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員、架構師、技術經理、技術總監和CTO分別都是干什么的
### 程序員
程序員,英文名coder/programmer,大家常自嘲叫碼農的階段。這個角色職責是把需求或產品實現為用戶可用的軟件產品。
此職位為執行級別。另外因為經驗較少,一般需要求助別人,或與別人一起完(ban)成(zhuan)一個任務。
職責如下:
1、負責公司運營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工作
2、運營數據處理和分析
### 高級程序員
高級程序員學名工程師。到了這個level,英文名可改叫做engineer或developer。此時你的功力開始增強,這與你平時的積累努力是分不開的,祝賀你~
此時的你不僅可以完成任務,開始注重代碼的質量,能夠寫出工業級的代碼。
你的經驗可勝任模塊級的系統設計,承擔完成較為復雜的技術,能有效的自我管理,有幫助別人快速解決問題(trouble shooting)的能力。
高級程序員定義軟件功能、做開發計劃推進和管理。可以帶幾個個幫手把產品規劃的功能實現,你是團隊中的”大手“,遇到難題也是你親自攻艱克難。
職責如下:
1、負責產品核心復雜功能的方案設計、編碼實現
2、負責疑難BUG分析診斷、攻關解決
### 架構師
架構師的任務是為公司產品的業務問題提供高質量技術解決方案。可能每條產品線都設置了架構師,也可能多條生產品線的的后端是由一個架構師設計的平臺提供。
職責如下:
1、需求分析:“知彼”有時比“知已”還重要。管理市場,產品等的需求,確立關鍵需求。堅持技術上的優秀與需求的愿景統一,提升技術負債意識,提供技術選項,風險預判,工期等解決方案。
2、架構設計:在產品功能中抽取中非功能的需求,由關鍵需求變成概念型架構。列出功能樹,分層治之,如用戶界面層、系統交互層,數據管理層。達成高擴展,高可用,高性能,高安全,易運維,易部署,易接入等能力。
3、功能設計與實現:對架構設計的底層代碼級別實現。如公共核心類,接口實現,應用發現規則、接口變更等。
### 技術經理
人生就是不斷上升的過程,你已經到達經理的層次了。如今的你,需要不斷提高領導力,需要定期召開團隊會議討論問題。
首先我們要更加自信,在工作中顯示自己的功力,給講話增添力量。如:“本次項目雖然有很大的困難,我們也需苦戰到底。當然示先垂范,身先士卒,方能成功!”
技術經理有時候也可能叫系統分析員,一些小公司可能會整個公司或者部門有一個技術經理。技術經理承擔的角色主要是系統分析、架構搭建、系統構建、代 碼走查等工作,如果說項目經理是總統,那么技術經理就是總理。當然不是所有公司都是這樣的,有些公司項目經理是不管技術團隊的,只做需求、進度和同客戶溝 通,那么這個時候的項目經理就好像工廠里的跟單人員了,這種情況在外包公司比較多。對于技術經理來說,著重于技術方面,你需要知道某種功能用哪些技術合 適,需要知道某項功能需要多長的開發時間等。同時,技術經理也應該承擔提高團隊整體技術水平的工作。
你需要和大家站在一起,因為人們也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需要有以下的能力與責任:
1、任務管理:開發工作量評估、訂立開發流程、分配和追蹤開發任務
2、質量管理:代碼review、開發風險判斷/報告/協調解決
3、效率提升:代碼底層研發和培訓、最佳代碼實踐規范總結與推廣、自動化生產工具、自動化部署工具
4、技術能力提升:招聘面試、試題主擬、新人指導、項目復盤與改進
### 技術總監
如果一個研發團隊超過50人,有多條產品線或業務量很大,這時已經有多個技術經理在負責每個業務,這時需要一位技術總監。
技術總監的職責:
1、組建平臺研發部,與架構師共建軟件公共平臺,方便各條產品業務線研發。
2、通過技術平臺、通過高一層的職權,管理和協調公司各個部門與本部門各條線。現在每個產品線都應該有合格的技術經理和高級程序員。
### CTO
首席技術官,英文名Chief Technology Officer。是與CEO、COO、CFO同級的領導者,是技術和業務融合的領袖。
國內與國外對CTO的定義有些許不同。
美國對CTO的職責是設計公司三年內的產品和服務的技術發展方向,較少參與技術團隊的日常管理和項目管理事務。基本是前瞻性的策略思維,比如Google的謝爾蓋.布林一直保持對技術方向的敏銳,比如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能等走向。
在國內,CTO大部分則偏重于研發管理,相當于技術總監的Plus版。它相當于美國互聯網公司常設的工程師副總裁+CTO的工作并集。但總體事情比美國的CTO層次低,大部分CTO的是領導技術團隊開發各類產品,解決技術問題,管理不同的項目,排期交付。還有一部分的職能類似于架構師或總工程師,作為技術側的權威,為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做研究探討,為CEO提供建設型決定參考。
職責如下:
1、技術愿景:識別新技術、利用新技術、整合新技術、驅動新技術。驅動商業戰略、驅動產品戰略
2、技術架構:建立主營業務中的技術架構與實施模式,建立技術體系標準
3、流程制度:建立高質量,高效率的技術團隊。健全的項目管理體系;完善的員工能力發展體系
4、知識培訓:建立以研發內容為主的知識庫管理體系、技術分享與技術文化的體系
5、業務支撐:與其它部門的溝通協作,如HR、市場、BD、財務、客服等提供技術管理接口;在產品技術層面能夠領先于業內同行
6、影響力:在公司內部與行業中具備一定影響力與口碑
7、視野&格局&執行力:看待問題全面,具有強大的學習力,具備技術前瞻力,敏銳的市場嗅覺,戰略落地的能力
總結
CTO做的事情,是商業、產品、技術、管理、團隊相平衡的綜合統管,公司的技術研發方向與重點商業化的結果負責,激勵員工,營造工程師文化。
而技術總監主要是協調團隊內部各個資源,引入工具,和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技術經理角色相對具體,績效考核,產品落地,執行優勝劣汰的規則。
## 工作的年限和經驗不一定對等
程序員到了35歲,依舊奮戰在一線做替代性很強的產品開發,這種低層次的高齡程序員,往往是10年工作,2年經驗。淘汰的很多也可以理解,無論在什么工作或者職位,能力增長停滯不前、成長過程被動緩慢,被時代淘汰掉是必然的,優秀的程序員不是跟隨互聯網的潮流,而是創造、引領潮流。
## 晉升路線圖
<img src='https://ss.csdn.net/p?https://mmbiz.qpic.cn/mmbiz/1hReHaqafadoFxBHU960wfVDIpn6qQa4KV1S4jXpcZ2kJg6icFibeHVXIycT1icvsAsgHSepq3tfsRSxI0HTqSick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