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部論語創企業
吳言自從創業到現在也沒有多長時間,但是在這些天所經歷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卻比過去的總和還要多,有時侯真的感覺心力憔悴,現在他深深的意識到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了。吳言以前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遇到職業瓶頸時,總喜歡買一本勵志學或成功學的書來看,所以這類書是除技術類書籍外數量最多的書了。
吳言一本一本的翻著這些書,比如這本書,上面寫著成功很簡單,只需要五步:目標明確、詳細計劃、立即行動、大量行動、及時總結,初看起來好像讓人熱血沸騰,仿佛找到了成功的捷徑,但是仔一想,目標是什么?怎樣明確?怎樣做計劃?立即行動做什么?怎么做?完全沒有可操作性,就像春晚上宋丹丹的小品中所說的:“把大像裝進冰箱一共需要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門打開,第二步把大象放進去,第三步把冰箱門關上。”非常清晰,但是相信任何人試圖照著去做都會失敗。還有這本,里面都是激動人心的口號,這讓吳言想起中國足球隊的第一任洋教練施拉普納的名言:“如果你不知道把球往哪踢那就往門里踢!”多么精典呀,但是我們是想往門里踢,我們是要學習方法的,不是來學習想法的,想法我們根本不缺,可惜它永遠也不會教你可行的方法。吳言覺得大多數人讀成功學都像自己一樣,不會取得成功,但是卻使傳播成功學的人越來越成功了。
想到這些吳言毫不猶豫地把這些書放入了紙箱中,有機會把它們當成廢紙賣掉。最后只剩下了那本于丹的論語心得。這本書不是吳言買的,而是一個同事買來,怒斥這本書如何膚淺,吳言很好奇,想借來一閱,沒想到那位同事直接送給他了,說正好他想把這本書扔垃圾了,送給吳言也算是廢物利用了。就這樣吳言擁有了這本唯一既不是技術書籍也不是成功學書籍的書。翻開這本書,第一頁就寫著:“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說,自己是用半部論語治天下”,吳言想既然半總論語可以治天下,那么半部論語當然也可以創企業了,吳言決定好好看看這本書。
其實論語的核心講的是仁恕,就是真正有仁愛之心的人,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論語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想讓自己取得成功,我們要是想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取得成功,我們需要先幫助我們身邊的人取得成功,如果我們身邊的人取得了成功,我們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我們這么做了的話,叫做能近取譬,也就是說仁的意義就在于著眼于當前、離我們最近的人、我們馬上可以做的事。確實如此,吳言回想自己過去,自己確實做不到這一點,自己往往是不服自己的直接領導,覺得他技術能力不行或是管理不行,常常心里暗暗抱怨為什么提他不提我,從來沒有想過幫助他們取得成功,總是對他們的過失抱有幸災樂禍的心理,這就跟圣人所講的背道而馳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與直接領導的關系越來越緊張,自己也越來越難做出成績,直接領導在被提升或調整時,在他們的推薦人選中顯然就不可能有吳言的份了,而高層肯定是以中層領導的推薦為依據,因為他們怎么可能了解基層員工呢?
講到這里,吳言想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一個觀點,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關心的事情和自己有影響力的事情,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的問題在于,我們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我們所關心的事情上,而忽視了我們有影響力的事情,其結果是我們對所關心的事情總是無能為力,長此下去我們有影響力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少。而正確的做法是我們首先著眼于我們有影響力的事情,做好這些事情,這樣做自然就可以影響到我們所關心的事情,久而久之,我們有影響力的事情會越來越多。這點和論語上的觀點正好是不謀而合的。看來無論是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還是在當代,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做人的基本道理是相同的。比如說,吳言以前一直對升職等特別關心,但是這件事上他是沒有影響力的,如果他把精力放在學習新的技術,改進現有產品,積累各種人脈等自己有影響力的事情上的話,情況就會有所不同了,這些努力終究會有一天可以派上用場。
論語的第二個核心是仁恕中的恕,就是寬恕,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做到適時放下。吳言覺得自己這點也沒有做到,如果自己做為領導,肯定不希望有一個事事與自己對著干的下屬,即使他很能干,然而自己通常是這么對待自己的上司的,確實有些不應該。
說到該放下就放下時,有一個佛家的小故事,小和尚和老和尚去化緣,路上遇到一個小姑娘要過河,老和尚把小姑娘背到河對岸就放下來,然后繼續和小和尚化緣。小和尚開始還能忍住,后來實在忍不住了,就問:“師父,男女授受不親,您怎么能背那個小姑娘呢?”老和尚答道:“我背她過河,到河對岸已經把她放下了,但是你卻在心里背了她一路,到現在還沒有放下!”這個故事講得很有道理,有些事情并不像表面那樣,關鍵看心中的領悟。吳言想到每次在面臨升職的機會時,自己又每每謙讓,覺得不應該鋒芒畢露,希望是君子之爭,能夠眾望所歸的當選,好像給外人一種感覺他對這件事看得很開,但是一旦宣布結果不是自己時,又會耿耿于懷,始終放不下。這就和他以前的一個同事很不相同,那個同事遇到升職機會時總是特別積極爭取,這讓吳言覺得很不可思議,做得這么滿,萬一落選了面子上怎么過得去呢?但是宣布結果不是他時,他也就當時表示一下吃驚,等到第二天就好像任何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而且還會積極配合新領導的工作。有一次吳言實在忍不住就問他,你怎么爭取了那么長時間的機會到頭來不是你的,你難道一點都不受影響嗎?那位同事淡然的說:“那件事從宣布完結果后就跟我沒關了,我早就忘記了。”現在看來,那個同事才真正做到了恕字,該放下的時侯就放下。
吳言特別欣賞論語中對君子的描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我們如果做到內心的仁厚寬容,擁有真正高尚遠大的理想,我們就可以不去計較一些細節得失,始終心平氣和地按照內心的原則來做認為正確的事情。同樣由于我們內心的強大,我們有遠大目標的指引,我們在面對各種誘惑時,在面臨各種兩難的選擇時,我們就會遵從內心的召喚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會有太多的困惑。當我們面臨困境時,我們由于有遠大的理想,內心足夠堅強,才會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吳言通過這幾天對于丹的論語心得這本小書的研讀,感覺自己似乎由內而外產生了改變,不再像過去那樣浮燥了,而是能夠真的靜下心來,做好手頭的事情,同時也不再困惑自己當初辭職創業的選擇是否正確,不再憂慮萬一創業失敗將會怎樣。
吳言的項目框架已經基本穩定下來了,目前通過網絡爬蟲抓取下所有產品頁面,然后將每個產品介紹、參數、購買情況、評論手工錄入到系統中來,本來吳言準備開發一個自動處理工具,但是這些網站的價格信息都是圖片,而且加了一些噪音,利用JavaCV等字符識別(OCR)技術來識別時,可能會有誤識別的情況出現。近兩天當當由于工作人員失誤價格標錯而與客戶打得不可開交,而自己如果想提供比價功能,價格信息必須是準確的,因此還是人工的方式比較靠譜,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吳言還可以計算一下每個產品錄入需要的時間,統計出各個網站的產品總數,這樣就可以比較準確的估計出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了。
目前吳言已經向系統中錄入了幾百個產品,通過對這些產品進行文本挖掘,基于內容的推薦引擎似乎工作得還不錯,目前吳言開始構思主頁的設計方案。吳言見過各大電子商務網站的主頁,感覺頁面過于凌亂,想設計一種特別簡潔但是對用戶使用更為方便的頁面,但是怎樣才能得到這樣的效果呢?吳言陷入了冥思苦想中。
這時吳言接到了一個網友的電話,這個網友是吳言在創業啪網站上認識的,叫Thomas。吳言很是佩服他在網站上對項目的點評,非常有見地,更來才得知他是清華大學的MBA。吳言一直覺得MBA是瞎混的文憑,典型的皇帝的新衣的那種,自從見到他后,吳言覺得MBA看來還是能夠學到不少東西的。
“嘿,吳言。我的創業啪網站的賬號不知道為什么被封了,想給你在網站上留言操作不了了。”Thomas說著。
“沒關系,我也不是經常上了。最近你在忙什么?”吳言問道。
“我最近做了個網站天使街在線投資,與創業啪網站的定位比較類似,但是定位于天使投資這塊,想要打通天使投資和普通創業者之間的通道,我們準備每月推出一個成功案例,通過成功案例來說話,不像創業啪網站靠VC大佬們來唬人。”Thomas充滿激情的說。
“好呀,太好了!你也從創業者做上天使投資了,真不錯!”吳言真誠的說道。
“沒有,我還在做我以前的企業為主。天使街網站現在才剛剛開始,希望你能到我們網站上來看看,同時如果你的朋友也有創業的,也把他們拉到這來,畢竟這里才是我們這些創業者真正的家園。”Thomas說著。
這如果在以前,吳言肯定會想:你做網站要我去捧場,這么多網站我哪顧得過來呀!然后隨便應付幾句就算了。但是現在吳言從論語上學到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要幫助周圍的人取得成功,如果這位Thomas的天使街成功了,自己也就多了一個項目展示的途徑,而且自己只需上去注冊一下,然后拉創業的朋友來這里注冊一下而已。
想到這,吳言毫不猶豫地說:“沒問題,你告訴我你們的網址吧,我上去學習一下。”
在這之后,吳言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到天使街上去注冊賬戶,瀏覽現有會員,到論壇里看看貼子,雖然網站剛剛搭建完畢,內容上還顯得有些單薄,但是還是有些吸引人的地方,比如他們對每個項目的態度,基本他們對每個項目都給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見,看來他們是真的用心在做事。另外,他們有一點特別吸引吳言,就是他們公布了已經成功融資的一家的企業的路演資料,這對創業者來說無疑非常有價值。
吳言又接著向幾個創業的網友進行了推薦,說服他們來天使街看看,并最終讓他們進行了注冊。吳言應該是第一次這樣做,但是感覺很好,首先他自己先看過網站覺得很好,然后將這些好東西推薦給了需要的人,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幫到Thomas,正所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可惜自己以前卻沒有這種心態,今后一定要堅持這樣做下去。
敬請期待下集:第一批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