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 一般規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 用益物權人享有的基本權利**
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八條 國有和集體所有的自然資源,單位和個人可以取得用益物權**
國家所有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以及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自然資源,單位、個人依法可以占有、使用和收益。
**第一百一十九條 自然資源使用制度**
國家實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條 用益物權人的權利行使**
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應當遵守法律有關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規定。所有權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
**第一百二十一條 用益物權人因征收、征用有權獲得補償**
因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權消滅或者影響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第一百二十二條 海域使用權**
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權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二十三條 合法探礦權等受法律保護**
依法取得的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涂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經營權
**第一百二十四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雙層經營體制**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農業的土地,依法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第一百二十五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享有的基本權利**
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法對其承包經營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農業生產。
**第一百二十六條 土地承包期**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
**第一百二十七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設立和登記**
土地承包經營權自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生效時設立。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林權證、草原使用權證,并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第一百二十八條 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有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互換、轉讓等方式流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經依法批準,不得將承包地用于非農建設。
**第一百二十九條**
【互換、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登記】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法律關聯法條釋義引用統計
**第一百三十條 承包地調整**
承包期內發包人不得調整承包地。 因自然災害嚴重毀損承包地等特殊情形,需要適當調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的,應當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規定辦理。
**第一百三十一條 承包地收回**
承包期內發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三十二條 承包地被征收的補償**
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第一百三十三條 以招標等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農村土地,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轉。
**第一百三十四條 國有農用地實行承包經營的法律適用**
國家所有的農用地實行承包經營的,參照本法的有關規定。
## 第十二章 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一百三十五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概念**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
**第一百三十六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分層設立**
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別設立。新設立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損害已設立的用益物權。
**第一百三十七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方式**
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采取出讓或者劃撥等方式。 工業、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采取招標、拍賣等公開競價的方式出讓。 嚴格限制以劃撥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采取劃撥方式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關于土地用途的規定。
**第一百三十八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內容**
采取招標、拍賣、協議等出讓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當事人應當采取書面形式訂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 (二)土地界址、面積等; (三)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占用的空間; (四)土地用途; (五)使用期限; (六)出讓金等費用及其支付方式; (七)解決爭議的方法。
**第一百三十九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
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建設用地使用權自登記時設立。登記機構應當向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發放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
**第一百四十條 土地用途**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應當合理利用土地,不得改變土地用途;需要改變土地用途的,應當依法經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一百四十一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支付出讓金等費用的義務**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以及合同約定支付出讓金等費用。
**第一百四十二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建造的建筑物等設施的權屬**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建造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所有權屬于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但有相反證據證明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三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建設用地使用權人有權將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四條 處分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合同形式和期限**
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的,當事人應當采取書面形式訂立相應的合同。使用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剩余期限。
**第一百四十五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后變更登記**
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或者贈與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變更登記。
**第一百四十六條 建筑物等設施隨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而一并處分**
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或者贈與的,附著于該土地上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一并處分。
**第一百四十七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隨建筑物等設施的流轉而一并處分**
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轉讓、互換、出資或者贈與的,該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占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并處分。
**第一百四十八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提前收回及其補償**
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該土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對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給予補償,并退還相應的出讓金。
**第一百四十九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及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歸屬**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后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一百五十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注銷登記**
建設用地使用權消滅的,出讓人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登記機構應當收回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
**第一百五十一條 集體所有的土地作為建設用地的規定**
集體所有的土地作為建設用地的,應當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規定辦理。
##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權
**第一百五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權利內容**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一百五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法律的銜接性**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一百五十四條 宅基地滅失后重新分配**
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一百五十五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
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 第十四章 地役權
**第一百五十六條 地役權**
地役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利用他人的不動產,以提高自己的不動產的效益。 前款所稱他人的不動產為供役地,自己的不動產為需役地。
**第一百五十七條 設立地役權**
設立地役權,當事人應當采取書面形式訂立地役權合同。 地役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供役地和需役地的位置; (三)利用目的和方法; (四)利用期限; (五)費用及其支付方式; (六)解決爭議的方法。
**第一百五十八條 地役權效力**
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五十九條 供役地權利人義務**
供役地權利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允許地役權人利用其土地,不得妨害地役權人行使權利。
**第一百六十條 地役權人權利義務**
地役權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用目的和方法利用供役地,盡量減少對供役地權利人物權的限制。
**第一百六十一條 地役權期限**
地役權的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的剩余期限。
**第一百六十二條 在享有和負擔地役權的土地上設立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
土地所有權人享有地役權或者負擔地役權的,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時,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宅基地使用權人繼續享有或者負擔已設立的地役權。
**第一百六十三條 在已設立用益物權的土地上設立地役權**
土地上已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權利的,未經用益物權人同意,土地所有權人不得設立地役權。
**第一百六十四條 地役權不得與需役地分離而單獨轉讓**
地役權不得單獨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轉讓的,地役權一并轉讓,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五條 地役權不得單獨抵押**
地役權不得單獨抵押。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抵押的,在實現抵押權時,地役權一并轉讓。
**第一百六十六條 需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部分轉讓**
需役地以及需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部分轉讓時,轉讓部分涉及地役權的,受讓人同時享有地役權。
**第一百六十七條 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部分轉讓**
供役地以及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部分轉讓時,轉讓部分涉及地役權的,地役權對受讓人具有約束力。
**第一百六十八條 地役權消滅**
地役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供役地權利人有權解除地役權合同,地役權消滅: (一)違反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濫用地役權; (二)有償利用供役地,約定的付款期間屆滿后在合理期限內經兩次催告未支付費用。
**第一百六十九條 地役權變動后的登記**
已經登記的地役權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 民法總則
- 第一章 基本規定 1-12
- 第二章 自然人 13-56
- 第三章 法 人 57-101
- 第四章 非法人組織 102-108
- 第五章 民事權利 109-132
-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為 133-160
- 第七章 代 理 161-175
- 第八章 民事責任 176-187
- 第九章 訴訟時效 188-199
- 第十章 期間計算 200-204
- 民法通則
- 第一章 基本原則 1-8
- 第二章 公民 (自然人) 9-35
- 第三章 法 人 36-53
- 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 54-70
- 第五章 民事權利 71-105
- 第六章 民事責任 106-134
- 第七章 訴訟時效 135-141
- 第八章 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 142-150
- 第九章 附 則 151-156
- 物權法
- 第一編 總則 1-38
- 第二編 所有權 39-106
- 第三編 用益物權 107-169
- 第四編 擔保物權 170-240
- 第五編 占有 241-245
- 附 則 246-247
- 擔保法
- 第一章 總則 1-5
- 第二章 保證 6-32
- 第三章 抵押 33-62
- 第四章 質押 63-81
- 第五章 留置 82-88
- 第六章 定金 89-91
- 第七章 附則 92-96
- 合同法
- 合同法總則
- 合同法分則
- 侵權責任法
- 婚姻繼承收養
- 婚姻法
- 繼承法
- 收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