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出處:http://dbarobin.com/2013/06/07/our-university-view/
> 作者:溫國兵
# 程序員的奮斗史(二十一)我們的大學觀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以前承諾過每周五發一篇《程序員的奮斗史》文章,現在借高考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或許你覺得《程序員的奮斗史》系列文章沒怎么涉及奮斗史,談一些精神層面上的我想也是自己的一點點進步吧。以后我會寫我的大學生活系列文章,算是對自己大學生活的謝幕留下點印記。
這篇文章說說我們的大學觀。
知乎上有個問題,[讀普通大學是否絕大部分就意味著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人生?](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79275/)
> **讀普通大學是否絕大部分就意味著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人生?**
>
> 我真正想表達的:“名校”與“高薪”的相關度有多高?
> 高三的一名學生。成績一般 可能也就考一所一般的二本。我知道知乎上有不少高材生大哥大姐 我想問你們是否一所普通的大學大部分都意味著你以后就是很普通的工作薪水 就是那種餓不死但永遠都爬不上去那種?不用因為我是高中生就安慰我,你們盡情說些真實的殘酷的來吧。還有,也沒必要舉一些什么個例比如什么大專又怎樣拿高薪的,告訴我名校大部分意味著好的人生,普通的就永遠在掙扎線(這里的好就單純指普遍的好工作高新)。最后,如果各位大哥大姐覺得我這種想法不好也可以批評指正。
>
> **我的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79275/answer/16585096)
>
> 來說說我的一些看法吧。
> 1.以前看過一句話:“**其實文憑不過是一張火車票,清華的軟臥,本科的硬臥,專科的硬座,民辦的站票,成教的在廁所擠著。火車到站,都下車找工作,才發現老板并不太關心你是怎么來的,只關心你會干什么**”。等找工作時才知道文憑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一個敲門磚。企業看重的是你的能力;
> 2.不可否認好的大學對于自己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越好的大學,提供的平臺越好,接觸的人,了解的事,相比稍差的大學,那可是質的飛躍。學校的設施、資源、條件,那可以甩掉稍差的大學好幾條街。你接觸的某個人,所了解的某件事,聽到的某句話,可以影響你,甚至改變你。
> 3.馬太效應說到:強者越強,弱者越弱。起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發展的上限。但不可排除的是考取的大學是相當的好,但大學四年荒廢而去;
> 4.讀普通大學是否絕大部分就意味著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人生
> 5.現實確實是這樣。不光是讀普通大學,讀一流大學,以后很大程度上也是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人生。但普通的大學不乏大有作為的人才,當然這是鳳毛麟角,一流大學之所以有為之人多,那是因為優秀因子多,基數大,概率就高。如果沒有考取一流大學,也不用自暴自棄,大學,從奮斗的角度來說,在哪都一樣。
> 6.名校”與“高薪”的相關度有多高,只能說沒有必然關系。就像很多高薪之人不一定是名校,很多普通大學也有高薪一樣;
> 7.**環境固然重要,但關鍵在于自己。**
大學就是象牙塔,對我們總是充滿了無盡的誘惑。寬闊的運動場,碩大的圖書館,寂靜的銀杏林,自由的大學時間安排,各種協會俱樂部學生會……還有,邂逅的愛情。可是如此種種,都需要經過高考的洗禮。

在農村,能考上一所大學,特別是重本,是件很榮耀的事情。父母在談到自己的孩子在重點大學上學,別人都投來羨慕的眼光。考上了重本,考上了大學,就是“鐵飯碗”,榮華富貴,前途無量。對于農村里的貧窮孩子里來說,高考或許是唯一的走出山溝、接觸外面的精彩世界、過上高品質生活的唯一出路。我們生活的世界無法和城里的孩子相比,資源匱乏、信息閉塞、機會缺失,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慘淡”。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后有很好的發展。于是,初中、高中便成了我們最痛苦的回憶。各種補習班,來自父母、老師、親戚、升學、自身的壓力,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在高中,我們的壓力可以說是到達了頂峰。不過往往最痛苦的卻是最幸福的,時不時回憶起當初的種種,都會微笑著品嘗當初的美好。
可惜這時,老師、父母、孩子身邊的人給我們灌輸一種錯誤的思想:高中好好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學盡情地去享受。前半句無可厚非,但是后半句讓多少孩子在大學墮落,在最需要學習的時候放棄了,在最適合學習的時候放縱了,在最美好的年華里迷失了。我想說的是,大學不是終點,只是另一個開始。誠然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那些初中、高中、大學就肄業的同學有一部分還不是照樣活得很精彩?誠然大學最努力、成績最好的以后對這個社會的貢獻和自身取得的成就并不見得比那些上課調皮搗蛋、掛科無數的同學大,但是至少不要在最需要學習的時候浪費了大好的青春。讀書無用論只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浮躁的人心得出的謬論罷了。本文不評論國家的教育制度,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向哲學家的思想一樣,無所謂對錯,各種說法那要看你怎么看待。
高中很累很苦這當然知道,但是上了大學就應該放縱嗎?現在說起大學生會覺得很平常,甚至談及研究生也像是菜市場的白菜般。很多人都覺得讀個大學還不如那些高中沒畢業、初中沒畢業就出來打拼的孩子。可有多少人曾想過其中的原因?現在中國的大學成了一個怪圈,甚至有這種說法:大學是培養失業“人才”的機器,每年畢業季也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真正花時間學習的人少之又少,大學幾年玩混過去,沒學到真才實學,沒有企業需要的真正本領和實踐能力,怎樣在找工作時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很多大學生出于就業的壓力,選擇考研。但我想說的是,很大一部分考研又何嘗不是抱著高中考大學的心理?
《三傻大鬧寶萊塢》講述的是講述了三位主人翁法蘭、拉杜與蘭喬的故事,他們是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三人共居一室并結為好友。在以嚴格著稱的學院里,蘭徹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學生,他不死記硬背,甚至還公然頂撞校長“病毒”,質疑他的教學方法的故事。看完后最大的觸動就是:只要你喜歡做什么,那就隨著你的心吧,只有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上才能達到成就和幸福感的高度協同。做什么之前,問自己:你快樂嗎?做任何之前,問一句:這值得嗎?
**大學只是一個開始,學業如是,人生亦如此。**
- (一)淺談幾種主要編程語言
- (二)今天你跑步了嗎
- (三)談時間
- (四)興趣是第一驅動力
- (五)謙遜才是王道
- (六)我們是需要團隊合作精神的
- (七)溝通交流、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 (八)懶人造就方法
- (九)分享是種美德
- (十)談項目管理
- (十一)我們是群居動物
- (十二)談信念
- (十三)我為什么不考研
- (十四)談態度
- (十五)談性格
- (十六)談習慣
- (十七)父母
- (十八)人活著,只是一種態度
- (十九)因為愛情
- (二十)沉思錄(一)關于博客和思想
- (二十一)我們的大學觀
- (二十二)《中國合伙人》聯想錄
- (二十三)做自己 最真實
- (二十四)寫在大三結束之際
- (二十五)情緒與生活
- (二十六)迷失的朋友
- (二十七)談談英語學習
- (二十八)寒門再難出貴子?
- (二十九)分享我的時間管理-半小時管理法
- (三十)近期微信公眾平臺更新文章集錦
- (三十一)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一)
- (三十二)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二)
- (三十三)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三)
- (三十四)人在囧途之應聘篇(四)
- (三十五)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五)
- (三十六)人在囧途之應聘篇(六)第一季終結篇
- (三十七)大學斷代史(一)開篇
- (三十八)大學斷代史(二)我與數據庫的故事
- (三十九)大學斷代史(三)我和知乎邂逅
- (四十)大學斷代史(四)我與博客
- (四十一)大學斷代史(五)我的娛樂方式
- (四十二)大學斷代史(六)我與圖書館
- (四十三)大學斷代史(七)在實驗室的日子與我的學業
- (四十四)大學斷代史(八)大學的友誼
- (四十五)大學斷代史(九)獨自南下的歲月
- (四十六)大學斷代史(十)給學弟學妹們的忠告-終結篇
- (四十七)工作三個月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