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IT職場人生系列的第七篇。
這是一篇舊文,因為很符合系列思想,所以重新粘貼一下保持系列完整性。
本人是非常相信《功夫熊貓1》中的思想的:只要有勇氣并掌握了學習方法,什么困難都能解決,而學外語尤其需要這兩樣東西,甚至只需要這兩樣東西。
在很多時候可能程序員最困惑的是:我不過是要編編程序而已,犯得上學好外語嗎?答案是犯得上,總有一天有可能會和老外打交道的,外國客戶,外國老板,外國專家……或者學習一種還沒被翻譯過來的技術,為一個百度不到的錯誤Google……當然第二個問題是:就不能不打交道嗎?怎么說呢,我們原來咨詢公司的司機,開車空閑時間學外語,以前去接國外咨詢師要搭一個翻譯或者中國咨詢師半天時間的,現在不用了,他自己就開車去了……后來就被升為“公司主管”,估計工資也不低。
就像在買車之前總是想“干嘛買車呢,就不能打車嗎”一樣,學會外語后會發現原來很多看不到的東西和想不到的機會,乃至無法離開它。需不需要買車,要問買了車的人,需不需要學英語,也要問學了英語的人,呵呵。
以下是個人學習經驗,不適合“學習外語,最好是去國外待兩年”的人,比較適合我這樣幾乎沒出過國的中國土著。效果很好,不是瞎寫的。
**立志篇**
1. 千萬別拿太難的材料上手,書蟲系列圖書,《流行美語MP3》(絕對傻瓜)都很好。
2. 千萬別立志每天學英語A小時,B年后學會C個單詞,D個月看完E本書……肯定堅持不到Z。
一定不要立大志,這樣才能走得更遠。反正我立志很多次,都泡湯了;現在的外語反而是在無意中積累的。
**時間篇**
1. 第一個要被利用起來的時間不是周末/每天晚上,而是那些垃圾時間,廁所里,路上(開車和地鐵/公交都一樣),除了看英語你也干不了別的的時候,才會看英語。我的走遍美國就是在購買之后斷斷續續看了2年之看了不到10集,但后來到國貿上班路上地鐵來回2.5小時,一個月就看完了。
2. 第二個要利用的時間是日常娛樂時間(比如看電視/玩游戲),一定要寓教于樂,就是看/玩外文版的。
外文片推薦BBC系列/外國動畫片(比如功夫熊貓)之類,語法簡單,沒那么多厘語典故;外文游戲推薦戰棋類和RPG(文明/龍騰世紀詞匯量都很大)。
3. 第三個要利用的時間是工作。沒錯,工作時間!當然不是說和老板較勁在桌子底下放本外語書,而是說能用英文寫注釋不用中文,能找到英文資料不看中文,能Google不百度,能裝英文版軟件不裝中文版軟件。
等這三個時間被用起來后,保證你再也沒胃口專門找時間學外語了。我就如此。
**心法篇**
所謂心法,就是一個人做某事的時候心里在想什么。如果偏讓你給人當翻譯(我當年就是這樣啊),站在臺上心里想的是什么?當然不是他在說什么(語言本身),而是他想說什么(他的目的,觀點,領域,知識……),基于這一點來看下面幾點。
1. 要多學業務,充分理解正在做的事情本身。自己不熟悉的業務,別人用中文說出來咱也很難懂。
2. 少想語法,如果是聽,要嘗試把他的想法從英文里邊聽出來(而不是在腦子里翻譯成中文,然后從中文里邊聽出來,人的腦子沒這么快的,但本能卻偏偏讓人這樣做);如果是說中文(比如翻譯時),不要想把他的話用中文說出來,而是把他的想法用中文說出來;如果是說英文,不要把想法變成中文,再翻譯成英文,而是要直接用英文組織想法。
3. 說的時候一定要重含義輕語法,小孩學說話(包括中文)很快就是因為他想表達某個意思,而不是像說出一段符合語法的/言辭美妙的話。所以先把時態/語態后考慮,先把語序弄對了把要說的單詞蹦出去就可以了,以后熟練了就有時間想了。
很多人英語很好卻不能做翻譯,就是這三條做的不對。
**學習篇**
1. 要“學英語”而不是“說英語”,聽老外說話很“洋”,就要學那種洋勁兒,當作模仿秀學,連肢體語言和口氣都學,不要自己加工。多數人學狗叫、雞叫,都比學老外說話學得像,就是因為我們聽懂老外說的內容了,所以就用自己的語氣/口音給人家加工了。Specific“特定的”我老聽成pacific“平靜的”(S怎么也聽不出來),后來怒了我也這么念,人家老外聽得可懂了。
2. 要無條件地接受外語,而不是總是嘗試分析這句話語法是什么,重音在那里,什么時候用好……凡是小孩學說話的時候沒用的技術手段,都不要用。
**發音篇**
這個比較麻煩,因為多數人都沒機會說,不過下面幾個還是很有幫助的。
1. 多聽。人會不自覺得學習周圍的人,比如我的普通話有南方口音(因為在南方大學學的),英語曾有“很紳士的”法國口音(一個澳大利亞老外指出的,因為以前有個老板是法國人,他在上海我在北京真正一起工作不足1個月就學來了),大家多數都沒學過東北話但是都能隨口學兩句趙本山。所以,隨手放個外國廣播臺,不用仔細聽權當背景音樂,都能一點點矯正口音。
2. 學而不是說,就是學習篇的1。剛開始還磨不開呢,因為上學一直是一口地道的Chenglish。
3. 中文有口音,英文必有口音。所以矯正口音先從中文做起。
**極限篇**
我的英語到底能學多好?答案就是:和你的漢語一樣好(或者一樣差)。這個是老羅英語的羅老師的話,深表贊同。所以:
1. 如果說漢語就吞吞吐吐,首先要嘗試先把漢語改善了。
2. 如果本來說漢語就不快,就別羨慕說外語很快的人了,要按自己的速度說外語。
3. 如果本來漢語就很口齒伶俐,那你不學外語白瞎了這塊料了。
更多本系列文章: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一:序言及找誰占卜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二:大學生活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三:第一份工作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四:怎樣寫簡歷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五:怎樣面試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六:員工的公司觀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七:學外語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八:行業與公司類型
IT職場人生系列之九:消費觀(攢錢,繼續教育,買房)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創業觀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一:找女友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二:語言與技術I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三:技術?管理?業務?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四:經驗積累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五:語言與技術II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六:入職(新手篇)
IT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七:入職(高手篇)
點擊下載免費的敏捷開發教材:《[火星人敏捷開發手冊](http://blog.csdn.net/cheny_com/article/details/6616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