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主持人,也謝謝所有今天來到這個活動的觀眾和各位嘉賓。
剛才聽了ABC的小伙伴的分享以后我心中有一些小感慨,這是我第二次在南山做一個發言,上次是在四年半之前,是一個IT咨詢師的身份,做的是一個南山區的企業和民營合辦的互聯網孵化器的IT咨詢項目。
今天下午我想分享的內容是選取了一個比較刁鉆的角度,可能跟上午和前面的發言不太一樣。前面的分享在IT領域更多的偏技術,我后面的分享會偏信息層面更多。前面有很多嘉賓分享了針對用技術解決特定問題的創新解決方案,我這邊是偏管理一些。另外還有一些組織給公益組織提供技術資源,提供志愿者資源,當公益組織在面臨這些信息技術資源的時候,應該由誰來對接呢?我想分析信息官這個角色到底是什么樣的。
我來自恩派咨詢事業群,這個事業群是從2015年開始,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把全國所有的辦公室按照核心業務分成三個事業群,恩派咨詢事業群是最年輕,團隊規模最小的事業群,我們主要的業務是幫助那些社會資源的投放者,包括政府、企業和基金會,幫助他們更有效地投放公益資金和資源,通過評估、規劃咨詢的方式,以及通過影響力事件的設計和實施的方式。
雖然說我們這個團隊很年輕,但是在2015年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認為這個信息技術以及信息系統早晚會幫助我們提升在這個行業的競爭力,幫助我們去不斷地提升我們給客戶帶來的交付價值。我們堅信在這個時代不管你是主動地+互聯網,還是被互聯網+,任何一個組織,不管是企業還是公益組織,信息技術以及信息管理都會是這個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能在每一個組織所處的行業以及它所擅長的特定的專業領域方面會有不同的側重,但是如果把IT和信息系統看成和人事、行政、財務同樣的職能來講,在這個時代它在每個組織都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和功能,而且它一定是要為我們的組織戰略實現而服務的。
我們在2015年的時候,在事業群剛剛建立初期就專門去設置了主要負責信息管理的部門,在2015年年中的時候,這個部門有專門的崗位,至少到現在這個崗位仍然負責我們這個事業群的信息化工作。
我們對信息官這類角色在我們機構的定位,他是一個業務伙伴,而不是偏技術的開發人員或者是寫代碼的人員。這是我們組織內部的角色定位。如果從我們事業群和外部合作的背景下,它相當于是這樣的合作模式,最左邊就是信息官的角色,我們經常認為公益組織和技術人員直接進行對接,就能完成一些IT產品的開發,但是這里面會有很多的隱患,因為雙方的語言體系,包括互相的背景認知都會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在這兩者之間就會有其它的細分角色,包括像ABC那樣扮演一個咨詢師和分析師的角色,以及對這個IT項目來講,它也會有相關的項目經理。
這個信息官的角色在我們的事業群究竟有什么樣的工作內容或者說他的關鍵績效領域在什么地方體現?我們給它分了5個方面,第一方面是要圍繞整個事業群的戰略,這里面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他會把信息系統的戰略和我們事業群本身的業務戰略進行緊密結合,圍繞這個業務戰略去制定。另外本身這個信息技術和信息化,也會專門有信息化層面的戰略規劃,會有一個長期的目標,我們怎么樣逐步地實現目標。第二個層面就是他會識別、分析內部的工作需求,不管是我們所做的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第三方委托業務,還是策展業務、空間運營業務,他會識別業務過程中遇到的痛點,思考用信息技術怎么解決。另外一方面他也會思考我們平時的其它工作會有什么問題,會有什么挑戰。比如說恩派有我們的網申系統,這個系統是零成本搭建的,只用了幾個小時時間就用一個第三方的工具搭建完成了,而且任何應聘者可以通過我們的網站系統看到他應聘的進度,這就會獲得一個非常好的體驗。第三方面,他會負責我們事業群的員工的辦公技能提升。我們在之前可能會常用的office工具就可以了,但是這兩年我們可以看到聯盟出版的白皮書里面有很多的IT工具,包括靈析、金數據、office365等等,他在這個我們這個事業群都是要求所有的全職員工必須會使用的,所以信息官也會對他們進行培訓,而且今年納入到轉正考核的范圍,我們會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掌握了先進的工具,能夠提升你個人以及整體的影響力。第四方面是信息官會關注組織的競爭優勢,這也是不斷升級的過程,這里就會和很多的大型國際IT公司有一個更緊密的合作,像IBM在2015年和今年分兩次捐贈了我們的數據庫咨詢項目。包括我們利用微軟的office365搭建知識管理平臺,并且不斷從我們事業群推廣恩派知識管理規劃的實現,然后我們現在也在開發我們的互聯網產品。第五方面,由于信息技術層面的經驗積累,我們也在嘗試一些新的業務活動,包括我們會受到一些技術公司的委托,來給我們公益組織提供相關的培訓,也包括這次峰會其實也是基于我們自己對新技術的掌握。
從這上面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對信息官并不是一個開發者的定位,而是能夠讓他通過對技術的識別,對需求的識別,把它結合在一起,怎么樣更好地實現我們對戰略、對客戶需求的回應。
接下來我會用一個案例解釋我們的信息官平時是怎么樣開展工作的。這個案例相當于我們在今年升級了內部的項目管理的機制,我知道在場有很多是來自公益組織的伙伴,大家也都會以項目管理的方式來做日常的業務運營,整個背景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在2015年的時候,在IBM公司的指導下開始搭建我們的主數據庫管理系統,后來逐漸有一些部門會提出一些問題,他覺得這個數據庫里面的數據很多,我們的數據庫里有7000多家全國的公益組織,但是大部分數據都是死的,都是很難被及時更新的,尤其是大客戶部門幫助對接一些公益組織的時候,他會發現這個公益組織的聯系人已經換人了,而且并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換的。我們到現在即將完成的一件事情就是對恩派成立10年的業務活動孵化、評估、展會方面的歷史資料的結構化的收集和整理。我們發現這個工作本身進展就比較慢,但是另外一個方面,在這項工作執行中,我們也會不斷產生新的業務資料、業務數據,這些事情又在什么時間進行整理呢?同時還有一個問題,比如說對外的公共關系、傳播崗位的同事,他們經常會吐槽恩派舉辦那么多活動,但是當他們需要用到這些活動的照片進行對外傳播的時候發現很難找,找不到,或者說當你發現這個照片存在那兒的時候,有很多沒用的、照重的照片仍然存放在一起,他還要單獨花時間去挑,包括我們業務拓展的同事發現我們對案例的更新也并不及時。
我們通過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崗位同事給我們反饋這些他們遇到的痛點,我們最后發現這是一個什么問題?我們在座的公益組織可以回想一下以前參加過的項目管理的培訓,這是整個公益圈都面臨的問題,當我們說項目管理的時候會更關注這個項目在設計和計劃啟動這方面的能力建設,會很關注這方面的工作,但是究竟這個項目在結項的時候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怎么去做更有效的事情來幫助我們之后工作的開展,這在能力建設方面也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包括在我們日常工作當中也是被忽視的。所以我們就在想,是不是如果在我們的項目管理的最后結項的時候加入一個環節,讓大家在結項的時候,不光是把他的資料直接存在office365上,我們還要對它進行分門別類的歸檔和整理,這樣他就可以提高我們數據更新的情況,以及去提升高價值知識和數據重新被使用的效率。
這就是我們信息官在這個案例上面所開展工作的整體思路,在最開始的時候,因為這些反饋出來的痛點、挑戰,我們確定了一個切入點,確定了一個整體思路,我們用現成的工具(金數據)做快速的打樣。如果我們完全口對口的對開發那邊談,跟我們負責運營部門的人談我們要做什么樣的改變,他們可能很難理解,所以我們要讓他們看到我們到底要改成什么樣,我們就用金數據做一個Demo,然后就這個Demo討論怎么推進這件事情,在推進事情的時候會遇到什么阻力,比如說一線的項目負責人會不會覺得他們的工作增加了,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是不是考慮對我們的信息官增加一塊他的工作,就是大家負責在結項的時候把有用的資料和數據分門別類整理出來之后,由信息官再進行一次加工,包括把它們放到主數據庫做信息的匯總,由他做這種工作,而不是強加給項目負責人。
在確定方案之后,同時由我們的技術同事來做OA的開發,以及在信息官這邊會設計相應的機制。具體的就是他要出臺一個文件,告訴大家去執行什么,包括這一整塊的流程,大家的分工角色是怎么樣的。這些都確定以后,通過一定的測試就可以對相關的同事開展培訓,機構有明確的授權,誰來管這個事情,誰最后扮演結項歸檔的驗收角色,最后進行正式的啟動。
這就是我們的一些截圖,包括對金數據做的打樣,然后在OA上面實現的情況,項目負責人去完成這個任務清單,還有專門的信息官做最后的驗收,驗收之后他就會把這些數據分到我們的主數據庫里面,分到靈析里面,包括有一些運營、財務方面的數據,會幫助我們做一些分析。
對這個案例進行總結,為什么要設立這個信息官?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我們圍繞組織戰略,我們實際上都會被動或者主動做一些變革,在這些變革面前,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我們是根據這個戰略目標的實現去調整其它的流程,或者去優化人員的技能,它有可能會用到信息技術,或者我們要去引入一項信息技術之后,就要去啟動對它的一個長期的運營,需要讓我們的流程以及我們人員的技術跟這項新的人員技能,跟這項新的技術有一個匹配。所以在這一塊,如果我們有一個專崗,就可以把這件事情統籌起來,使各方面有機結合,你才能去完成這樣一個轉型。
信息官這個崗位怎么樣產生一些高績效的影響因素?我們認為足夠的時間、明確的目標以及有效的知識環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包括還有他的內驅力。另外我們會更加傾向于信息官一定要熟悉和了解對這個機構自身的業務和組織運營方式的把握。另外,他對公益要有一定的了解,因為他要判斷將來的發展趨勢,會有什么潛在的挑戰。
性格可能是一個不確定因素,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不會認為這個專業背景是必備的條件,也就是說公益組織信息官可能會有不同背景,但是我們可以給他提供專業的能力建設的培訓,幫助他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信息官。
我覺得我們這個聯盟在接下來的工作計劃里面可以考慮這么一件事情,用我們聯盟的理想,結合各家技術公司的優勢,以及不同的知識型公益組織、操作型公益組織的優勢,打造一款針對公益組織信息官的能力建設的產品。我們也注意到不管是知識型的公益組織,還是像微軟、IBM、騰訊這樣的公司,他們都有為公益組織提供的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實際上現在都是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我們也發現當有這個培訓機會的時候,公益組織會派他的一把手去聽,也有可能這個機構里面誰感興趣誰來聽,聽完之后對他自己的啟發和幫助很大,但是他能不能把他學到的東西在他的機構推廣,有一個長期的應用,這實際上是一個未知的情況。所以我們覺得是不是有必要各取所長,形成一個更有體系的能力建設培訓的產品,這一塊可能它會針對公益組織不同的發展階段,會有一個區分,也會對信息官本身的職業發展、不同職級的發展有一定的內容的相應的匹配。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內容,謝謝大家。
- 1. 主持人開場發言
- 2. 聯盟發起方代表、騰訊志愿者協會理事長梁舉致辭
- 3. 恩派高級業務經理王鑫先生致辭
- 4.1 嘉賓演講—WABC創始人苗世明先生
- 4.2 嘉賓演講—微軟中國公益事務總監王嶺女士
- 4.3 嘉賓演講—IBM中國的服務捐贈項目宋揚女士
- 4.4 嘉賓演講—鷹眼益云創始人萬濤先生
- 4.5 嘉賓演講—騰訊區塊鏈產品負責秦青先生
- 4.6 嘉賓演講—京東公益產品經理趙丹女士
- 4.7 嘉賓演講—奧北環保創始人汪劍超先生
- 4.8 嘉賓演講—ABC美好社會咨詢社深圳負責人曾立維先生
- 4.9 嘉賓演講—恩派公益咨詢事業群CIO陳颋賢先生
- 5. 開發論壇—騰訊區塊鏈負責人秦青先生
- 6. 圓桌會談—IT企業專業志愿者發展論壇&IT與公益對話
- 7. 問答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