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與大腦
### 似曾相識:記憶碎片/潛意識
你們有沒有過一種感覺,當自己來道一個陌生的地方一段時間后,突然腦海里從現出自己以前和現在一模一樣的情景,似乎知道杰下來要發生什么和以前發生的親情動作速度有的一切一模一樣,感覺自己好像來過這個地方,可是就是記不起來,很真實!我不相信只有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 ????? )
現在的科學解釋是似曾相識,大概意思是大腦儲存了很多記憶(由畫面,聲音,味道,情感等元素組成),當你到一個沒去過的地方后,這個地方的某一元素例如味道或某個瞬間畫面和你記憶中的元素相同或相似,那么大腦就會把你的記憶全部調出來,從而和當下場景發生聯系,讓你錯覺來過,其實只是大腦處理信息的過程而已。 還有一種說法沒有經過科學論證,平行世界。 我個人是比較希望平行世界真的存在的,想想都有意思。
* * * * *
### 不止眼鏡會欺騙我們,大腦也會(它在自己騙自己嗎)

你看到了什么,再看一遍,原來眼睛會欺騙我們,而且還是聯合大腦一起來欺騙我們。我們總是用過往的意識去大略的、一晃的看過去,這樣就容易讓別有用心的人讓乘虛而入。
* * * * *
### 擴展
[寫作 · php筆記 · 看云](http://www.hmoore.net/xiak/php-node/546003)
> 很多時候大腦是根據殘存的記憶或過往的經驗去接收和理解信息的
[漫畫:細思極恐,什么是“曼德拉效應”?](https://mp.weixin.qq.com/s/iEUGdioh3c5AuDS8rBT5dQ)
> 大腦會根據過往的記憶碎片自動組裝記憶,甚至“記住”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 * * * *
last update:2018-7-4 17:45:57
- 開始
- 開發工作流
- 優秀的設計資源
- 網站權限的思考
- 好習慣
- TODO
- 你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 思考
- 產品設計
- 為什么需要設計
- 使用體驗
- 插畫設計
- 產品價值
- 時間機器
- 有跡可尋
- 設計怎么做的高大上?
- 交互狀態
- 過度效果
- 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是種什么體驗?
- 用戶都是沒有耐心的
- 用戶是小白
- 默認頭像
- 用戶價值的沉淀
- 專注-極致
- 簡潔
- 界面的思考
- 聆聽用戶反饋
- 常見問題
- 匿名私密性
- 產品與心理學
- 用戶心理
- 人性
- 商業
- 容錯性
- 回歸本真
- 權限-隱私
- 簡單就是最好的
- 個性化
- 無負擔使用體驗
- 用戶消息通知系統
- 用戶私信會話系統
- 友好的提示設計
- 從細節之處讓用戶愛上你
- 擬人情感化
- 任務機制
- 網賺模式
- 好看的顏色
- 免費激勵
- 操作記錄
- 用戶動態
- 回收站
- 二級密碼
- 產品與人的思考
- 產品運營
- 解決方案
- 項目立項
- 雞賊設計
- 空頭支票營銷法
- 陰暗設計
- 信息與大腦
- 驅動性
- 安全
- 解決方案與產品的區別以及關系
- 自動修正用戶錯誤
- 產品研發的三個階段
- 什么是好的產品
- 運營
- 警惕設計上的漏洞
- 心得體會
- 無極生太極
- 回歸本質
- 設計可以不用那么糾結
- 業務與技術
- 開發感想
- 人生苦短,來不及找尋所有答案?
- 人活著的意義
- 談開源
- 代碼與詩
- 心理
- 困擾
- 關于糾結
- 其它思考
- 獸爺|疫苗之王
- 記錄
- 哲學
- 宇宙
- 沒有絕對完美的系統
- 先賢
- 生命的意義
- 心即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