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代碼的地方,就有程序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IT職場,不一樣的江湖。 *
歐陽明一直以為知道面向對象編程,就可以天下無敵了。至少,拋去自己的修煉問題,面向對象編程(OOP)應該是最好的武功了。可是,面對一個大型系統的設計,他發現無從下手。
這里面固然有經驗的問題,他也確實遇到了瓶頸。設計和編程,不是一個領域的。
俗話說,有了老大,打遍天下都不怕。有朱老大帶著,感覺沒問題。不過說起來,歐陽明真是天將降大任,正好趕上非典。而他們的工作環境是在一個小區里面封閉。每天都在屋子里,擔驚受怕。中午出去吃飯也是如此。做城鐵公交的,都會隨身帶著口罩。口罩有段時間都脫銷了,還報道有黑心棉的口罩出現。公司也給歐陽明他們發了一些,但是都沒用上。
發生非典是在春天。北京的春天,刮一下大風,更顯得非典之后的荒涼。朱老大開玩笑說,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非典也是不會來的。不過后來朱老大還是用上了口罩,因為他感冒流鼻涕了。工作中也帶著,因為呼吸難受,所以還把口罩上面掖在鼻孔下面,方便出氣。看上去特別有意思。
設計就這樣開始了。朱老大先聽一遍需求,然后用用例圖(Use Case)理解一遍,然后再用順序圖,理解一下業務流程。到具體的業務模塊,用包進行分組管理,在每個包內,進行相對的獨立設計。
畫圖的技巧,基本上邊讀書,邊理解,很快就達成一致認可了。但是關于一些具體的設計,就不容易達成一致了。
有一次遇到一個問題,關于有匯總關系的兩個類的組織。小祝認為因為匯總關系,字段都差不多,不如直接繼承。歐陽明認為既然不一樣,還不如再抽象一個基類。朱老大來投決定性一票。但是老大就是不一樣。他先和他們討論原則問題。
“這兩種方法是不是都能解決問題?”
“是的。”小祝和歐陽明都承認。
“那我們是不是應該看看,什么情況下應該是繼承,什么情況下不應該?”
于是這個問題,就換成了,上級匯總類,是不是下級類的一個子類,即“IS-A”的判斷。這一下子轉換成了一個業務問題,問題就簡單多了。
不過朱老大也不是萬能的。有一次遇到一個問題,小祝和歐陽明同樣吵得不開交,朱老大聽了之后,表示無法判斷。只能邀請在旁的土博士參與進來,進行了一個傾向性判斷。關于這件事,歐陽明還當面嘲笑了一下朱老大,沒想到朱老大給他們深深地上了一課。
“如果兩個方案,以10為總權重,一個1,一個9。權重越大表示越好。你們會選擇誰?”
“當然是9。”兩個人異口同聲。
“如果是3和7呢?”
“還是7。”
“那么,如果是4和6呢,或者5和5呢“
“我選6,如果都一樣,就無所謂了。”歐陽明似乎有點感悟。
“但我可以選4。”朱老大卻出人意料的說出這樣一句話。
“為什么?”又是異口同聲,但這次是驚訝。
“如果6是我提的,4是對方提的,我愿意選4。對方是4,表明可以做好,而且我自己是6,很可能是有自我暗示的因素。最關鍵的是,我不是為了選誰,而爭論。”
歐陽明突然被震住了,因為他突然意識到,這不是個技巧問題,也不是單純的心態問題,這更是一個做人的層次問題,視野的高度問題。要做好設計,不光是血技巧,也得隨時修煉自己啊。他忽然感覺學到了很多,卻又感覺自己懂得很少。
設計就這樣吵吵的過去了,基本非典結束,他們也結束了。下面就進入了緊張的開發階段,項目組要從歐陽明和小祝兩人中選擇一個做開發經理,他們誰會當選呢?
- 前言
- 程序江湖:第一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
- 程序江湖:第二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
- 程序江湖:第三章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 程序江湖:第四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
- 程序江湖:第五章 機會是一種困擾
- 程序江湖:第六章 忽視客戶的代價
- 程序江湖:第七章 認準老大是關鍵
- 程序江湖:第八章 釋放成長的煩惱
- 程序江湖:第九章 設計就是畫類圖?
- 程序江湖: 第十章 三人吵出的設計
- 程序江湖:第十一章 不一般的小插曲
- 程序江湖:第十二章 爭來的開發經理
- 程序江湖:第十三章 風險驅動的任務
- 程序江湖:第十四章 離開讓男人成長
- 程序江湖:第十五章 熱衷傳銷的團隊
- 程序江湖:第十六章 天上的團隊建設
- 程序江湖:第十七章 火焰山中的南京
- 程序江湖:第十八章 察顏觀色的伙伴
- 程序江湖:第十九章 四季如春的昆明
- 程序江湖:第二十章 講標的前一晚上
- 程序江湖:第廿一章 守在門外的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