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苗,其實并不是在99公益日火的,其實在當時刷完之后我們就出局了,連99都沒進,6個億的騰訊配捐一分錢都沒拿到,當時計劃了好多內容,包括騰訊這邊的創意團隊也覺得很可惜,當時拍了一個現象級的大片,但是都沒法做廣告。但是我還在做這些事情,我會繼續把這些事情推下去。
回顧一下這個事件,大家都比較感興趣,本來我壓力挺小,因為現場人不多,我什么都敢說,但是現場又有直播,所以我還得嚴謹一點。當天這個活動推出來之后,有很多的媒體朋友來加我,手機的信息爆滿。
這個項目的設定,首先也要感謝騰訊。實際上做這個項目我們整整做了8年,2014年上海大黃鴨很火,有70萬人參與,但是沒有人記住我們這個機構,這個IP火了,大家不知道這是一個上海的自閉癥孩子的夢想。但是這次活動成功了,大家認識到了我們,這是我很意外的。
這是當時的一些現象,大家可以看到我們作為一個公益機構,我挺榮幸的是我們也被蹭熱點,以前是我們蹭別人,這個事情出來之后,我當天趕緊到大學里跟大家說,讓大家傳播,但是看到他們沒動靜,后來他們說,不需要他們傳播了,大家已經自覺在傳播了,我看吳曉波頻道都在分享苗世明小時候的故事,被扒得已經到頂了。
當天早上這個H5打開的次數,大家能猜到是多少嗎?3000萬次。我們中午出去吃飯的時候找旁邊的人問他們知不知道這個事,大家都知道這件事,這個活動推出的改變真的很大,包括它引起很多的討論,有正向的,也有負向的,我們的壓力也很大。很多媒體和公眾根本不知道還有互聯網公益,還能現場捐款,甚至他也不知道有《慈善法》,它已經泛公益化到這個層面。很多朋友都在給我發一些負面消息,但是也有人在說,怎么捐不了錢了。
下面我給大家放一個小視頻,因為我覺得這次事情出現之后,一個是王鑫說的這個事很有意義,一定要跨界,我們畢竟是想解決社會問題。
(播放視頻)
從8年前我們這個機構就想籌認知、籌尊重,我不喜歡一上來就籌錢。我覺得這次的成功基于公眾的認知也不太一樣,已經開始有很大的變化,他開始有自我判斷力,包括他也不會太過輕信各種輿論。
這是我們想推動的一個服務手段,這個其實很難說,因為我們的項目很難講,因為大家本來認為他們是邊緣性的人,沒有價值的人,包括醫療、教育、就業都不能接納他們,我們這個畫只是一個媒介,或者是一個意識療愈,我們最終希望社會接納他們,我們這個機構的老師也沒那么多。我們也希望喚起社會的重視,后來新聞聯播也報道,所有的學校都必須要接納這樣的孩子,我們覺得這個事情比籌1500萬更有意義。我們看到社會已經不再是一邊倒的態度,看到有這些負面信息,我說你們都可以沖我來,但是引起大家對這個群體的關注,這是最重要的。
這個H5還是要感謝騰訊,其實我們主要是提供內容、創意和想法,我們跟騰訊公益進行了很多的探討,也感謝騰訊的支持。但是這個難度確實很大的,本來想做一個輕設計,后來重了很多,加入了語音、圖案,這些家庭如果不認可你,不覺得你這個項目有意義,他很難做到這么大的支持。
我覺得最終是這件事情帶來的社會價值。這個事情真的是很熱,包括到現在還在延續,到后續我們也在思考,這件事情怎么繼續發力,最終我們希望這個機構是不存在的,作為一個非營利機構,我也不想說我是哪個企業的員工,我們就是非商業、非政府,甚至是非宗教方面的,我們就是想解決這個社會問題,希望社會改善對他們的看法,給他們接納。
這個互動過程的門檻特別低,大家愿意參與,而且它沒有那么多語言和文字類的東西。也感謝測試團隊,他們在測的時候測火的,那天應該是先在歐美國家先火,結果在大家醒來的時候,在那個早晨就火起來了,我們希望多出現一些這樣的最美的早晨,我這次總結也是認知+參與=改變。后面這些是大家都看不到的東西,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H5上,實際上我們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做了很多的籌劃。我今年1月份的目標就是想讓10億人知道這個藝術療愈,讓大家知道他們是可以被改變的,就像你們剛才看的視頻,你們最后也笑了,我們其實是可以在一起的,我們的教育、醫療、就業都應該接納他們,包括在大街上看到他們,怎么跟他們進行互動、陪伴,是我們應該改變。
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推,包括小紅書的活動也沒有推出來,在這里也要感謝他們(見PPT)當時參與我們項目的人也給我們很大的幫助,這段話當時很火。
這是我的初心,8年前我做這個事,我翻出來那些視頻資料,我明顯感覺現在已經很老了,這是當時做的第一個社區,當時是攝影課,不止是畫畫,還有很多。
最后我想放一個當時沒有放出來的視頻,這也算是給大家爆個料。
這是我喜歡的一句話,“愿每一個生命都有被尊重的權利”,應該尊重我們的表達與社會的融合。
希望大家更多的交流,也希望大家給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 1. 主持人開場發言
- 2. 聯盟發起方代表、騰訊志愿者協會理事長梁舉致辭
- 3. 恩派高級業務經理王鑫先生致辭
- 4.1 嘉賓演講—WABC創始人苗世明先生
- 4.2 嘉賓演講—微軟中國公益事務總監王嶺女士
- 4.3 嘉賓演講—IBM中國的服務捐贈項目宋揚女士
- 4.4 嘉賓演講—鷹眼益云創始人萬濤先生
- 4.5 嘉賓演講—騰訊區塊鏈產品負責秦青先生
- 4.6 嘉賓演講—京東公益產品經理趙丹女士
- 4.7 嘉賓演講—奧北環保創始人汪劍超先生
- 4.8 嘉賓演講—ABC美好社會咨詢社深圳負責人曾立維先生
- 4.9 嘉賓演講—恩派公益咨詢事業群CIO陳颋賢先生
- 5. 開發論壇—騰訊區塊鏈負責人秦青先生
- 6. 圓桌會談—IT企業專業志愿者發展論壇&IT與公益對話
- 7. 問答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