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IT職場人生系列的第二篇。
本人本來小學至高中一帆風順,沒想到自大學以后頗多坎坷,最近家族中有位下一代來咨詢考大學的事情,也算是幫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
先做個總結:大學成績馬馬虎虎,但在班里也算是前5,所以就報考本校研究生,居然死在英語上(考了47分,作文**題目**中希望工程中的“Project”一詞不認識,結果可想而知。難得自己后來居然敢做項目管理);工作到3年的時候有人拉我考GRE出國,但是想想研究生考試中的敗績,放棄了,本人一生中最大遺憾之一;工作到6年后考工程碩士研究生,終于知道學習的目的因此特別用心,畢業時英語分數88居然全班最高;工作10年后在專業國際會議和培訓上做了幾次翻譯,和老外騎行長安街……所以,我們能確定自己認識自己嗎?不能。正如序言所說,真想和15年前的那個糊涂小孩見面聊一下(肖申克的救贖中,男二號最后出獄前說的就是這話)。
(本段中的炫耀內容請讀者自行過濾,呵呵)
下面將主要以學習成績一般的讀者為例,一帆風順者自有自己的方法,可能是本人沒領悟到的。
**考了一般大學怎么辦,兼談考研**
很多人把考清華北大當作理想,而一旦不成功考中了二線學校,就萬念俱焚,其實不然。
第一個出路就是準備考研。唐駿老師寫過自傳,其中一個就是他在大學里邊干什么,大致如下:“我考中大學的時候是個很一般的學生,但是考研卻以全系第一名中,因為我有自己的訣竅,我提前看了考研的必考科目,并以之為重點學習。別人用幾個月復習考研,而我用了大學4年。”其實幾乎任何人用這種方法,都可能在考研的時候考中你心目中的名校,重續你的夢想。
第二個出路是準備考GRE出國。和唐駿老師的思路一樣的,用四年而非最后一年準備,是這個策略的核心內容。
第三個出路是畢業工作兩年后考工程碩士,我和幾個同事一起考的,后來又推薦兩個以前同事上第二期,結果都中了而且順利畢業。感覺工程碩士是可以創造“不正當競爭”的,與在大學考工學碩士不同,大家用于復習、備考的可用時間相差很大,如果你有條件,可以輕松擊敗競爭者。
前文提到的第二代今年考砸了正在郁悶此事,15年后他會笑對當年的自己的。
**選什么專業?**
這里指國外留學、在職研究生(工程碩士)等二次求學。
本人本來要學“軟件工程”,但后來發現課程都是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內容,換言之已經實踐了半斤,剩下的也不過八兩,非常縮水,不如自學。所以后來選擇了通信專業,結果證明是正確的。后來有位同事考了“軟件工程”,說“怎么還沒有咱們平時聊天聊的深”。其實不是老師和課程水平問題,是因為課程要考慮那些本科學“通信專業”轉過來的同學……所以要借助二次求學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不能一味地考慮用擅長的東西換取學位,也不要誤解學習能加深理解(與之相比,自學+工作更能)。
**考多少分?**
很多時候大學成績都是60分萬歲的思想下考出來的,其實不然,在下面兩種情況下分數非常重要:
1. 求職,一個一片60分的成績單非常打擊面試者對我們的信心
2. 出國,被申請學校一般都對分數有參考,一個同事剛告訴我,他正為此郁悶中。
在畢業后若干年為成績后悔的人比比皆是,希望他們能提前看到本文。
**什么時候學習?**
上課時候學習!
尤其工程碩士,本來工作就很忙,上課的時候一定要把時間利用好,反正干別的也干不好的時間,就干脆用來仔細聽老師講課吧。本人本科喜歡坐最后一排,研究生則坐在第一排,成績差異也大半來源于此。
老師喜歡看坐在前面的同學的臉,你一點頭老師就會繼續講,你一皺眉老師就會多講一點,學不好才怪。
**學什么材料?**
學課本!
與所有其他材料相比,課本是最精挑細選的,尤其是講課老師自編的課本,考試題多數從中變形得出。
如果是在職生,尤其要先保證課本學好,再提之外的教材。
補充:工程碩士考試方法
工程碩士是一種在職碩士,一般只在周末或晚上上課。
工程碩士必須有工作經驗,印象中當年是本科必要要三年以上才可以,專科忘了。課程偏向應用,教師的水平實際上高于工學碩士(因為學生都是有實踐經驗的)。
一般各大學校都招收工程碩士,可以搜索學校名稱 + 工程碩士。
工程碩士入學考試內容一般相對簡單,充分考慮到大家工作很久可能把內容給忘記了。考前請查詢其入學考試所需科目,并積極備考,記得要購買準備考試學校的考前輔導書。備考最好到同一學校旁聽所需科目的課程,因為出考試題的一般也是這個學校的老師。
工程碩士常常采取先入學后考試的方法,但千萬不可大意,我們畢業的時候,50人中還有1/3沒有“入學”,其實相當嚴格。
在考工學碩士的時候,大家都是本科畢業的起跑線,也都同時備考,算是“公平競爭”。但是工程碩士就看大家的實際情況了,一般應提前很久,就深入地學習,而不要臨時抱佛腳,或期待入學后再考試,或“一次考不中,再考一次”(分析2次,考2個59分,非常不值得)。
個人感覺是外語要提前1~2年準備,具體就是多讀多寫,這東西不可能臨時抱佛腳,但學會了也不可能明天就忘,所以一定要提前學。
數學則是另外一個臨時抱佛腳的方式,一般是最多提前6個月左右,抽出所有業余時間,穩扎穩打地學。工程碩士入學考試的數學不會太難,考前教參一般也很簡單,所以不要留下疑點,要解決所有問題。本人唯一做錯一題目,就是考前都自己覺得有問題但是抱有僥幸心理的一個問題。
其他專業課多數屬于臨時抱佛腳,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更多本系列文章: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一:序言及找誰占卜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二:大學生活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三:第一份工作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四:怎樣寫簡歷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五:怎樣面試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六:員工的公司觀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七:學外語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八:行業與公司類型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九:消費觀(攢錢,繼續教育,買房)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創業觀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一:找女友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二:語言與技術I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三:技術?管理?業務?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四:經驗積累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五:語言與技術II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六:入職(新手篇)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七:入職(高手篇)
點擊下載免費的敏捷開發教材:《[火星人敏捷開發手冊](http://blog.csdn.net/cheny_com/article/details/6616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