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私密性
> 隱私:不愿告人或不愿公開的個人的私事。
**人人都需要隱私。**
匿名是個很棒的功能,比如知乎的匿名回復,不過匿名有兩種方式:
1:完全匿名,比如知乎匿名回答問題之后,這個問題就完全匿名了,誰都不知道這是誰回復的,甚至這個回答也不會出現在你自己的回答列表中,你也無法在進行管理了。
2:對別人匿名,自己可見。這一種是出了你以為,其他人都不知道這個是由誰回復的,但是你登錄之后,這條回答是會出現在你的回答列表中,你還可以進行管理。
(補充:還要考慮一個問題,上面的討論都是基于普通用戶的視角,其實站在開發層面上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是否需要存UID,如果完全匿名的話,其實可以連UID都不需要,系統管理員也不需要知道這個回復是誰的,沒人會知道,即使系統被人攻擊破解了也無法知道匿名者,但是這樣公安機關調查取證時也沒有辦法了。)
[不聽老人言 喬布斯8年前曾就隱私問題警告過扎克伯格](https://www.365yg.com/a6537162772248003079/?iid=25315997380&app=news_article&wxshare_count=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相對私密與絕對私密 · php筆記 · 看云](http://www.hmoore.net/xiak/php-node/643143)
[Facebook算法七宗罪曝光:不僅跟蹤監聽,還能預測死亡](https://mp.weixin.qq.com/s/M76NOJ6r-UdTiYhL71YN_Q)
* * * * *
last update:2018-6-2 18:52:30
- 開始
- 開發工作流
- 優秀的設計資源
- 網站權限的思考
- 好習慣
- TODO
- 你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 思考
- 產品設計
- 為什么需要設計
- 使用體驗
- 插畫設計
- 產品價值
- 時間機器
- 有跡可尋
- 設計怎么做的高大上?
- 交互狀態
- 過度效果
- 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是種什么體驗?
- 用戶都是沒有耐心的
- 用戶是小白
- 默認頭像
- 用戶價值的沉淀
- 專注-極致
- 簡潔
- 界面的思考
- 聆聽用戶反饋
- 常見問題
- 匿名私密性
- 產品與心理學
- 用戶心理
- 人性
- 商業
- 容錯性
- 回歸本真
- 權限-隱私
- 簡單就是最好的
- 個性化
- 無負擔使用體驗
- 用戶消息通知系統
- 用戶私信會話系統
- 友好的提示設計
- 從細節之處讓用戶愛上你
- 擬人情感化
- 任務機制
- 網賺模式
- 好看的顏色
- 免費激勵
- 操作記錄
- 用戶動態
- 回收站
- 二級密碼
- 產品與人的思考
- 產品運營
- 解決方案
- 項目立項
- 雞賊設計
- 空頭支票營銷法
- 陰暗設計
- 信息與大腦
- 驅動性
- 安全
- 解決方案與產品的區別以及關系
- 自動修正用戶錯誤
- 產品研發的三個階段
- 什么是好的產品
- 運營
- 警惕設計上的漏洞
- 心得體會
- 無極生太極
- 回歸本質
- 設計可以不用那么糾結
- 業務與技術
- 開發感想
- 人生苦短,來不及找尋所有答案?
- 人活著的意義
- 談開源
- 代碼與詩
- 心理
- 困擾
- 關于糾結
- 其它思考
- 獸爺|疫苗之王
- 記錄
- 哲學
- 宇宙
- 沒有絕對完美的系統
- 先賢
- 生命的意義
- 心即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