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From Scratch
版本 6.2
Gerard Beekmans
[Copyright](http://works.jinbuguo.com/lfs/lfs62/prologue/legalnotice.html) 1999–2006 Gerard Beekmans
謹以本書獻給 [LinuxSir.org](http://www.linuxsir.org/) 以及所有熱愛 Linux 的人們。
譯者: [金步國](http://www.jinbuguo.com/)(0-5章) ipconfigme(6-7章) bobkey(8-9章)
發布日期:2008年3月1日 [最終正式版]
[致謝]感謝之前的 LFS 5.0 和 6.0 翻譯小組,沒有他們之前辛勤工作積累的資料單靠我們3個人是不可能完成這項工作的。同樣也要感謝所有指出預覽版中錯誤的朋友以及對中譯本提出建議與期望的朋友(隨機順序):fisow Robot5 tonytop cnhnln youbest leiv d00m3d asdmusic crandyworld juwen_zhong 晨想 alexlee1216 sonic_yq kikiwarm shooter x_crdjn ilptt linlin911911 ,是你們讓中文版更加完美。
[版權聲明]本手冊譯者皆是開源理念的堅定支持者,所以本手冊雖然不是軟件,但是遵照開源的精神發布。
* 無擔保:本文譯者不保證作品內容準確無誤,亦不承擔任何由于使用此文檔所導致的損失。
* 自由使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u>閱讀/鏈接/打印</u>此文檔,無需任何附加條件。
* 名譽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u>轉載/引用/再分發</u>此文檔,但必須保留譯者署名并注明出處。
[題外話]大部分 LFSer 都認為學習 LFS 需要有熟練使用 Linux 的基礎,并且大部分聽說過 LFS 的人都有一個印象:那是高手的玩具,不是我等菜鳥玩得了的……我不完全贊同,我認為**基礎如何并非關鍵,契而不舍的精神和強烈的求知欲才更加重要**。想想自己接觸 Linux 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有了和 Gerard 一樣的想法,因為在學習 RedHat / Fedora / Debian 甚至是 Gentoo 的時候,我感覺到自己并不是在學習 Linux 而是在學習這些發行版各自的專有特性,他們把 Linux 本來的面貌層層包裹起來,讓我不能深入理解背后的機制。并且這些版本各自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完全滿足我的要求。其實那時候我的 Linux 水平僅僅限于會在控制臺上敲幾個 ls 之類的命令,從未編譯過軟件,連 make 都沒聽說過呢。但是我迫切想知道如何定制一個完全適合自己的 Linux 系統,問了好多 Linuxer ,把 Google 搜了個底朝天,也未能得到完整性的答案,唯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能夠容納在一張軟盤上的 babyLinux ,但是它顯然太簡單,不能滿足我的要求。一直郁悶了很久,好不容易機緣巧合,Qoo 兄弟叫我來 LinuxSir.Org 論壇的 LFS 版看看,當時論壇上只有一份不完整的 LFS 6.0 中文版,看完序言后,我激動的跳了起來,歡呼不已!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東西啊!于是在尚未安裝過 LFS 的情況下,靜下心來花了十多天時間先完整的翻譯了 LFS 6.1 ,又花了5-6天時間,一行命令一行命令地完成了 LFS 的全過程。在學習 LFS 的20天里,我對 Linux 的理解發生了質的飛躍。大約沒有人贊同學習 Linux 可以從 LFS 開始,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 LFS 教給你的都是真正的 Linux "基礎知識",并且這些知識可以為將來的進一步學習打下絕對扎實的基礎。所以我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那些剛剛接觸 Linux 的新生牛犢勇敢的從 LFS 開始:沒有基礎不要緊,缺什么補什么!當你把 LFS 做完了,也就脫離"菜鳥"的行列了,用 LFS 給你的強大翅膀,勇敢地繼續飛翔吧!
譯者十分愿意與他人共享勞動成果,如果你對我的其他翻譯作品或者技術文章有興趣,可以在如下位置查看現有作品的集:
* [金步國作品集](http://www.jinbuguo.com/) [ [http://www.jinbuguo.com/](http://www.jinbuguo.com/) ]
- Linux From Scratch
- 序言
- i. 前言
- ii. 目標讀者
- iii. 先決條件
- iv. 對宿主系統的要求
- v. 排版約定
- vi. 本書的組織結構
- vii. 勘誤表
- I. 簡介
- 1. 簡介
- 1.1. 如何構建一個 LFS 系統?
- 1.2. 與上一版本有何不同?
- 1.3. 更新日志
- 1.4. 資源
- 1.5. 幫助
- 2. 準備一個新分區
- 2.1. 簡介
- 2.2. 創建一個新分區
- 2.3. 在新分區上創建文件系統
- 2.4. 掛載新分區
- 3. 軟件包和補丁
- 3.1. 簡介
- 3.2. 全部軟件包
- 3.3. 需要的補丁
- 4. 最后的準備工作
- 4.1. 關于環境變量 $LFS
- 4.2. 創建 $LFS/tools 目錄
- 4.3. 添加 LFS 用戶
- 4.4. 設置工作環境
- 4.5. 關于 SBU
- 4.6. 關于軟件包測試套件
- 5. 構建臨時編譯環境
- 5.1. 簡介
- 5.2. 工具鏈技術說明
- 5.3. Binutils-2.16.1 - 第一遍
- 5.4. GCC-4.0.3 - 第一遍
- 5.5. Linux-Libc-Headers-2.6.12.0
- 5.6. Glibc-2.3.6
- 5.7. 調整工具鏈
- 5.8. Tcl-8.4.13
- 5.9. Expect-5.43.0
- 5.10. DejaGNU-1.4.4
- 5.11. GCC-4.0.3 - 第二遍
- 5.12. Binutils-2.16.1 - 第二遍
- 5.13. Ncurses-5.5
- 5.14. Bash-3.1
- 5.15. Bzip2-1.0.3
- 5.16. Coreutils-5.96
- 5.17. Diffutils-2.8.1
- 5.18. Findutils-4.2.27
- 5.19. Gawk-3.1.5
- 5.20. Gettext-0.14.5
- 5.21. Grep-2.5.1a
- 5.22. Gzip-1.3.5
- 5.23. M4-1.4.4
- 5.24. Make-3.80
- 5.25. Patch-2.5.4
- 5.26. Perl-5.8.8
- 5.27. Sed-4.1.5
- 5.28. Tar-1.15.1
- 5.29. Texinfo-4.8
- 5.30. Util-linux-2.12r
- 5.31. 清理系統
- 5.32. 改變所有者
- III. 構建 LFS 系統
- 第六章 安裝系統基礎軟件
- 6.1. 簡介
- 6.2. 掛載虛擬內核文件系統
- 6.3. 包管理
- 6.4. 進入 Chroot 環境
- 6.5. 創建系統目錄結構
- 6.6. 創建必需的文件與符號連接
- 6.7. Linux-Libc-Headers-2.6.12.0
- 6.8. Man-pages-2.34
- 6.9. Glibc-2.3.6
- 6.10. 再次調整工具鏈
- 6.11. Binutils-2.16.1
- 6.12. GCC-4.0.3
- 6.13. Berkeley DB-4.4.20
- 6.14. Coreutils-5.96
- 6.15. Iana-Etc-2.10
- 6.16. M4-1.4.4
- 6.17. Bison-2.2
- 6.18. Ncurses-5.5
- 6.19. Procps-3.2.6
- 6.20. Sed-4.1.5
- 6.21. Libtool-1.5.22
- 6.22. Perl-5.8.8
- 6.23. Readline-5.1
- 6.24. Zlib-1.2.3
- 6.25. Autoconf-2.59
- 6.26. Automake-1.9.6
- 6.27. Bash-3.1
- 6.28. Bzip2-1.0.3
- 6.29. Diffutils-2.8.1
- 6.30. E2fsprogs-1.39
- 6.31. File-4.17
- 6.32. Findutils-4.2.27
- 6.33. Flex-2.5.33
- 6.34. GRUB-0.97
- 6.35. Gawk-3.1.5
- 6.36. Gettext-0.14.5
- 6.37. Grep-2.5.1a
- 6.38. Groff-1.18.1.1
- 6.39. Gzip-1.3.5
- 6.40. Inetutils-1.4.2
- 6.41. IPRoute2-2.6.16-060323
- 6.42. Kbd-1.12
- 6.43. Less-394
- 6.44. Make-3.80
- 6.45. Man-DB-2.4.3
- 6.46. Mktemp-1.5
- 6.47. Module-Init-Tools-3.2.2
- 6.48. Patch-2.5.4
- 6.49. Psmisc-22.2
- 6.50. Shadow-4.0.15
- 6.51. Sysklogd-1.4.1
- 6.52. Sysvinit-2.86
- 6.53. Tar-1.15.1
- 6.54. Texinfo-4.8
- 6.55. Udev-096
- 6.56. Util-linux-2.12r
- 6.57. Vim-7.0
- 6.58. 關于調試符號
- 6.59. 再次清理系統
- 6.60. 最終的清理
- 7. 配置系統啟動腳本
- 7.1. 簡介
- 7.2. LFS-Bootscripts-6.2
- 7.3. 啟動腳本是如何工作的?
- 7.4. LFS 系統的設備和模塊處理
- 7.5. 配置 setclock 腳本
- 7.6. 配置 Linux 控制臺
- 7.7. 配置 sysklogd 腳本
- 7.8. 創建 /etc/inputrc 文件
- 7.9. Bash Shell 啟動文件
- 7.10. 配置 localnet 腳本
- 7.11. 定制 /etc/hosts 文件
- 7.12. 為設備創建慣用符號連接
- 7.13. 配置網絡腳本
- 8. 使 LFS 系統能夠啟動
- 8.1. 簡介
- 8.2. 創建 /etc/fstab 文件
- 8.3. Linux-2.6.16.27
- 8.4. 使 LFS 系統能夠啟動
- 9. 結束
- 9.1. 結束
- 9.3. 重啟系統
- 9.4. 現在做什么?
- IV. 附錄
- A. 縮寫和名詞
- B. 致謝
- C. 依賴關系
- 長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