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bdb3f"></ruby>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 id="bdb3f"><cite id="bdb3f"><th id="bdb3f"></th></cite></p><p id="bdb3f"></p>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re id="bdb3f"></pre>
          <pre id="bdb3f"><del id="bdb3f"><thead id="bdb3f"></thead></del></pre>

          <ruby id="bdb3f"><mark id="bdb3f"></mark></ruby><ruby id="bdb3f"></ruby>
          <pre id="bdb3f"><pre id="bdb3f"><mark id="bdb3f"></mark></pre></pre><output id="bdb3f"></output><p id="bdb3f"></p><p id="bdb3f"></p>

          <pre id="bdb3f"><del id="bdb3f"><progress id="bdb3f"></progress></del></pre>

                <ruby id="bdb3f"></ruby>

                # 開發排期   前面我們說了完整的開發流程應該有這四步:分析->設計->編碼->測試。   分析和設計這兩步可以用xmind完成。 xmind最終能體現程序怎么寫,體現了有哪些程序模塊。我們還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估時間,估完時間后可以把任務列到trello看板上進行排期管理,在開發時可以用番茄工作法讓自己集中注意力開發。下面具體說明一下。 ## 估時間 ![](https://box.kancloud.cn/2016-01-12_569515646fef2.png) 圖1-47 在xmind上估時間   估時間的時候需要全體開發人員一起來討論, 基于xmind就可以針對每個模塊進行估時間和分工, 如上圖,我們在每個模塊上面寫上了評估的時間和分配給了指定的人(如圖1-47)。   通過估時間可以發現問題。比如一個功能模塊, 張三說需要1小時,李四認為需要5小時,時間差距大的,需要大家再展開討論,從而發現問題,可能是李四認為要自己花大量時間寫的代碼已經有第三方開源模塊了,而這個開源模塊李四之前不知道,所以估時間長。   通過估時間發現問題,從而避免程序開發好后才發現問題。 ## trello看板   看板是敏捷開發中的工具,我們將任務估好時間后再把任務列到看板上。 大家可能看過現實生活中的看板: ![](https://box.kancloud.cn/2016-01-12_569515648e9f5.png) 圖1-48 現實生活中的看板   現實中的看板是把每個任務寫到便利貼然后貼到白板上(如圖1-48)。 我們如果要對一個月的任務進行每天的排期,要分為30天,白板上要劃出30列,可能就沒有這么長的白板了。 trello是在線版的看板(如圖1-49), 不會受到空間的限制,想建多少列都可以。trello的官網: http://trello.com ![](https://box.kancloud.cn/2016-01-12_56951564b29a1.png) 圖1-49 trello看板      trello的使用十分靈活, 可以建立多個列(list),每個列的標題都是自己定義的, 因為我們要做排期,所以列的標題以時間命名。 在列上可以創建卡片(card),卡片就相當于是現實生活中的便利貼, 一個卡片表示一個任務。trello的卡片比現實生活中的便利貼功能更強大,卡片可以分配給指定的人,可以上傳附件,可以建檢查清單,還可以用不同的顏色標簽來標記, 每個卡片也都可以拖動,比如今天沒有完成的任務,可以拖動到明天。   如上圖,我們把之前在xmind估好時間的任務列到了trello看板上。任務很多就排多天。每天每人排6小時的任務,不用排滿8小時,留2小時的彈性時間,因為在實際開發中可能會遇到問題要解決而耽誤時間,還有大家往往在估時間的時候忽略了測試的時間,預留2小時可以讓大家做好測試、完善功能。   下面說幾個trello使用的小技巧。 * 1,標記任務狀態   可以用不同顏色標簽標記任務的狀態,比如我們規定黃色表示進行中的任務, 綠色表示已完成的任務。我們開始開發一個任務時就把它標記成黃色,開發完后再把它標記成綠色。這樣團隊中的所有人都知道任務的狀態。比如:前端人員可以直接看看板就知道哪些接口做好了,可以調用哪些接口了,減少了溝通時間。 * 2,記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一個任務開始開發時,在這個任務的卡片上記錄一下開始的時間,如上圖,創建數據庫是10點開始的 。 任務開發完成后再在卡片上記錄一下結束時間,如上圖成員列表接口的開發10點20結束的。 標記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有助于檢查自己估的時間是否準確,上圖可以看出成員列表的接口開發延時了20分鐘, 對應延時比較多的任務,可以總結原因讓下次評估時間越來越準確。   記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也有助于技術主管發現問題,開發人員很容易在解決遇到的問題上浪費太多時間,比如一個任務計劃1小時完成,但開發了3小時仍然沒有完成,開發人員一直在埋頭解決遇到的技術問題,而忽略了時間。這時候技術主管通過看trello看板能發現這個任務從開始時間道現在過了3小時還沒有標記任務完成,就能知道開發人員遇到問題了,可以參與幫助這個開發人員一起解決問題,從而能保障整體項目進度。 * 3,建立檢查清單再細化任務   trello看板每個卡片可能點開一個詳情頁的彈出層,在彈出層上可建立檢查清單(checklist,如圖1-50)。 當我們覺得一個任務比較大,這個任務下面會有好幾件小事情要做,為了避免自己忘記這些小事,可以建立檢查清單,把這些事情都記錄下來。 ![](https://box.kancloud.cn/2016-01-12_56951564c5014.png) 圖1-50 建立檢查清單   清單中的一條任務完成了,可以在前面打勾,表示已完成。 * 4,不建議加班。   trello看板的工作方式能讓團隊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可能一天能干其他團隊幾天干的事情。這種排期方法工作強度大,每天工作不能分心,開小差半小時就可能導致任務不能按時完成。所以在這種工作方式下盡量不要讓團隊加班,不然大家會感覺到疲勞。另外結合番茄工作法的話,能減少大家的疲勞,不會讓大家覺得很累,番茄工作法后面會細講。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trello看板等工具是主管讓用的,完全多此一舉,沒什么用。其實用好trello看板不僅對團隊,對個人也有益處。   大家想想平時自己是怎么做事的?有沒有遇到下面這些情況。   經常忘事, 同事說要一件事情,但手里正在做其他事情,結果手里做的事情完成了,卻忘了做同事說的事情。有沒有經常抱怨 “你能不能等我把這件事情做完了再給我說其他事情”   經常容易分心,注意力集中不了,代碼寫著寫著一不注意又去刷微博或看朋友圈了。 一會兒就情不自禁的拿起手機,很難專心的做一件事情。 每天工作時間8小時,但真正有效的工作時間可能只有2、3小時,每天感覺都是在混日子,人生就這樣被虛度了。   遠古時期的人們對時間沒有概念,那個時候要幾天才做一件事,人們認識了時間后,一天能做好幾件事情。電影《超體》說 “時間是唯一的度量單位, 沒有時間什么都不存在,生命的價值在于爭取時間”。   trello看板能讓大家更好的管理時間、管理事。我們不再經常忘記事情,想起什么事情要做,就往trello上添加一條任務。trello能讓我們集中注意力,因為每條任務我們都估了時間、記錄來開始時間,我們只能集中注意力,不分心,才能在預估時間內完成。   所有的事情都能用trello管理,建議大家不要只把trello當作工作才用的工具。   trello的用法十分靈活,大家可以自己想出很多種用法,我分享一下我自己怎么用trello看板管理工作之外的事情的,如圖1-51。 ![](https://box.kancloud.cn/2016-01-12_56951564e2afc.png) 圖1-51 用trello管理工作之外的事情   我建立了一個“個人看板”。然后在看板里面創建了四列,分別是:準備做的事, 正在做的事, 完成的事,筆記。   打算要做的事情,但現在還沒有時間做,就先把他記到“準備中的事”中。   開始做這件事情了,就把他拖動到“正在做的事”中,做完了再把它拖到“完成的事” 。   在做事的時候學到了一些東西,但是現在沒有大量時間來寫成博客,可以先在 “筆記” 這欄記一句話。 等以后有時間了再整理成博客文章。   我們可以把一些學習的事情、家里的事情都可以用這種方式管理起來。 ## 番茄工作法   有時候我們工作效率不高是因為做事被打斷很多次,每打斷一次再回來重新做事,還需要想之前是做到哪兒了?好不容易想起來又可能會被打斷。 番茄工作法能減少中途打斷次數,提高工作效率。   番茄工作法是一個時間管理的方法,之所以叫番茄工作法,是因為這種方法的創立者他用的鬧鐘是一個番茄形狀的。   番茄工作法的規則很簡單,做事的時候每25分鐘休息5分鐘。一個番茄鐘由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組成。每天的工作效率可以通過看做了多少個番茄。   在每25分鐘里,只能集中注意力干一件事情,不要受其他事情打擾, 假如,在第15分鐘有同事來找你做其他事情,如果那件事情不是緊急的事情,你可以禮貌的告訴他,稍等10分鐘,手里正在做事。 如果沒有堅持25分鐘做一件事情,那么這個番茄就作廢,不能記做半個番茄、四分之一番茄, 最小單位就是一個番茄,25分鐘。   番茄工作法還能防止疲憊,人的注意力天生就是分散的,集中注意力半小時以上后就開始疲憊,很難再集中注意力,人們會不知不覺分散注意力,可能會發現自己是一邊在看書一邊在想其他事情。番茄工作的25分鐘時間設計非常巧妙,在人馬上開始疲憊不能集中注意力時讓人放松休息5分鐘, 在這5分鐘里不要再想比較用腦力的事情,可以看看窗邊景色,可以走動走動。5分鐘時間也不長,5分鐘后回來接著做事不用回想以前做到哪兒了。   在現在軟件工具眾多的社會,番茄工作法的計時已經不用那種上發條的番茄鬧鐘了。在PC和手機上都能找到很多專門番茄工作法的工具。   trello看和番茄工作法結合使用能讓每天的工作都很充實,做了很多事情又不覺得累。
                  <ruby id="bdb3f"></ruby>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 id="bdb3f"><cite id="bdb3f"><th id="bdb3f"></th></cite></p><p id="bdb3f"></p>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re id="bdb3f"></pre>
                        <pre id="bdb3f"><del id="bdb3f"><thead id="bdb3f"></thead></del></pre>

                        <ruby id="bdb3f"><mark id="bdb3f"></mark></ruby><ruby id="bdb3f"></ruby>
                        <pre id="bdb3f"><pre id="bdb3f"><mark id="bdb3f"></mark></pre></pre><output id="bdb3f"></output><p id="bdb3f"></p><p id="bdb3f"></p>

                        <pre id="bdb3f"><del id="bdb3f"><progress id="bdb3f"></progress></del></pre>

                              <ruby id="bdb3f"></ruby>

                              哎呀哎呀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