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斯定理:
* **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雷托最優。**
* **企業的存在**就是用一個大的契約代替了很多小的契約,避免人和人在協作的時候因為訂立契約而耗費太多的交易成本。但是這個契約所涵蓋的人數不能無限擴大,人數越多,這種內部成本的節約程度就會越小。
* **交易成本理論**的根本論點在于對企業的本質加以解釋。由于經濟體系中企業的專業分工與市場價格機能之運作,產生了專業分工的現象;但是使用市場的價格機能的成本相對偏高,而形成企業機制,它是人類追求經濟效率所形成的組織體。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為促成交易發生而形成的成本。
* **外部性**又稱為溢出效應 ,指一個人或一群人的行動和決策使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受損或受益的情況。經濟外部性是經濟主體(包括廠商或個人)的經濟活動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非市場化的影響。
老梁點評:首先經濟學是很難很抽象的學問,不是看幾句話就可以看懂
的,你看不懂就不要隨便說經濟學家忽悠,或者說我忽悠。科斯
定理本來就是一個革命性理論,只不過區塊鏈剛好利用了它而已。
科斯定理是類似牛頓定理,區塊鏈不過是蒸汽機。
首先,市場經濟本來就是**去中心自由交換**,大家不停說的區塊鏈去中
心,意思很明顯:去中心的意思是去掉BAT,去掉政府,去掉中介,甚至去掉企業。而科斯
定理就告訴大家,為什么中心存在的必要,如果你理解了**中心的存在意義
**,再談去中心,也許更好,至少你知道你反對的是什么,你要解決的
是什么問題。
## 科斯定理解釋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交易成本有哪些:
總體而言,簡單的分類可將交易成本區分為以下幾項(Williamson, 1975):
1. **搜尋成本**:商品信息與交易對象信息的搜集。
2. **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對象信息與和交易對象進行信息交換所需的成本。
3. **議價成本**:針對契約、價格、品質討價還價的成本。
4. **決策成本**:進行相關決策與簽訂契約所需的內部成本。
5. **監督交易進行的成本**:監督交易對象是否依照契約內容進行交易的成本,例如追蹤產品、監督、驗貨等。 違約成本:違約時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
1985年威廉森(Williamson)進一步將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區分為事前與事后兩大類。
事前的交易成本:簽約、談判、保障契約等成本。
事后的交易成本:契約不能適應所導致的成本;
討價還價的成本:指兩方調整適應不良的談判成本;建構及營運的成本;為解決雙方的糾紛與爭執而必須設置的相關成本;
約束成本:為取信于對方所需之成本。
Dahlman(1979)則將交易活動的內容加以類別化處理,認為交易成本包含:
搜尋信息的成本、協商與決策成本、契約成本、監督成本、執行成本與
轉換成本,簡言之,所謂交易成本就是指當交易行為發生時,
所隨同產生的**信息搜尋、條件談判與交易實施**等的各項成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斯定理與區塊鏈:
[區塊鏈](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7/12/blockchain-tutorial.html)打算怎樣解決**科斯定理**中的**交易成本**帶來**中心**這個問題呢?
1. **確定權利**。 (這是去中心化,市場解決外部性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一步,區塊鏈用**密碼學唯一性**確定了權利。)
2. 減少信用成本 (合同真偽,監督執行等,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確解決了這個問題)
3. 減少交易成本(談判和簽約的費用,區塊鏈的確解決了這個問題,我理解的以太坊**智能合約**等)
4. 減少交易匹配成本 (這個其實是**互聯網**的作用)
**比特幣出現Bugs:**
1. 比特幣的交易速度慢和單次交易花費貴,是被人吐槽的。
2. 比特幣等算力的集中使去中心失去實際意義。
3. 目前的解決方案是打算修改協議,從所有人投票,轉為基于權益投票,然后轉為基于選舉人投票。呵呵,這不就是中心化趨勢嗎?
## 跨境電商開發與區塊鏈:
1. 按照科斯定理,確權和減少交易成本,的確可以去掉中心,市場自由交易也能夠帶來效率最大化。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和智能合約,的確是解決方案之一。
2. 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你手里有一把錘子,看什么都是釘子。”如果沒有遇到問題,就不要亂用區塊鏈這個錘子。[如果無法滿足下述的條件,那么傳統的數據庫是更好的解決方案。](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7/12/blockchain-tutorial.html)

* * * * *
中心化的數據庫,沒有區塊鏈那樣的冗余,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高效的解決方案。中心化帶來的成本和效率和規模更好,這就是科斯定理說的:**中心出現的原因**。
3. 那么**什么時候應該考慮一下區塊鏈**?顯然,根據科斯原理,哪里吵架比較多的,哪里外部性很大的,哪里互相嚴重不信任的,就在這里嘗試區塊鏈技術!
舉個例子:我開發了一個游戲,這個游戲比較燒腦燒精力,需要很多努力才能鍛煉到武器裝備,而我只不過是個小游戲公司,我開發的游戲的經濟系統,肯定得不到玩家們信任,很容易誤會或者確實我在游戲背后搞通貨膨脹,吸光了玩家的財富。一點兒小事件就足以大吵架!這種不信任自然造成沒有人玩我的游戲啦,那么就是高外部性!造成我和玩家巨大損失!那么這里就明顯是需要區塊鏈技術了。用區塊鏈在游戲里面打造一個分布式數據庫記賬,武器裝備都是不可篡改的,那么所有人都得到利益最大化。
[供應鏈溯源](https://www.hyperchain.cn/solutions/tracer):我覺得這個是跨境電商最容易得到利用的開發之一,很多種機構,很多流程,而且沒有中心,但是需要共同保持狀態,統一的狀態數據庫,既然無法在單個公司里面記賬,那么就用區塊鏈,共同記賬,寫入和維護在共同的數據庫。
5. 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刻意去掉中心,而是真的沒有中心,或者中心失敗了,那么區塊鏈就是可以解決沒有中心的時候,重建信心,解決了交易成本和信心缺失的問題。[參考IBM的例子](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ommunity/blogs/3302cc3b-074e-44da-90b1-5055f1dc0d9c/entry/%E6%88%91%E5%92%8C%E4%BD%A0%E4%B9%8B%E9%97%B4%E7%9A%84%E4%BF%A1%E4%BB%BB_%E7%BC%BA%E4%BA%86%E4%B8%80%E4%B8%AA%E5%8C%BA%E5%9D%97%E9%93%BE%E7%9A%84%E8%B7%9D%E7%A6%BB?lang=en)。
見下圖,當遇到需要共同分享數據的時候,需要達成共識的時候,多個互不信任的機構就需要一個共同賬本,這就是區塊鏈的應用所在,大家都要交易和記賬,但是賬本不在自己內部系統,而是共享。

6. **社區互助保姆游戲**與區塊鏈解決方案。
1977年,克魯格曼發表了題為《貨幣理論和大國會山托兒合作社危機》的經濟學論文,描述了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
“Sweeney夫婦參加了一個托兒所(babysitting co-op)。托兒所的客戶是150對在美國國會山上班的人。華盛頓特區總是有著燈紅酒綠的社交生活,夫婦們也時不時想享受一下兩人世界,不能照顧自己的子女。于是這些在美國政治中心工作的聰明人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在參加托兒所的成員內部發行一種‘保姆券’,每張券對應一小時照看孩子的服務。外出的家長把孩子交付他人照顧后,必須支付保姆券,按對方照顧自己孩子的小時數支付相應張數的保姆券。保姆券發行數量是一定的,成員們可以通過在閑暇時間幫別人照顧小孩來賺取額外的保姆券,以備不時之需。
“這貌似是一個萬無一失的制度,但是實際上,它運行了一段時間后幾乎陷入崩潰。首先,當下閑暇時間比較多的夫婦開始利用這些時間努力為他人照顧小孩,多囤積一些保姆券,以便以后能更靈活地利用時間。由于保姆券的發行數量一定,有人開始囤積保姆券。那些保姆券減少的人也開始慌了,恐怕今后要外出,沒人照看小孩,于是減少了外出的次數,也開始努力照看別人的小孩來賺富余的保姆券。突然間,在沒有新加入成員和沒有新寶寶誕生的情況下,流通的保姆券越來越少了,流通券減少的結果就是保姆服務也越來越少。”
克魯格曼當初講述這個故事的背景和假設是什么,我們不得而知。今天看起來,故事里描述的保姆券與比特幣竟然驚人的相似,仿佛這個故事是專門為比特幣而寫的一樣。因為這個故事,比特幣也被戴上了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帽子。
克魯格曼的這個小游戲,的確道出了貨幣理論的核心,也是為什么
中心化的貨幣經常出現通貨膨脹的原因,通貨膨脹是解決保姆券短缺
的一個解決方案。先不說可能的通貨緊縮,這個合作社的保姆券分明
就很適合用區塊鏈來解決。
6. 追蹤產品源頭和供應鏈,是區塊鏈最好的利用之一:

例如我舉例我家鄉的特產,[新會陳皮](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4%BC%9A%E9%99%88%E7%9A%AE/1360475)!陳皮這種就是最適合用區塊鏈技術,因為陳皮的流通太多手了,農民,農民采購商,二級采購商,加工商,陳皮投資者,陳皮村倉庫,檢驗機構,質量評測人,拍賣陳皮商,期貨商,地方政府,稅務局,銀行,小投資者,消費者,批發商 等等。
我隨便舉例都這么多機構和公司了,那么每一個流程的確認,是記在誰的數據庫呢?沒有人!無法解決!這么多參與者!要么靠政府成立中心保證機構,它負責記賬。 最容易的解決方案就是,區塊鏈,共同記賬。一個好陳皮,它的包裝會貼著10多個確認標簽,代表各個流通參與者共同確認,這些標簽都可以在區塊鏈查詢,不能造假。用區塊鏈,一個共同的超級賬本,保證了一致的狀態變更。這就是不錯的例子。
7. 為什么今天平臺越來越成為主流?
原因就在于,平臺的邊際交易成本要低于企業內部的邊際交易成本。

- 跨境電商的現狀
- 心態最重要
- 羅振宇談工作
- 程序員的溝通方法
- 開發的方向
- 初步構建
- 開發的一些經驗
- 渠道建設與商城
- 第三方商城平臺
- 推薦系統
- 對接API
- 運營工具集
- AMAZON
- EBAY
- 自營商城
- Magento
- 服務收費參考
- Top 10 Must-Have Magento 2 Extensions
- shipping
- opencart
- fecshop
- ecshop
- shopify
- 社交網絡
- 搜索流量
- 廣告流量
- 聯盟流量
- B2B2C
- 運營系統
- 50款頂級開源營銷類應用軟件
- 社交運營操作步驟
- 數據運營的工作
- ASINKING
- 生意參謀
- AARRR模型與指標
- 用戶運營
- 運營開發相關資料
- 供應鏈管理
- 倉儲物流
- PSI
- CRM系統
- 然之crm
- 優秀工具
- 情報系統
- 選品系統
- 良心干貨!亞馬遜選品“7”步走
- 財務系統
- 對賬
- 會計
- 會計的故事
- 會計與編程
- 企業的目標
- 窮爸爸富爸爸
- 數據思考
- 流量數據
- 統計學2大原理
- 經濟學10大原理
- 科斯定理與區塊鏈
- 互聯網與匹配功能
- 通貨膨脹
- Odoo開源系統
- 企業BI應用架構
- SaaS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