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適合程序員和想了解程序員的人閱讀。程序員會遇到很多問題,經歷很多苦難,本書我將分享自己在做程序員路上的一些經驗。本書分為 “程序篇” 和 “人生篇” 兩部分
在“程序篇”,會介紹程序員要經歷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要做什么,程序員遇到問題如何解決, 本書另外為作者伍星老師也會在這部分介紹程序員要學什么、要看什么開源程序。
在“人生篇”,會介紹我的人生態度,程序員大多內向、缺乏自信,只有內心強大了,才能勇敢面對困難,解決程序和生活上的問題。
很多大公司的工作氛圍是這樣的:每天上班來打卡,然后坐在自己的工位上開始做事,很少和同事有交流,公司為了減少同事之間的交流甚至在工位之間用板子隔開,及時和同事交流也只談工作的事情;公司沒事的時候很閑,大公司養人,沒事做時能讓你閑半年, 在閑的時候和同事交流更少,每天只是上班打卡,然后虛度一天,下班打卡走人。這樣的工作方式是以工資驅動的, 大公司認為,只要把工資給足了,就不會有人輕易的走,為了防止人走,他們還可能會押人半個月工資。
這是過去的工作方式,不是未來的工作方式, 這樣的工作方式60、70后能適應,但不適合80、90后。
60、70年代的人,他們生活的時代是物質匱乏的時代,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生存問題。所以他們追求有份穩定的工作就可以了。而80、90年代的人,他們生活在物質豐富的時代,從小是打游戲、看電視、玩手機長大的,從小沒有感受過生活壓力。對于他們來說,生存不再是核心問題,哪兒干得不爽,可以不要工資立即走人;他們越來越多的思考人生,對他們來說核心問題是“人生的意義”,他們不再是簡單尋求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是要做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程序員會遇到很多困難, 需要有強大的內心才能走得更遠,需要向內尋找,找回自己的本體。本書的人生篇文字雖然不如程序篇得多,但是我經歷了十年的思考,每個觀點可能都是好幾年的思考結果,但在文字表叔上只能總結為幾句話,無法把思考過程呈現給大家。又因為我不是專門從事哲學、心理工作,沒有接觸很多案例, 對每個觀點沒有大量的實例的列舉,只能舉我自己的例子。有可能你現在無法深入理解我的一些觀點,但本書能給大家指明一個方向,對人生的思考不是向外的尋找,而是向內的。
為什么現在企業招程序員難? 是學程序的人少? 其實學程序員的人并不少,很多人都因為程序員工資高而選擇計算機專業,我們也發現并不是沒有人面試我們的程序員職位,大多數是因為找不到技術合適。程序員難招是因為程序員的流失太嚴重了。 有大部分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面試中遇到了困難就放棄了做程序員,轉為其他行業。 有一些工作了幾個月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解決不了,從而心灰意冷不再做程序員。再加上國內程序員的IT民工形象、又經常加班,導致一些人干幾年就不想再當程序員了。只有堅持干五年程序基本都能成為牛逼的程序員,然而很多程序員堅持不下來,所以程序員更需要強大的內心,能克服困難。
程序員要比其他職業付出的更多。要學習很多技術,后端,前端,移動端,服務端都要有所了解。一個剛入門的程序員往往會感到迷茫, 不知道該學什么也不知道應該先學什么再學什么?本書將為大家指出一個清晰的學習程序員的路線。
程序員會遇到很多困難。寫的程序會經常出現bug,然而很多人沒有掌握解決的問題的方法,遇到bug就問人,問人時還描述不清楚問題,一個bug甚至需要幾天解決。 本書將系統介紹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大家遇到bug也知道解決方向。
程序員要經歷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我們的一個瓶頸,有的程序員才工作一兩年就感覺自己什么都會了,覺得做程序沒有挑戰了, 要知道那只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瓶頸,你還只是處于第一個階段,我們要沖破瓶頸,進入下一階段,不斷提升自己。本書將為你介紹程序員要經歷哪幾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我們要做什么事,適合在哪種公司待,讓你有比較清晰的職業規劃。
我高中輟學,程序都是自學的。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困難,也曾經差點放棄過。 后面掌握了良好編程學習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后我的職業生涯就比較順利,我是智眾互動的CEO,曾就職于新浪云計算,也在創新工場創業過,是國內流行的PHP框架ThinkPHP的核心開發者之一,開發過多個專利,寫過編程書,做過一些視頻教程,是優才網全棧工程師講師。 我想通過此書分享我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我的人生態度,讓看過此書的人知道如何學習程序,不會遇到問題就輕易放棄做程序員。 本書的另一位作者伍星老師,他是優才學院的CEO,十多年技術開發經驗,開心網早期創始團隊成員,處理過億級高并發的情況,親手部署了開心網從兩臺機器到數千臺機器的架構,在開心網培養了數十優秀人才,他們現在已經是各大互聯網公司的資深工程師、創業公司CTO。他為大家制定的學習路線是非常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