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臺階問題
### 題目描述
一個臺階總共有n 級,如果一次可以跳1 級,也可以跳2 級。
求總共有多少總跳法,并分析算法的時間復雜度。
### 分析與解法
#### 解法一
首先考慮最簡單的情況。如果只有1級臺階,那顯然只有一種跳法。如果有2級臺階,那就有兩種跳的方法了:一種是分兩次跳,每次跳1級;另外一種就是一次跳2級。
現在我們再來討論一般情況。我們把n級臺階時的跳法看成是n的函數,記為f(n)。
- 當n>2時,第一次跳的時候就有兩種不同的選擇:
- 一是第一次只跳1級,此時跳法數目等于后面剩下的n-1級臺階的跳法數目,即為f(n-1);
- 另外一種選擇是第一次跳2級,此時跳法數目等于后面剩下的n-2級臺階的跳法數目,即為f(n-2)。
因此n級臺階時的不同跳法的總數f(n)=f(n-1)+f(n-2)。
我們把上面的分析用一個公式總結如下:
```
/ 1 n = 1
f(n)= 2 n = 2
\ f(n-1) + f(n-2) n > 2
```
原來上述問題就是我們平常所熟知的Fibonacci數列問題。可編寫代碼,如下:
```cpp
long long Fibonacci(unsigned int n)
{
int result[3] = {0, 1, 2};
if (n <= 2)
return result[n];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
}
```
那么,如果一個人上臺階可以一次上1個,2個,或者3個呢?這個時候,公式是這樣寫的:
```
/ 1 n = 1
f(n)= 2 n = 2
4 n = 3 //111, 12, 21, 3
\ f(n-1)+f(n-2)+f(n-3) n > 3
```
#### 解法二
解法一用的遞歸的方法有許多重復計算的工作,事實上,我們可以從后往前推,一步步利用之前計算的結果遞推。
初始化時,dp[0]=dp[1]=1,然后遞推計算即可:dp[n] = dp[n-1] + dp[n-2]。
參考代碼如下:
```c
//1, 1, 2, 3, 5, 8, 13, 21..
int ClimbStairs(int n)
{
int dp[3] = { 1, 1 };
if (n < 2)
{
return 1;
}
for (int i = 2; i <= n; i++)
{
dp[2] = dp[0] + dp[1];
dp[0] = dp[1];
dp[1] = dp[2];
}
return dp[2];
}
```
### 舉一反三
1、兔子繁殖問題
13世紀意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在他的《算盤書》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有人想知道一年內一對兔子可繁殖成多少對,便筑了一道圍墻把一對兔子關在里面。已知一對兔子每一個月可以生一對小兔子,而一對兔子出生后.第三個月開始生小兔子假如一年內沒有發生死亡,則一對兔子一年內能繁殖成多少對?
分析:這就是斐波那契數列的由來,本節的跳臺階問題便是此問題的變形,只是換了種表述形式。
2、換硬幣問題。
想兌換100元錢,有1,2,5,10四種錢,問總共有多少兌換方法。
```
const int N = 100;
int dimes[] = { 1, 2, 5, 10 };
int arr[N + 1] = { 1 };
for (int i = 0; i < sizeof(dimes) / sizeof(int); ++i)
{
for (int j = dimes[i]; j <= N; ++j)
{
arr[j] += arr[j - dimes[i]];
}
}
```
此問題還有一個變形,就是打印出路徑目前只想到要使用遞歸來解決這個問題。對此,利用一個vector來保存路徑,每進入一層,push_back一個路徑,每退出一層,pop_back一個路徑。
- 程序員如何準備面試中的算法
- 第一部分 數據結構
- 第一章 字符串
- 1.0 本章導讀
- 1.1 旋轉字符串
- 1.2 字符串包含
- 1.3 字符串轉換成整數
- 1.4 回文判斷
- 1.5 最長回文子串
- 1.6 字符串的全排列
- 1.10 本章習題
- 第二章 數組
- 2.0 本章導讀
- 2.1 尋找最小的 k 個數
- 2.2 尋找和為定值的兩個數
- 2.3 尋找和為定值的多個數
- 2.4 最大連續子數組和
- 2.5 跳臺階
- 2.6 奇偶排序
- 2.7 荷蘭國旗
- 2.8 矩陣相乘
- 2.9 完美洗牌
- 2.15 本章習題
- 第三章 樹
- 3.0 本章導讀
- 3.1 紅黑樹
- 3.2 B樹
- 3.3 最近公共祖先LCA
- 3.10 本章習題
- 第二部分 算法心得
- 第四章 查找匹配
- 4.1 有序數組的查找
- 4.2 行列遞增矩陣的查找
- 4.3 出現次數超過一半的數字
- 第五章 動態規劃
- 5.0 本章導讀
- 5.1 最大連續乘積子串
- 5.2 字符串編輯距離
- 5.3 格子取數
- 5.4 交替字符串
- 5.10 本章習題
- 第三部分 綜合演練
- 第六章 海量數據處理
- 6.0 本章導讀
- 6.1 關聯式容器
- 6.2 分而治之
- 6.3 simhash算法
- 6.4 外排序
- 6.5 MapReduce
- 6.6 多層劃分
- 6.7 Bitmap
- 6.8 Bloom filter
- 6.9 Trie樹
- 6.10 數據庫
- 6.11 倒排索引
- 6.15 本章習題
- 第七章 機器學習
- 7.1 K 近鄰算法
- 7.2 支持向量機
- 附錄 更多題型
- 附錄A 語言基礎
- 附錄B 概率統計
- 附錄C 智力邏輯
- 附錄D 系統設計
- 附錄E 操作系統
- 附錄F 網絡協議
- sift算法
- sift算法的編譯與實現
- 教你一步一步用c語言實現sift算法、上
- 教你一步一步用c語言實現sift算法、下
- 其它
- 40億個數中快速查找
- hash表算法
- 一致性哈希算法
- 倒排索引關鍵詞不重復Hash編碼
- 傅里葉變換算法、上
- 傅里葉變換算法、下
- 后綴樹
- 基于給定的文檔生成倒排索引的編碼與實踐
- 搜索關鍵詞智能提示suggestion
- 最小操作數
- 最短摘要的生成
- 最長公共子序列
- 木塊砌墻原稿
- 附近地點搜索
- 隨機取出其中之一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