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前幾天發了篇文章,“[**月薪3萬的程序員都避開了哪些坑**](http://blog.csdn.net/foruok/article/details/49245349)”,有很多朋友看了,反饋很多,我匯總了一下,有兩方面的意見比較突出:
* 文中說的都是大道理,婦幼皆知,知易行難
* 不喜歡開發,怎么去找自己熱愛的事業
感謝所有反饋的朋友,讓我加深了對這些問題的認識,我決定再寫幾篇文章來談相關的問題。這篇文章要談的,是**怎樣判斷你是否喜歡軟件開發**以及**怎么去找自己熱愛的事業**。
>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和惠子的這段話很多人都有印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可能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大概意思是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他人。
其實我的理解和莊子類似,就軟件開發而言,我認為可以從精神狀態對應的外在表現看出一個人是否喜歡軟件開發。但從另一方面來講,我又支持惠子,我覺得我很難去揣測別人怎么判斷他是否喜歡自己的工作。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學識、家庭背景等都是不同的,這決定了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都不同,做事的方法也千差萬別。我可以觀察到一個人是否喜歡軟件開發工作,但卻不能臆測背后的原因,我能做的,只能是從我自己的經驗出發來總結一些我認為可行的判斷方法,拋磚引玉。
## 關注自己的感受
喜不喜歡是主觀的,是感情、情緒方面的,是一種感受,要了解自己對一件事情的感受,可以通過各種問題問自己做這件事時的感覺,然后分析一下就能知道是否喜歡。下面是我總結的幾個問題,通過問自己這些問題,我可以判斷我是否真的喜歡軟件開發工作。
* 寫代碼讓你覺得時光飛逝如箭還是一秒猶如一萬年?
* 看到代碼是否有“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溫暖?
* 隔一段時間不寫代碼,是否會充滿懷念,有想打開IDE寫點什么的沖動?
* 是否經常有這樣的時刻:看著自己的代碼,有種“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喜悅?
* 有沒有那么一些時候,你看著自己的代碼,會不自覺地想:這里或那里改改是不是更好一些?
* 當你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App或網站或其它軟件,會不會發出“要是我來做該怎么做”之類的問題?
* 你有沒有想讓別人閱讀你代碼的沖動?
* 你有沒有讀別人代碼的沖動(想看到更好的代碼)?
* 別人指出Bug、錯誤或設計瑕疵,你會生氣、拒絕還是接納感激?
* 修復一個Bug,你是為這個Bug被解決掉高興多一些還是為你的代碼(軟件)更完美而高興多一些?
* 聽到新語言、新框架、新系統、開發者大會等相關的消息,你是很想了解還是懶得搭理?
* 有技術大咖在你身邊出現時,想去結交還是懶得理他?
* 看見別人的爛代碼,你是吐糟真TM爛然后繞過還是想怎么改好?
* 看見別人的優秀代碼,會不會羨慕,會不會“想要是我也能寫出這么漂亮的代碼就好了”?
* 當你完成一個模塊、功能、系統,解決一個問題時,是有“快感”、“成就感”還是有“終于交差了”的感覺?
* 想到你開發的軟件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帶來好處你是否感到期待、興奮?
* 你是否想建立屬于自己的軟件資源(比如工具、類庫)?
* 你是不是像蜜蜂一樣總是把看到的與軟件相關的好東西收藏起來?
可能還有很多問題都能幫助我們發現自己是否喜歡編碼,是否喜歡軟件開發,不能一一列出,歡迎感興趣的朋友補充。
也許有人覺得“我的每一行代碼都是詩,哪怕它們不能Run”,覺得自己超喜歡真是好好喜歡啊,然而章魚哥早已看透了一切:這廝不但是個自戀狂,還葉公好龍。
我們的問題,是針對已經變身為程序員的兄弟姐妹們的。對于準備從事軟件開發工作還沒進場的朋友們并不適用。這就好比“你問一個從來沒kiss過的人喜不喜歡kiss,問一個從來沒XXOO過的人喜不喜歡XXOO”一樣,有些事必須得親身體驗了才能知道是否喜歡,理性的分析是木有毛用的。
## 怎么快速找到找自己熱愛的事業
前面我提供了一些問題,用來測驗是否喜歡軟件開發工作。假如你不喜歡,那么接著往下看,必有所獲。
我在我的微信訂閱號“**程序視界**”的每周一書欄目里推薦過一本書,書名是《A Life At Work(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訂閱號內回復10007可查看)。這本書非常棒,從soul出發,系統地介紹了找到終身事業的理論和方法,推薦一看。
除了書,我這里提供一個非常簡單快捷又相當有效的方法,也可以讓你思索怎么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
### 從“不想要什么”開始
很多人會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OK,是這樣,這很正常,我自己也是不斷實踐不斷思考才慢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
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這沒什么關系,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假如你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非常想,真的想,那可以從一個問題開始:**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
OK,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當你越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的時候,就越能快速接近“想要什么”**。
現在,找兩張白紙,一支筆,讓我們開始。
兩張紙頂端對齊放在書桌上,給左邊的紙寫上標題“不想要清單”,給右邊的紙上寫上標題“想要清單”。然后,我們先來完成“不想要清單”。
比如你是一個程序員,你的“不想要清單”可能是這樣的:
* 我不想天天困在電腦前
* 我不想老是加夜班上線新系統
* 我不想周末和節假日接工作電話
* 我不想老重復做一個東西
* 我不想一成不變地老看著這么幾個隊友
* 我不想月月拿死工資
* 我不想月光
* 我不想被女朋友說我一輩子就這樣了
* 我不想被人指使
* 我不想有Bug時被批評
* 我不想產品經理老TM改需求
* 我不想老是延期交付老是被老板說無能
* 我不想和一幫沒水平的家伙共事
* 我不想在Level太Low的領導下干活
* ……
也許還有其它的,嗯,必然還有其它的。自行腦補吧,每個人都不一樣。你可以不看我上面列的單子,列你自己的,對,說你呢,別往下看了,拿張紙來列一列。
### 如何得出想要什么
現在我們要來完成“想要清單”,方法也很簡單,對著“不想要清單”,一條一條來找下面的內容:
* 對立面是什么
* 你之所以不想要的背后原因
* 這一條對應的情感訴求是什么
按照這些東西,一一找找看,然后大多數人就能完成“想要清單”。比如我們上面的不想要清單對應的想要清單可能是這樣的:
* 我想要接觸更多的人
* 我想要作息規律的工作
* 我想要不斷挑戰新東西,想要成就感
* 我想要未來越來越有希望,比如職位不斷晉升、收入規模上升之類
* 我想要更高的收入
* 我想要更被尊重
* 我想要和牛人一起工作
* 我想要和高水平的領導共事
* ……
“想要清單”可能很長,一個不想要可能衍生出多個想要;也可能很短,因為多個“不想要的東西”可能會指向同一個“想要的東西”。沒關系,只管做下去
一旦你分析出了“想要清單”,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 成就事件
再找一張白紙來,寫上“成就事件”作為標題,然后把紙放到“想要清單”右邊。好啦,現在來回憶你的工作生涯中那些讓充滿熱情、真誠投入、感到愉悅的時刻吧。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因為有成就感而開心的時刻,比如你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后很開心,比如你給同事講解了一門技術課程反饋不錯你很開心,比如你賣出去了一部手機很開心,比如你寫了篇文章很開心,比如你做了一道菜很高興,比如你畫了一幅畫很自豪,比如你自己完成了一個App很高興……很多,用心回憶,一定可以找出來。
在尋找成就事件時,重點關注那些“**即便沒有物質回報也愿意投入去做的事**”。這些事就是你感興趣的,能給你帶來成就感的,能讓你有歸屬感的,很可能它們當中就有某件事會成為你終身熱愛的事業。另外也請特別關注“**做好了給你帶來愉悅和成就感的事**”。
一旦你列出了那些成就事件,就停下來,把**即便沒有物質回報也愿意投入去做的事**特別標注出來。現在可以休息一下了,待會還有更耗神的事兒做。
### 尋找你想做的事
好,現在把你的成就事件清單和“想要清單”來比對,看哪個成就事情與你的想要清單中的事項能聯系起來。
如果沒有能聯系起來的,那好奇怪啊——那些曾讓你感到有成就感的事、開心的事,居然和你“想要的什么”都沒什么關系。如果是這種結果,那可能你分析得還不夠,回頭再分析一下不想要清單、想要清單、成就事件清單。
反復來,直到能建立聯系。
噢天,如果你真的真的沒辦法建立聯系,好了,改天再來試吧。
你到了這里,說明已經找到了你想要的什么與讓你開心的事之間的聯系了。太好了,把你找到的那些事件、那些時刻單獨挑出來,仔細分析,看看哪些事可以作為你的事業來做。假如你找到的不是一個可以當做事業(職業、工作)來做的事情,那就進一步分析這個時刻:
* 為什么那時我會喜悅?
* 這樣的時刻是或然的還是必然的?
* 這樣的時刻可能出現在哪些工作、職業、事業中?
* 這樣的時刻怎樣才能重復?
通過不斷的發問、分析,你可以找到一個熱愛的、樂意做的事情、工作。假如找不到,你的工作也不會白費——找不到可能是由于你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不了解其它職業或自我意識能力稍差,而不是沒有適合你的事業。這個時候,你有兩種選擇:
* 改天再重復這個過程,死磕自己
* 找職業規劃師聊聊
我的建議是等一段時間再重復,如果重復幾次都不能找到自己想做什么,那就找職業規劃師聊聊。職業規劃師有很多方法論和分析工具,可以幫助你梳理自己,找到你想做的事。
### 去做你想做的事
然而,無論你自己找到方向,還是職業規劃師幫你找到方向,這都僅僅是第一步:**定位**。接下來的事情更為重要:假如你的方向與你現在的工作不符,**你能不能真的放棄現在的工作,去做你想做的事**。因為離開現在的工作,很可能就會失去收入來源,生活質量會下降;并且你找到的事,真的去做了,可能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美好,可能最終又發現不是你想要的。然而,只有親身去體驗了,你才能驗證你的分析,才能真的找到你想要的。
如果你猶疑不定,無法成行,還有一個測試可以幫助你思考,下結論。
諾,先看人們在考慮工作時會考慮的9種基本因素:
* 工資高,福利好
* 工作環境(物質方面)舒適
* 人際關系良好
* 工作穩定有保障
* 能提供較好的受教育機會
* 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 工作不太緊張、外部壓力少
* 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特長
* 社會需要與社會貢獻大
然后,從上面的九種因素里,分別挑出對你來講最重要的、次重要的、最不重要、次不重要的。一定要挑出來,挑不出來你就使勁死磕自己,死磕死了還挑不出來就算了。
其實這樣的測試是幫助你分析你最看重的東西。如果你說你真的挑不出來,那還是慢慢干你的軟件開發吧,因為,很多時候產品經理也挑不出來哪個需求優先級最高,都重要,都緊急,對吧,是不是看起來和你很般配,你們再相互折磨折磨,也許到一定時候就能分析出你最看重的因素了。
言歸正傳再繞回來吧,離開現有工作做你想做的事,其實是相當難的,需要勇氣,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祝你早日邁出這一步。
> 注:本文寫于10月22日,文中的“成就事件”這種說法,原本我用的是“開心時刻”,周末參加了一個職業生涯的培訓,10月26日早起做了一些修訂,修改為更專業的說法。
>
> 接下來我還想寫一篇設定目標的文章和一篇執行的文章,不定什么時候,也許明天,也許后天,也許沒個準信兒,但,大約在冬季,就會完成這兩篇文章。
- 前言
- 受刺激啦,開篇啦
- 群星閃耀的黃金時代
- 3D打印能打印出程序猿嗎
- 程序員零門檻?
- 看看你離優秀有多遠
- 程序員的生活就這樣嗎
- 別說“我已經很努力了”
- 無BUG不生活
- 一張圖道盡程序員的出路
- 薪資,你是我不能言說的傷
- 找工作的辟邪劍譜
- 誰是為加班而生的
- 程序員到底是什么角色
- 讓程序員蛋疼的那些事兒
- 噢,我不想成為問題!
- 軟件開發的十八般樂趣
- 你的幸運女神呢
- 怎樣成為技術達人
- 程序員該不該考慮初創公司
- 那些害死程序員的細節
- 一個老程序員的2014年終總結
- 千奇百怪的程序員
- 咦,你也在混日子啊
- 任性,春節前辭職
- 請區別對待女程序員
- 傷心小箭,你中了幾枝
- 怎么告別“混日子”
- 神奇的四步編程法
- 快來約這些女生,保你脫單
- 程序員跳槽神級攻略
- 程序員的神秘等式,你造幾個?
- 這10個問題去哪兒啦
- 程序員保值的4個秘密
- 她發現了一個Bug……
- 別被技術綁架
- 程序員如何變身IT講師
- 程序員的能力拓展模型
- 軟件項目9步神曲
- 史上最全的程序員求職渠道總結
- 樂觀的程序員
- 三個因素決定你的薪水高低
- 給新程序員的10條建議
- 項目進度估算難題
- 程序員被人喜歡的13點原因
- 怎樣新學一門技術
- 月薪3萬的程序員都避開了哪些坑
- 如何快速定位自己熱愛的工作
- 這8種武器點亮程序員的個人品牌
- 程序員,這12個問題讓經理比你痛苦多了
- 親愛的程序猿們怎么找工作
- 漫談選人與培訓
- 自我發現,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
- SMART原則助你設定有效目標
- 培訓機構畢業的程序員被歧視的背后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