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success] ## **1:基本的介紹**
說明:在編程中,程序員會經常使用到日期相關的函數,比如:統計某段代碼執行花費的時間等等。

<br>
<br>
>[success] ## **2:案例演練**
**1)時間和日期相關函數,需要導入time包**
func?[Now](#784 "View Source")
func Now() [Time](#Time)
Now返回當前本地時間。

<br>
<br>
**2)獲取其他時間**

1)格式化日期時間
第一種就是上面的原始輸出
第二種如下
<br>
<br>
>[success] ## **3:Time時間的常量**

**案例:** 每隔一秒打印一句話,打印到100時退出程序

<br>
<br>
>[success] ## **4:Unix和UnixNano**
**1)Unix**
func (Time)?[Unix](#830 "View Source")
func (t [Time](#Time)) Unix() [int64](#int64)
Unix將t表示為Unix時間,即從時間點January 1, 1970 UTC到時間點t所經過的時間(單位秒)
**2)UnixNano**
func (Time)?[UnixNano](#838 "View Source")
func (t [Time](#Time)) UnixNano() [int64](#int64)
UnixNano將t表示為Unix時間,即從時間點January 1, 1970 UTC到時間點t所經過的時間(單位納秒)。如果納秒為單位的unix時間超出了int64能表示的范圍,結果是未定義的。注意這就意味著Time零值調用UnixNano方法的話,結果是未定義的。

<br>
<br>
>[success] ## **5:最佳實踐案例**
編寫一段代碼,統計執行的時間

<br>
<br>
>[success] ## **6:時間操作函數**
#### 1) Add
我們在日常的開發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要求某個時間 + 時間間隔之類的需求,Go語言中的 Add 方法如下:
func (t Time) Add(d Duration) Time
Add 函數可以返回時間點 t + 時間間隔 d 的值。
【示例】求一個小時之后的時間:
```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now := time.Now()
later := now.Add(time.Hour) // 當前時間加1小時后的時間
fmt.Println(later)
}
```
**運行結果如下:**
`2019-12-12 16:00:29.9866943 +0800 CST m=+3600.007978201`
<br>
<br>
#### 2) Sub
求兩個時間之間的差值:
```
func (t Time) Sub(u Time) Duration
```
返回一個時間段 t - u 的值。如果結果超出了 Duration 可以表示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將返回最大值或最小值,要獲取時間點 t - d(d 為 Duration),可以使用 t.Add(-d)。
<br>
<br>
#### 3) Equal
判斷兩個時間是否相同:
```
func (t Time) Equal(u Time) bool
```
Equal 函數會考慮時區的影響,因此不同時區標準的時間也可以正確比較,Equal 方法和用 t==u 不同,Equal 方法還會比較地點和時區信息。
<br>
<br>
#### 4) Before
判斷一個時間點是否在另一個時間點之前:
```
func (t Time) Before(u Time) bool
```
如果 t 代表的時間點在 u 之前,則返回真,否則返回假。
<br>
<br>
#### 5) After
判斷一個時間點是否在另一個時間點之后:
```
func (t Time) After(u Time) bool
```
如果 t 代表的時間點在 u 之后,則返回真,否則返回假。
<br>
<br>
##### 定時器
使用 time.Tick(時間間隔) 可以設置定時器,定時器的本質上是一個通道(channel),示例代碼如下:
```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ticker := time.Tick(time.Second) //定義一個1秒間隔的定時器
for i := range ticker {
fmt.Println(i) //每秒都會執行的任務
}
}
```
**運行結果如下:**
```
2019-12-12 15:14:26.4158067 +0800 CST m=+16.007460701
2019-12-12 15:14:27.4159467 +0800 CST m=+17.007600701
2019-12-12 15:14:28.4144689 +0800 CST m=+18.006122901
2019-12-12 15:14:29.4159581 +0800 CST m=+19.007612101
2019-12-12 15:14:30.4144337 +0800 CST m=+20.006087701
...
```
<br>
<br>
>[success] ## 7:時間格式化
時間類型有一個自帶的 Format 方法進行格式化,需要注意的是Go語言中格式化時間模板不是常見的`Y-m-d H:M:S?`而是使用Go語言的誕生時間 2006 年 1 月 2 號 15 點 04 分 05 秒。
提示:如果想將時間格式化為 12 小時格式,需指定 PM。
```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now := time.Now()
// 格式化的模板為Go的出生時間2006年1月2號15點04分 Mon Jan
// 24小時制
fmt.Println(now.Format("2006-01-02 15:04:05.000 Mon Jan"))
// 12小時制
fmt.Println(now.Format("2006-01-02 03:04:05.000 PM Mon Jan"))
fmt.Println(now.Format("2006/01/02 15:04"))
fmt.Println(now.Format("15:04 2006/01/02"))
fmt.Println(now.Format("2006/01/02"))
}
```
**運行結果如下:**
```
2019-12-12 15:20:52.037 Thu Dec
2019-12-12 03:20:52.037 PM Thu Dec
2019/12/12 15:20
15:20 2019/12/12
2019/12/12
```
<br>
<br>
>[success] ## 8:解析字符串格式的時間
Parse 函數可以解析一個格式化的時間字符串并返回它代表的時間。
`func Parse(layout, value string) (Time, error)`
與 Parse 函數類似的還有 ParseInLocation 函數。
`func ParseInLocation(layout, value string, loc *Location) (Time, error)`
ParseInLocation 與 Parse 函數類似,但有兩個重要的不同之處:
* 第一,當缺少時區信息時,Parse 將時間解釋為 UTC 時間,而 ParseInLocation 將返回值的 Location 設置為 loc;
* 第二,當時間字符串提供了時區偏移量信息時,Parse 會嘗試去匹配本地時區,而 ParseInLocation 會去匹配 loc。
**示例代碼如下:**
```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var layout string = "2006-01-02 15:04:05"
var timeStr string = "2019-12-12 15:22:12"
timeObj1, _ := time.Parse(layout, timeStr)
fmt.Println(timeObj1)
timeObj2, _ := time.ParseInLocation(layout, timeStr, time.Local)
fmt.Println(timeObj2)
}
```
**運行結果如下:**
```
2019-12-12 15:22:12 +0000 UTC
2019-12-12 15:22:12 +0800 CST
```
- Golang語言之旅
- 第一章:初始小節以及安裝
- 一:Golang語言特性
- 二:Windows上安裝Go語言開發包
- 三:在Mac OS上安裝Go語言開發包
- 第二章:GO語言注意事項
- 一:Dos的常用指令
- 第三章:Go初識小菜
- 一:Go語言之變量與常量
- 二:Go內置值-引用類型
- 三:基本的數據類型
- 四:字符串(char)
- 五:布爾類型(bool)
- 六:字符串類型(string)
- 七:基本數據類型的默認值
- 八:基本數據類型的互相轉換
- 九:基本數據類型和string類型的相互轉換
- 十:Golang指針
- 十一:值類型和引用類型
- 十二:標識符和命名規范
- 十三:系統保留關鍵字and預定義標識符
- 十四:fmt常用方法解析
- 第四章:Go運算符
- 一:運算符的基本介紹
- 二:算術運算符
- 2.1:算數運算符細節
- 三:關系運算符
- 3.1:關系運算符細節
- 四:邏輯運算符
- 4.1:邏輯運算符細節及案例
- 五:Go賦值運算符
- 5.1:案例演示賦值運算符的基本使用
- 5.2:賦值運算符的特點
- 六:Go位運算符
- 七:其他運算符
- 八:運算符的優先級
- 九:控制臺輸入語句
- 十:進制
- 十一:位運算
- 第五章:流程控制大綱
- 一:if語句
- 二:switch語句
- 三:for循環
- 第六章:函數-包-錯誤處理
- 一:Go函數
- 二:Go包
- 三:匿名函數
- 四:閉包
- 五:函數defer
- 六:函數參數的傳遞方式
- 七:變量的作用域
- 八:時間和日期相關函數
- 九:new和recover異常
- 十:數組(Array)切片(Section)
- 十一:切片(slice)
- 十二:3 數組的排序和查找
- 第七章:Map
- 第一節:Map基礎認識
- 第二節:Map初始化和make
- 第三節:Map增刪改查
- 第四節:Map的切片
- 第五節:Map的注意事項
- 第八章:面向對象(上)
- 第一節:結構體(值類型)
- 第二節:方法
- 第三節:面向對象編程應用實例
- 第九章:面向對象(下)
- 第一節:面向對象之抽象
- 第二節:面向對象之繼承
- 第三節:面向對象之多態
- 第四節:接口
- 第十章:文件操作
- 第一節:文件基本介紹
- 第二季:寫文件實例操作
- 第三節:JSON
-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 第一節:單元測試介紹
- 第二節:單元測試案例
- 第三節:單元測試總結
- 第四節:單元測試案例
- 第十二章:goroutine和channel
- 第一節:goroutine基本介紹
- 第二節:goroutine入門案例
- 第三節:goroutione調度模型
- 第四節:Golang設置運行的CPU數量
- 第十二章:channel
- 第一節:channel基本介紹
- 第二節:channel基本使用
- 第三節:channel案例演示
- 第四節:channel 使用的注意事項
- 第五節:channel練習題
- 第六節:channel的遍歷和關閉
- 第七節:goroutione和channel結合
- 第八節:channel細節處理
- 第十二章:并發模式
- 第十三章:反射reflect
- 第一節:反射基本介紹
- 第二節:反射重要的函數和概念
- 第三節:反射快速入門案例
- 第四節:反射注意事項
- 第五節:反射練習題
- 第六節:反射最佳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