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主持人,也謝謝主辦方,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公益技術峰會,真的蠻感動,而且是蠻暖心的。我們當時在做騰訊區塊鏈產品的時候,我記得是黃老師在看到我們發布的白皮書之后就來提到了這個,他本人也對區塊鏈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當時看到我們發布了之后,就找到我們說,我們在尋人上面可以用區塊鏈來幫我們做尋人方面的一個重點拓展。所以我們一拍即合,就把騰訊區塊鏈這個技術應用到了公益尋人的領域上。最后我們真正這個技術落地之后,我們團隊的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志愿者,我們當時發了一篇文章說區塊鏈技術是一個有溫度的技術,我在這里也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
我的介紹分三個部分,第一是正在貢獻中的公益尋人,我們看一下目前在公益尋人項目中有什么痛點,第二是探討區塊鏈技術在公益層面有什么樣的拓展,第三是我們的公益尋人鏈后續會有一些什么樣的暢想。
第一部分,正在貢獻中的公益尋人。目前我們看到公益平臺的服務能力在兩個方面上是大家一直在追求和探究的,第一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觸達到最有效的人,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公益尋人的過程中,有一個概念叫做黃金72小時,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走失者在被發現走失的時候,在最初的72小時之內是最重要的,因為很多的人在72小時之內都能找回來。但是怎么觸達到最有效的人,這是目前最大的難題。第二是如何甄別案件,并且提升效率。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觸達到最有效的人,我們看到在很多的公益平臺上都有做嘗試,比如說剛剛大家進來的時候看到的全城助力,這也是一個尋親計劃,他們在尋人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探索。比如說我的小孩丟了,我可以上這個平臺上報案。這個時候每個平臺都在自己的產品上發布,包括今日頭條、手機管家,在這上面發布,但是其實它發布觸及到的人群全是單個產品的使用人群。雖然現在我們有一個公安部主辦的平臺,但是我們也看到很多的公益機構希望加入進來,把他們的力量納入到尋人當中,能夠觸達到最有效的人,這是一個現狀。所以我們怎么樣能夠做到盡可能的覆蓋有效的用戶,這個有效指的是在你丟失范圍內大概5公里或者10公里,所以當時有一個定義,如果我發布這個尋人產品,就不要騷擾太多人。第二個是我們如何甄別案件、提升效率,這里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說甄別案件,當時黃老師說他去美國了解到的一個模式,如果在一個區域內,發生一個丟失案件,所有人的手機都會收到信息,就說明這個案件真的是很重要,需要被發布出來,被所有人去尋找的時候,這個案件本身是不是一個真實有效的案件就特別重要。我當時看到網上一個數據,平臺上的報警大概有50%是屬于無效的報案,它可能是家庭里面雙方吵架了,結果導致一方把孩子帶回去了,另外一方不知道帶回去了,所以可能報了案,或者說是有孩子自己離家出走,后面被找回來了。所以我們如何甄別這個案件的有效性,同時我們如何去提升這個案件被發布的效率。原來比如說了解到一個人報案尋人,我們就在微信朋友圈發消息,結果那個消息發了幾天之后才知道那個孩子在當天就已經被找到了,所以這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如果說當時這個信息我們收到了,可能就把這個資源留出來提供給其他的尋人案件。
所以我們當時在想,如何提升案件的甄別和提升效率,核心是提升各個平臺的公益服務能力,這是我們總結下來的兩個痛點。
正在探索中的區塊鏈,這個環節我們就在想,區塊鏈在公益界到底有什么可以提供支持或者提供服務的場景。區塊鏈是可以用分布式的存儲,達成所有的一致性,并且通過一致性和拜占廷容錯達成共識(拜占廷容錯含義是指在存在消息丟失的不可靠信道上試圖通過消息傳遞的方式達到一致性是不可能的。因此對一致性的研究一般假設信道是可靠的,或不存在本問題),最后利用它的鏈式存儲,最終達到可防篡改、防刪除、可追溯,杜絕抵賴。這個說起來比較技術,大家只需要記住一個東西,就是我可以做到防篡改、防抵賴,這是區塊鏈特有的價值。
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區塊鏈最典型的應用,就是用在公益捐贈上,包括下午有京東的伙伴也會分享京東怎么用區塊鏈來作為一個物資的溯源。這里重點談到的是捐贈方捐贈資金之后,我們去追溯資金的動向,包括針對公益機構、公益平臺、受助人以及大眾,各自在這其中怎么受益。在捐贈可追溯性方面,我們也在思考,區塊鏈在這種情況下怎么發揮作用。在區塊鏈出來之前,難道我們就不能做公益捐贈的追溯嗎?是不是一定要用區塊鏈才能達到你的追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我想區塊鏈在這當中更多的是起到了背書或者公正性的作用,這是其中一個有效的點。另外一點是真實性,當我們說到捐贈人是不是真實捐贈,而且我的公益機構是不是內部存在操作風險,我是不是真的購買了這個這個帳篷或者礦泉水去做分發,區塊鏈這個技術是可以做到幫你追溯,但是如果在上鏈之前就產生了一個行為的不確定,因而導致了風險,我們如何真正地達成他真的是被證實出來是有效的或者真實的?所以這兩方面也是我們在公益捐贈方面的一些思考。
我們在區塊鏈上找到了一個創新的點。我們先看現在的尋人模式,這是現在騰訊的手機管家、微信小程序和404頁面上都可以看到的。它展示出來的前臺的底層就是用騰訊區塊鏈做的最有效的底層數據同步,我們可以看一下,這里畢竟是信息技術的一個公益聯盟,所以我們也把技術展現一下。簡單來說分為三個層次:信息錄入、信息共享和發布。信息錄入這里有一個有效性的問題,當時我們覺得在每一個節點,由公益組織共同確保上面的信息的真實有效性的情況下,我們把這個案件通過區塊鏈的底層TrustSQL進行實時的同步,每一個節點都能拉取到它的狀態,包括你的發布,狀態更新成為已找到等等,這些信息可以通過實時的秒級的同步,發布之后會把其它的各個節點的有效渠道甚至發布渠道錄入進來,這是當時的一個設想,也是我們1.0的設想。也就是說目前我們連接到的6個平臺,任何一個平臺進行了案件的發布或者更新案件的狀態,我們都可以實時通過公益尋人鏈同步到其它的平臺,包括鏈上所有的信息更新或者修改,都可以完全追溯是由哪一方來發布的,這是我們認為區塊鏈最基礎的特性能夠做到的。
其實我們也在討論,這個公益尋人鏈如果不是用區塊鏈,它如果用一個中間化的數據庫完全也可以做得到,包括案件的同步,包括狀態的同步。為什么我們要用區塊鏈來做這件事情?這里我再講一個必要性的問題。剛才王鑫也提到,在公益圈里面,大家都有自己的訴求,所以各個商業平臺、公益組織,他們的項目做出來之后,他們也會有自己的一些訴求,所以未必能夠做到一個完整的連通。我們在區塊鏈上面可以做到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尊重各方,而且我們開放出來,讓各方都一起參與進來,我們不是由誰來中心領導誰,也不是用誰來制定一個標準,必須其他方來服從。在區塊鏈上面可以做到這樣一個價值,就是我們是尊重各方的意愿來做的分享。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做到的就是高效尋人,通過各方求同存異,同就是我們對于尋人案件高效發布的這樣一個共同目標,存異就是各自的理念或者說對于案件甄選的標準不同,這個我們先存下來,最終我們做到高效尋人,這就是我們所希望達到的公益尋人鏈1.0能做到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探討一個新的可能性。這個標志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比特幣,之前比特幣炒得非常厲害,我們在思考比特幣為什么那么受歡迎的時候,我們看到它最初的性質,它只提了兩點,第一點是我希望用一個機制邀請大家來記帳,記帳就可以分布式,就可以不被抵賴,不被篡改,無法刪除。我希望大家幫我記帳,我怎么調動大家記帳的積極性呢?因為我有一個獎勵機制,把比特幣分給來參與記帳的這些人,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比特幣的模型,我們認為它最好的點就在于,它有一個良性的激勵機制,促進了比特幣這條鏈能夠真正運作起來。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一件事情,基于這個激勵機制我們做了一個相應的嘗試,我們提出了公益尋人鏈2.0的概念。
也就是說我們嘗試把信用體系納入到公益鏈當中,激勵各個平臺去提升自己的公益服務水平。怎樣提升呢?你們去甄選案件的時候,每一個公益平臺都應該去驗證這個案件的有效性和真實性,我們在上鏈之前先假設所有的案件都是真實可信的,而且直接給予發布,這樣我們做到了黃金72小時之內能夠最大范圍的,而且最有效的把這個信息傳達出去。但是每一個在案件平臺上的這些公益機構都可以監控這個案件的有效性,假設一旦發生有用戶或者說是這個案件無效或者是懷疑無效的,我們會通知到每一個參與方,由多方一起投票,判定這個案件是不是無效的,如果判定了這個案件可能是屬于無效的,我們就會對發布方進行扣分懲罰。
這里又提到了一個點,我們說到我們不希望是中心化的,我們希望是大家來共建的,那由誰來對發布方進行扣分懲罰呢?這就用到區塊鏈的另外一個應用叫做智能合約,我們設定這樣一個機制之后,通過智能合約判定多方投票是無效案件,我們就由這個智能合約直接做扣分懲罰,如果多次發布無效案件,這個組織的公益服務是要降低的,我們會降低或者剔除他的直接發布權限,但是保留他的查看權限。這樣我們就制定了一個非常簡單的信用機制,在這個信用機制之下,我們希望每一個公益平臺能夠做到自治,同時能夠做到共建,這就是我們基于區塊鏈和基于比特幣的一些創新性的小的思考。
最后也發出一個小小的心愿,我們邀請每一個公益平臺,如果他參與到這個尋人當中,我們都邀請您一起參與到我們這個高效、自治、共建的公益尋人鏈,這樣我們會解決剛才我們說的兩個痛點,第一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觸達到最有效的人,第二是能夠通過這樣的機制提升各自的公益服務能力和水平。
- 1. 主持人開場發言
- 2. 聯盟發起方代表、騰訊志愿者協會理事長梁舉致辭
- 3. 恩派高級業務經理王鑫先生致辭
- 4.1 嘉賓演講—WABC創始人苗世明先生
- 4.2 嘉賓演講—微軟中國公益事務總監王嶺女士
- 4.3 嘉賓演講—IBM中國的服務捐贈項目宋揚女士
- 4.4 嘉賓演講—鷹眼益云創始人萬濤先生
- 4.5 嘉賓演講—騰訊區塊鏈產品負責秦青先生
- 4.6 嘉賓演講—京東公益產品經理趙丹女士
- 4.7 嘉賓演講—奧北環保創始人汪劍超先生
- 4.8 嘉賓演講—ABC美好社會咨詢社深圳負責人曾立維先生
- 4.9 嘉賓演講—恩派公益咨詢事業群CIO陳颋賢先生
- 5. 開發論壇—騰訊區塊鏈負責人秦青先生
- 6. 圓桌會談—IT企業專業志愿者發展論壇&IT與公益對話
- 7. 問答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