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溝通是指運用語言、文字或一些特定的非語言行為(指外表、臉部表情、肢體動作),把自己的想法、要求等等表達給對方。
:-: 
要想有效溝通,除了匹配的身份地位以外,溝通能力是很重要的。
溝通能力:能以別人樂于接受并能理解的方式傳達你的意圖。
:-: 
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和藹的老板**
曾經,筆者陪同一位民企老板去拜訪一家工廠老總,車行至工廠門衛處時,老板走下車,微笑著對門衛說:“師傅你好,我找xxx經理,我們約好的,請問里面怎么走?”并同時遞上一根煙……后來隨著業務往來,門衛再次看到這位老板也會微笑打招呼并樂意幫忙。
:-: 
**優秀幼兒園教師**
:-: 
記得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優秀幼兒園教師,在談到她為何如此受小朋友歡迎時,她說道:“我每次與需要幫助的小朋友溝通時,我都會蹲下來,面帶微笑,雙眼與其平視,認真傾聽其訴說……”
**孔子問路的故事**
:-: 
孔夫子周游列國,有一日,在去往某國國都的路上,行至一個山溝處,前面就是岔道口,不知道該怎么走了。他看到前方不遠處有一位老農在鋤地,于是他對隨行的弟子子路說:“子路啊,你去問問那位老農我們該怎么走?”
子路遵命前往。走到老農身邊,子路說:“老丈,我想向您問個路。”老農抬起頭,說:“你是什么人,怎么來到這里的?”子路回答:“我叫子路,是孔圣人的徒弟。”老農很不在乎的說:“是嗎?既然你是圣人的徒弟,那我來考考你吧。你說太陽從哪里出來,又從哪里消失的?”子路想這有何難,夫子早就教過,于是馬上回答:“日出扶桑,日落昆侖!”老農馬上露出不屑的神色,說:“切!還是圣人徒弟呢?什么都不懂!”說完就不再看子路,只管鋤地。子路只好回去向孔夫子說明情況。
夫子聽完后,親自前往問路。走到老農身邊,孔子說:“老丈,鋤地呢?耽誤您一下,我想向您問個路。”老農抬起頭,說:“你是什么人,怎么來到這里的?”孔子回答:“我是魯國人,姓孔名丘。”老農有點鄙夷的說:“是嗎?你就是孔圣人了?剛才來的是你徒弟吧?”夫子謙虛地說:“什么圣人,徒有虛名而已。”老農接著說:“我有個問題考考你,剛才你徒弟不知道,看你知道不知道。你說太陽從哪里出來,又從哪里消失的?”夫子環顧四周,群山環繞。于是回答說:“日出東山,日落西山。”老農聽后,扔下鋤頭,拍掌大笑說:“對了對了。圣人就是圣人,你可比你徒弟強多了。你問吧,我告訴你該怎么走。”
孔夫子回到了徒弟身邊,子路問他怎么樣。他就如實地告訴了子路。子路聽后跳了起來:“夫子,你原來教我的可不是這樣的啊,你怎么可以騙那個老農呢?要不就是你原來教我們的是錯的?”夫子回答說:“我原來教你的是正確的。但是,老農一輩子沒有出過這個山窩,他所能了解到的只是這里所看到了。你對他說‘日出扶桑,日落昆侖’,他一時理解不了的。而我們是要問路,而不是傳道。但是出了這座山,你說‘日出東山,日落西山’會讓人笑掉大牙的。”
**王僧虔妙答齊高帝**
:-: 
在南朝時,齊高帝曾與當時的書法家王僧虔一起研習書法。有一次,高帝突然問王僧虔:“你和我誰的字更好?”
這個問題比較難以回答,說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違心之言,有溜須拍馬之嫌,而且過于露骨,皇帝也不會喜歡聽到這樣露骨的話;而說高帝的字不如自己,雖然是實話,但是,卻容易使高帝的面子掛不住,弄不好會將君臣之間的關系搞得很糟。
看看王僧虔是怎么回答的吧。
他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幾個,而臣子卻不計其數,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很快就領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罷,不再提這件事了。
我們再來看下面幾個對話片段,體會下訓練有素的銷售員(S)是如何與顧客(C)進行有效溝通的:
C:你的產品太貴了。
S:是的(微笑),沒錯。一看您就是一個專門用高檔產品的人。
C:你這個產品包裝不太好。
S:是的(微笑),沒錯。一看您這個人特別有藝術修養,下次我們公司改包裝,您一定來給我們當顧問。
C:包裝那是你們公司的事,我更在乎產品質量。
C:你們公司廣告宣傳做的不好,怎么沒看到你們的廣告。
S:對(微笑),沒錯。一看您這個人很關注市場廣告。我們這個產品剛剛面市,我們做廣告時,您一定來給我們建議建議,要不,給我們當企劃部長得了。
C:這一看,你這是騙人的,假冒偽劣的。
S:沒錯(微笑)。一看您這個人特別幽默,一看您就是喜歡開玩笑的人。
從以上幾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不同的人(年齡、性別、性格特點、知識層次及社會地位的不同),所采取的溝通方式是不同的,正所謂溝通就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以別人樂于接受并能理解的方式進行溝通。
企業管理有四種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而貫穿在其中的一條主線即為溝通。溝通為實現其管理職能的主要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徑。
有資料表明,企業管理者約70%的時間用在溝通上。開會、談判、談話、做報告是最常見的溝通方式,還有對外拜訪、約見等。另外企業中約70%的問題是由于溝通障礙引起的,無論是工作效率低,還是領導力不高等導致執行力差,歸根結底都與溝通有關。因此,提高管理溝通能力顯得特別重要。
溝通的主要障礙如下:
**1、傳遞方**
1)用詞錯誤,辭不達意
2)咬文嚼字,過于啰嗦
3)不善言辭,口齒不清
4)只要別人聽自己的
5)態度不正確
6)對接收方反應不靈敏
**2、傳遞管道**
1)經過他人傳遞而誤會
2)環境選擇不當
3)溝通時機不當
4)有人破壞、挑釁
**3、接收方**
1)先入為主(第一印象)
2)聽不清楚
3)選擇性地傾聽
4)偏見(刻板印象)
5)光環效應
6)情緒不佳
7)沒有注意言外之意
光環效應: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夸大的社會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輝,在云霧的作用下擴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環作用。常表現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形成一種好的或壞的“成見”。所以光環效應也可以稱為“以點概面效應”。是主觀推斷的泛化、定勢的結果。
從以上,我們可以得知:正確的態度、完整的傾聽、準確的表達在溝通過程中是很重要的。另外,我們有時還要注意對溝通環境、溝通時機的選擇,以適應不同的溝通需求。
此外,為了提高管理溝通能力,下面幾點也是很重要的:
1、不斷學習理會自身企業所在行業的最佳管理實踐;
2、充分了解自身企業實際情況,特別是員工的情況(年齡、性別、性格特點、知識層次、家庭及社會關系);
3、不斷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用字遣詞、聲音、語調及表情動作),參加演講培訓是很不錯的選擇。
- 致讀者朋友們
- 目錄
- 第一章:企業組織機構
- 第二章:企業業務流程
- 第三章:員工崗位職責
- 第四章:員工崗位技能培訓
- 第五章:員工崗位薪酬及獎罰方案
- 第六章:管理者督促檢查
- 第七章:共識及共識的達成
- 第八章:溝通及有效溝通
- 第九章:決策
- 第十章:用人
- 第十一章:企業文化
- 第十二章:計劃
- 第十三章:總經理財務管理
- 總經理財務管理(上)
- 總經理財務管理(中)
- 總經理財務管理(下)
- 第十四章:科技在管理中的應用
- 第十五章:重要法則在管理中的應用
- 附錄
- ? 管理實踐之成長性企業
- ? 管理實踐之民營中小企業如何省錢
- ? 管理實踐之CEO如何避免決策失誤
- ? 管理實踐之執行力
- ? 管理實踐之目標管理
- ? 管理實踐之管理過程還是管理結果
- ? 管理實踐之管理者如何與下屬相處
- ? 如何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成為職場的領先者
- ? 中小民企老板的困局及出路(一)
- ? 中小民企老板的困局及出路(二)
- ? 中小民營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與難點
- ? 掘金互聯網
- ? 企業、商戶及專業人士為何要擁有自己的官網(筆者自身案例)
- ? 如何規劃設計制作運營您的網站(筆者自身案例)
- ? 作者簡介及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