的位置 * Blocks 塊數 * IO Blocks 塊大小 * Device 設備號碼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個文件的inode信息: ~~~ stat example.txt ~~~ ![這里寫圖片描述](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DovL2ltZy5ibG9nLmNzZG4ubmV0LzIwMTgwMzA3MTYyMzM1NDk3?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 總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為什么沒有文件名,下文會有詳細解釋。 附:[stat介紹](http://blog.csdn.net/paicmis/article/details/60479639) ##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會消耗硬盤空間,所以硬盤格式化的時候,操作系統自動將硬盤分成兩個區域。一個是數據區,存放文件數據;另一個是inode區(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個inode節點的大小,一般是128字節或256字節。inode節點的總數,在格式化時就給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設置一個inode。假定在一塊1GB的硬盤中,每個inode節點的大小為128字節,每1KB就設置一個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會達到128MB,占整塊硬盤的12.8%。 查看每個硬盤分區的inode總數和已經使用的數量,可以使用df命令。 ~~~ df -i ~~~ ![這里寫圖片描述](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DovL2ltZy5ibG9nLmNzZG4ubmV0LzIwMTgwMzA3MTYzNDE4NTM0?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 查看每個inode節點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 sudo dumpe2fs -h /dev/hda | grep "Inode size" ~~~ ![這里寫圖片描述](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DovL2ltZy5ibG9nLmNzZG4ubmV0LzIwMTgwMzA3MTYzNDU3Njk5?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 由于每個文件都必須有一個inode,因此有可能發生inode已經用光,但是硬盤還未存滿的情況。這時,就無法在硬盤上創建新文件。案例>>http://zyan.cc/post/295/ ## 四、inode號碼 每個inode都有一個號碼,操作系統用inode號碼來識別不同的文件。 這里值得重復一遍,**Unix/Linux系統內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號碼來識別文件。對于系統來說,文件名只是inode號碼便于識別的別稱或者綽號**。 表面上,用戶通過文件名,打開文件。實際上,系統內部這個過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統找到這個文件名對應的inode號碼;其次,通過inode號碼,獲取inode信息;最后,根據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數據所在的block,讀出數據。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對應的inode號碼: ~~~ ls -i example.txt ~~~ ![這里寫圖片描述](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DovL2ltZy5ibG9nLmNzZG4ubmV0LzIwMTgwMzA3MTYzNzE5NDEy?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 ## 五、目錄文件 **Unix/Linux系統中,目錄(directory)也是一種文件。打開目錄,實際上就是打開目錄文件。** 目錄文件的結構非常簡單,就是一系列目錄項(dirent)的列表。每個目錄項,由兩部分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該文件名對應的inode號碼。 ls命令只列出目錄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ls -i`命令列出整個目錄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號碼: ![這里寫圖片描述](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DovL2ltZy5ibG9nLmNzZG4ubmV0LzIwMTgwMzA3MTYzOTE0NzA4?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詳細信息,就必須根據inode號碼,訪問inode節點讀取信息。目錄文件的讀權限(r)和寫權限(w),都是針對目錄文件本身。由于目錄文件內只有文件名和inode號碼,所以如果只有讀權限,只能獲取文件名,無法獲取其他信息,因為其他信息都儲存在inode節點中,而讀取inode節點內的信息需要目錄文件的執行權限(x)。** ## 六、硬鏈接 一般情況下,文件名和inode號碼是"一一對應"關系,每個inode號碼對應一個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統允許,多個文件名指向同一個inode號碼。 這意味著,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訪問同樣的內容;對文件內容進行修改,會影響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刪除一個文件名,不影響另一個文件名的訪問。這種情況就被稱為"硬鏈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創建硬鏈接: ~~~ ln 源文件 目標文件 ~~~ ![這里寫圖片描述](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DovL2ltZy5ibG9nLmNzZG4ubmV0LzIwMTgwMzA3MTY0NTI5MzQz?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 運行上面這條命令以后,源文件與目標文件的inode號碼相同,都指向同一個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項叫做"鏈接數",記錄指向該inode的文件名總數,這時就會增加1。 反過來,刪除一個文件名,就會使得inode節點中的"鏈接數"減1。當這個值減到0,表明沒有文件名指向這個inode,系統就會回收這個inode號碼,以及其所對應block區域。 這里順便說一下目錄文件的"鏈接數"。創建目錄時,默認會生成兩個目錄項:".“和”…"。前者的inode號碼就是當前目錄的inode號碼,等同于當前目錄的"硬鏈接";后者的inode號碼就是當前目錄的父目錄的inode號碼,等同于父目錄的"硬鏈接"。所以,任何一個目錄的"硬鏈接"總數,總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錄總數(含隱藏目錄)。 ## 七、軟鏈接 除了硬鏈接以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 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號碼雖然不一樣,但是文件A的內容是文件B的路徑。讀取文件A時,系統會自動將訪問者導向文件B。因此,無論打開哪一個文件,最終讀取的都是文件B。這時,文件A就稱為文件B的"軟鏈接"(soft link)或者"符號鏈接(symbolic link)。 這意味著,文件A依賴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刪除了文件B,打開文件A就會報錯:“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這是軟鏈接與硬鏈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號碼,文件B的inode"鏈接數"不會因此發生變化。 ln -s命令可以創建軟鏈接: ~~~ ln -s 源文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 ![這里寫圖片描述](https://imgconvert.csdnimg.cn/aHR0cDovL2ltZy5ibG9nLmNzZG4ubmV0LzIwMTgwMzA3MTY0NjMyNzI4?x-oss-process=image/format,png) ##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號碼與文件名分離,這種機制導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統特有的現象。 1. 有時,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無法正常刪除。這時,直接刪除inode節點,就能起到刪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動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變文件名,不影響inode號碼。 3. 打開一個文件以后,系統就以inode號碼來識別這個文件,不再考慮文件名。因此,通常來說,系統無法從inode號碼得知文件名。 第3點使得軟件更新變得簡單,可以在不關閉軟件的情況下進行更新,不需要重啟。因為系統通過inode號碼,識別運行中的文件,不通過文件名。更新的時候,新版文件以同樣的文件名,生成一個新的inode,不會影響到運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運行這個軟件的時候,文件名就自動指向新版文件,舊版文件的inode則被回收。 ## 九、實際問題解決 **一、超多文件數量文件夾尋找** 新建`scan.sh`文件,保存如下內容 ~~~bash florder=$1 dir=$(ls -l $florder |awk '/^d/ {print $NF}') for i in $dir do if [ "$i" != 'home' -a "$i" != 'proc' ];then f=$i if [ $florder != '/' ];then f=$florder/$i fi rs=$(ls -lR $f|grep "^-"| wc -l) echo $f 文件以及子文件個數 $rs fi done ~~~ 主目錄運行->子目錄運行->…,沒有特別好的辦法,挨個文件夾執行,會遍歷當前目錄下文件夾的文件數量 **二、刪除文件夾中的內容** ~~~bash find /dir/ -type f -name '*' -print0 | xargs -0 rm & ~~~ 執行后,時間較長,可以用htop查看find進程
                  <ruby id="bdb3f"></ruby>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 id="bdb3f"><cite id="bdb3f"><th id="bdb3f"></th></cite></p><p id="bdb3f"></p>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re id="bdb3f"></pre>
                        <pre id="bdb3f"><del id="bdb3f"><thead id="bdb3f"></thead></del></pre>

                        <ruby id="bdb3f"><mark id="bdb3f"></mark></ruby><ruby id="bdb3f"></ruby>
                        <pre id="bdb3f"><pre id="bdb3f"><mark id="bdb3f"></mark></pre></pre><output id="bdb3f"></output><p id="bdb3f"></p><p id="bdb3f"></p>

                        <pre id="bdb3f"><del id="bdb3f"><progress id="bdb3f"></progress></del></pre>

                              <ruby id="bdb3f"></ruby>

                              哎呀哎呀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