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感想
### 開發的生活環境
最有效率的開發就是到酒店進行封閉式開發。
百度初創時,第一版的程序就是核心員工在酒店進行封閉式開發出來的。
美篇也是在酒店封閉式開發出來的。
可見對公司來說,重要的產品,革命性產品,或有非凡意義的產品,一般都是封閉開發出來的。
為什么這些重要的軟件都是封閉式開發,在酒店開發呢,這其中有什么意義呢?
1. 一般革命性軟件需要保密
2. 換一個環境,讓程序猿意識到這是一個重要的項目,有一種氛圍。
3. 酒店安靜,吃飯、睡覺方便,封閉環境沒人打擾,不需要下班,沒有瑣碎的事情,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開發中。
* * * * *
### 到戰場上去練兵
~~~
[給設計模式說句公道話](https://mp.weixin.qq.com/s/EoFUsLAJDPLgYZoqwPovzA)
對我個人來講,學習設計模式經歷了這么三個階段:
1. 囫圇吞棗,建立初步印象
2. 在實踐中有意或無意的使用設計模式,讀開源代碼加深體會
3. 忘掉設計模式,把設計模式的思想內化, 變成自己設計方法的一部分。 -- 還在努力修煉中
下面回復:
其實欣哥說出了很多編程初學者的通病,就是總想學會了再開始實戰,以為這樣可以避開所有的坑,而不是大膽實戰踩到坑在想辦法爬出來。
殊不知避免踩坑的最佳辦法,就是老老實實地把坑全部踩一遍,因為等你灰頭灰臉順著前人的放好梯子爬出來后才能真正領略到這些設計模式的精髓。
~~~
> 剛開始搞不明白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學習本來就是螺旋上升的過程,努力地思考,總有頓悟的一天。
計算機技術是個重實踐的科目,所以還是要去實戰,在做實際項目的過程中學習技術。
> 只是看文檔,看資料,沒有實操寫代碼,沒有實際運用到業務中去,還是不得精髓/心法。這樣就會學的很慢,掌握不到知識要點,體會不深刻,理解不透徹。只有動手了,上手代碼,并運用到實際項目中去了,才能有所體會,真正的掌握到,否則永遠東施效顰,停滯不前。
**要去戰場上練兵,不然永遠學不到東西,或者學東西很慢,沒有成效。**
不管什么,就怕你不動手。
雖然不能臨陣磨槍,但是殺敵是必須要上戰場的!
* * * * *
### 技術能力是指什么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技術浪潮中,我認為技術能力并不是一個人某一方面專業技能的能力。知識是死的,或者說專業知識,書本上的知識其實是死的,每個人都可以去學,都是學同樣的知識,但為什么有的人能力高呢?
其實技術的能力并不是指你在某一技術的能力,而是一個綜合能力,當你遇到一個你不熟悉的東西,你能很快學會,并掌握應用到實際生產中,這才是真正的能力,所以“技術能力”的本質是學習能力。
在開發中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很多問題都是不可預料的,甚至是系統崩潰了需要重裝系統這樣的問題,只有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突破重重阻礙,你才能做得更好,做的更快。
所以再不要說你技術不行了。
> 在這個技術發展快速的時代,程序員最大的能力是學習能力,而學習的能力來源于堅實的基礎,一步一步長時間的積累,和對新事物的敏感理解能力。
[谷歌CEO:比編程能力更重要的是持續學習](http://mp.weixin.qq.com/s/5HJ6XU-Y7w6MNulND46H0g)
[一個項目做完以后,不能就讓它這么“完”了](http://mp.weixin.qq.com/s/gI1TjeAYjqgNo4RKqEqF-Q)
[左耳朵耗子的時間管理法則](http://mp.weixin.qq.com/s/Ap2GGZ5MrZ9fiq1tP0NB3A)
> 現在的很多公司已經不尊重科學和客觀規律了,如果讓他來管理孕婦,我覺得他們恨不得要把 10 個月的產期縮短成 2 個月。
[技術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https://mp.weixin.qq.com/s/nKJy66zWiXeWVdYDaXt1gQ)
[你可以把編程當做一項托付終身的職業](https://mp.weixin.qq.com/s/16Um85XzzQV_PHFIG_li3g)
> 除了技術之外,我更需要能夠突破程序員思維,去發現用戶需求背后所隱含的真正問題。我比以前變得更加務實,不再刻意追求技術的高深,而是盡可能從問題本身出發,選擇最有效的技術手段去解決它。
> 編程是在表達,也是在創作:編程對于我來說已不再是一項技能或是工具,我是在通過編程進行著自我表達與創作,這種感受帶給了我極大的自由度,而我也從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悅與樂趣。
* * * * *
[每周分享第 5 期 - 阮一峰的網絡日志](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8/05/weekly-issue-5.html)
[畢業20年依然從事本行業的比例](https://improvingsoftware.com/2009/05/19/programmers-before-you-turn-40-get-a-plan-b/)
1998年,美國的人口普查局做了一次職業調查。
> 大學畢業后10年,57%的計算機主業的學生還在以程序員的身份工作;畢業后15年,這個比例下降到34%;畢業20年后,也就是只有40歲出頭的年齡,下降到19%。相比之下,土木工程專業的數字是61%、52%和52%。
軟件行業罕見40歲以上的程序員,看來全世界都是如此。這還是20年前的調查,如今的比例應該更低了。
* * * * *
last update:2018-1-30 01:30:58
- 開始
- 開發工作流
- 優秀的設計資源
- 網站權限的思考
- 好習慣
- TODO
- 你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 思考
- 產品設計
- 為什么需要設計
- 使用體驗
- 插畫設計
- 產品價值
- 時間機器
- 有跡可尋
- 設計怎么做的高大上?
- 交互狀態
- 過度效果
- 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是種什么體驗?
- 用戶都是沒有耐心的
- 用戶是小白
- 默認頭像
- 用戶價值的沉淀
- 專注-極致
- 簡潔
- 界面的思考
- 聆聽用戶反饋
- 常見問題
- 匿名私密性
- 產品與心理學
- 用戶心理
- 人性
- 商業
- 容錯性
- 回歸本真
- 權限-隱私
- 簡單就是最好的
- 個性化
- 無負擔使用體驗
- 用戶消息通知系統
- 用戶私信會話系統
- 友好的提示設計
- 從細節之處讓用戶愛上你
- 擬人情感化
- 任務機制
- 網賺模式
- 好看的顏色
- 免費激勵
- 操作記錄
- 用戶動態
- 回收站
- 二級密碼
- 產品與人的思考
- 產品運營
- 解決方案
- 項目立項
- 雞賊設計
- 空頭支票營銷法
- 陰暗設計
- 信息與大腦
- 驅動性
- 安全
- 解決方案與產品的區別以及關系
- 自動修正用戶錯誤
- 產品研發的三個階段
- 什么是好的產品
- 運營
- 警惕設計上的漏洞
- 心得體會
- 無極生太極
- 回歸本質
- 設計可以不用那么糾結
- 業務與技術
- 開發感想
- 人生苦短,來不及找尋所有答案?
- 人活著的意義
- 談開源
- 代碼與詩
- 心理
- 困擾
- 關于糾結
- 其它思考
- 獸爺|疫苗之王
- 記錄
- 哲學
- 宇宙
- 沒有絕對完美的系統
- 先賢
- 生命的意義
- 心即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