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端渲染(SSR)近兩年炒得很火熱,相信各位同學對這個名詞多少有所耳聞,本節我們將圍繞“是什么”(服務端渲染的運行機制)、“為什么”(服務端渲染解決了什么性能問題)、“怎么做”(服務端渲染的應用實例與使用場景)這三個點,對服務端渲染進行探索。
服務端渲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的對立面是“客戶端渲染”。在運行機制解析方部分,我們會借力客戶端渲染的概念,來幫大家理解服務端渲染的工作方式,基于對工作方式的了解,再去深挖它的原理與優勢。
任務知識點都不是“一座孤島”,服務端渲染的實踐往往與當下流行的前端技術(譬如VUE,REACT REDUX 等)緊密結合,本節下半場將以REACT 和VUE下的服務端渲染實現為例,為大家呈現一個完整的SSR實現過程。
服務端渲染的運行機制
相對于服務端沉浸,同學們普遍對客戶端渲染接受度更高一些,所以我們先從大家喜聞樂見的客戶端渲染說起。
客戶端渲染
客戶關渲染模式下,服務端會把渲染需要的靜態文件發送給客戶端,客戶端加載過來之后,自己在瀏覽器里跑一遍JS,根據JS的運行結果,生成相應
的DOM,這種特性使得客戶端渲染的源代碼總是特別簡潔,往往是這個德行: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我是客戶端渲染的頁面</title>
</head>
<body>
<div id='root'></div>
<script src='index.js'></script>
</body>
</html>
```
根節點下到底是什么內容呢?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瀏覽器把 index.js 跑過一遍后才知道,這就是典型的客戶端渲染。
頁面上呈現的內容,你在html源文件里找不到的--這正是它的特點
服務端渲染
服務端渲染的模式下,當用戶第一次請求頁面時,由服務器把需要的組件或頁面渲染成HTML字符串,然后把它返回給客戶端,
客戶端拿到手的,是可以直接渲染然后呈現給用戶的HTML內容,不需要為了生成DOM內容自己再去跑一遍JS代碼。
使用服務端渲染的網站,可以說是“所見即所得”,頁面上呈現的內容,我們在html源文件里也能找到。
服務端渲染解決了什么性能問題
事實上,很多網站是出于效益的考慮才啟用服務端渲染,性能倒是在其次。
假設A網站頁面中有一個關鍵字叫“前端性能優化”,這個關鍵字中JS 代碼跑過一遍后添加到HMTL頁面中的,那么客戶端渲染模式下,我們在搜索引
擎搜索這個關鍵字,是找不到A網站的--搜索引擎只會查找現成的內容,不會幫你跑JS代碼。A網站的運營方見此情形,感到很頭大,搜索引擎搜不出來,用戶找不到我們,誰還會用我的網站呢?為了把“現成的內容”拿給搜索引擎看,A網站不得不啟用服務端渲染。
但性能在其次,不代表性能不重要,服務端渲染解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性能問題--首屏加載速度過慢。在客戶端渲染模式下,我們除了加載HTML,還要等渲染所需要的這部分JS加載完,之后還得把這部分JS在瀏覽器上再跑一遍。這一切都是發生在用戶點擊了我們的鏈接之后的事情,在這個過程結束之前,用戶始終見不到我們網頁的廬山真面目,也就是說用戶一直在等!相比之下,服務端渲染模式下,服務器給客戶端的已經是一個直接可以拿來呈現給用戶的網頁,中間環節早在服務端就幫我們做掉了,用戶豈不“美滋滋”?
VUE實現思路
該示例直接將VUE實例整合進了服務端的入口文件中:
```
const Vue = require('vue')
// 創建一個express 應用
const server = require('express')()
// 提取出 render 實例
const renderer = require('vue-server-renderer').createRenderer()
server.get('*',(req,res) => {
// 編寫VUE 實例 (虛擬DOM節點)
const app = new Vue({
data:{
url: req.url
},
template: `<div>訪問的 url 是 {{ url }}</div>`
})
// renderToString 是把 vue 實例轉化為真實 dom 的關鍵方法
renderer.renderToString(app,(err,html) => {
if(err){
res.status(500).end('Interal Server Error')
return
}
// 把渲染出來的真實dom 字符串插入HTML模板中
res.end(`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title>hello</title></head>
<body>${html}</body>
</html>
`)
})
})
```
- 介紹
- 快速了解
- 項目簡介
- 主要特性
- 技術選型
- 內置功能
- 更新日志
- 環境部署
- 準備工作
- 運行系統
- 部署系統
- 環境變量
- nginx配置
- 項目介紹
- 文件結構
- 核心技術
- 技術文檔
- 多語言環境配置
- 如何在vue項目中整合tinymce富文本編輯器
- vuedraggable在項目中的應用
- viewerjs在項目中的應用
- 用echart在vue項目中實現數據可視化
- 用webpack打包vue項目時如何實現性能調優
- CSS高度塌陷原理及解決方法
- CSS的幾種定位機制
- 話說BFC
- export、export default和module.exports的用法及區別
- proto 和 prototype 深度剖析
- 服務端渲染的探索與實踐
- 瀏覽器背后的運行機制
- 組件文檔
- 基礎組件
- 擴展按鈕
- 擴展表格
- 定制面包屑
- 超級圖片上傳
- 地圖定位
- 換膚調色板
- 富文本編輯器
- 視頻上傳
- 圖片裁剪
- 表格樹狀列組件
- 自定義顯示列
- 業務組件
- 更換頭像
- 圖片排序
- 地域選擇
- 選擇文章
- 文章分類選擇
- 表單選擇
- 商品選擇
- 常見問題
- 捐贈支持
- 演示截圖
- 功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