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出處:http://dbarobin.com/2014/08/01/the-chapter-ten-of-my-university-periodic-history/
> 作者:溫國兵
# 程序員的奮斗史(四十六)大學斷代史(十)給學弟學妹們的忠告-終結篇
**目錄**
[TOC=2,2]
## 「寫在前面」
大學斷代史終于要完結了,就像一條再長的路總有終點一樣。該系列文章前前后后寫了一兩個月,也該收尾了,至于收尾的文章,想了想,決定寫寫自己對學弟學妹的忠告。本篇文章以話題的形式呈現。
## 「關于專業」
我相信大多數的讀者在高考填志愿都不知道軟件工程或者計算機專業是做啥的,稀里糊涂就踏上了這條IT不歸路。身處小鄉村,消息相對閉塞,能使用電腦都是奢侈的事情,這就是當初我高考后的境況,相信現在有很大的改變。如果你對IT行業抱有一番熱情,恭喜你,選對了好專業,好好學,今后的路錯不了。如果你對現在的專業不那么喜歡,提不起興趣,不要緊,在保證學業的前提下,在大學中考慮好未來的出路,盡快找準自己的方向,并為之奮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有勤勞的雙手,不至于不能生活下去。大學很可能會迷茫,不知今后的路,我的看法是多嘗試做不同的事情,然后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個人認為興趣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你還在填報志愿,那請你不要太多顧忌這個專業是冷門還是熱門,而應該分析下這個專業和自己的契合度,未來是否能在自己選擇的專業上有所作為。冷門和熱門知識相對概念,沒有什么會一直火下去,也沒有什么會一直沉寂。
## 「關于學業和獎學金」
我始終抱著這樣的信念:一個連自己學業都不顧,去深入技術或者做其他事情的人是不明智的。深入技術可能會成為某項技術上的偏才,會被一些大企業看重,但不可否認,當今對學位的重視程度還是挺高的。在保證自己學業的最低要求基礎上,再專攻某項技術,成為某項技術的大牛,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到時找工作不是難事。如果能在追求技術的同時,把學業搞好,掙一點獎學金,一來緩解下父母的壓力,二來用多余的錢做一些其他事情,那還是很不錯的。當然,一味的追求獎學金大可不必,大學的課程不是那么困難,如果要想學點東西,平時上課認真些,并且課下深入。如果要想過這門課程,考前的突擊綽綽有余。任何事情,太貪戀必將誤入歧途,學會滿足是很好的人生哲學。不強求,盡人事,知天命。
## 「關于考研」
眾所周知,考研是把雙刃劍。別人的所作所為會成影響自己的決策,有些影響是好的,但事實證明,絕大多數的影響都是壞的。別人適合的,不一定適合于你。對于最終是否考研,要清楚的分析自己的需求,想清楚自己是否走考研這條路,切不可盲目跟風。
## 「關于技術」
誠然,我不是什么技術大牛,我只是很早就確定了方向,并一直在這條路上奮斗著。凡事貴在堅持和積累,技術也是如此。相信很多計算機類的學生都會很迷茫,不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有這種考慮說明大學生活是不充實的,當你去做,多接觸一些技術上的東西,相信在做的過程中就會慢慢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技術的積累也非一日之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技術的積累有一點很重要,那就要把地基打牢。要想地基打牢,就需要閱讀和理解核心的計算機技術書籍, 比如操作系統原理、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原理、編譯技術、計算機網絡等等,只有把這些掌握好了,才可能把其他的東西理解透徹。計算機的東西都是融會貫通的,只有把最核心的弄懂,才能舉一反三,理解其他的。編程語言如此,很多技術也是。學習技術的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反復的理解和操練是必不可少的。此時就要考慮形成自己的知識庫,可以采用知識管理工具或者寫博客。寫博客不僅不僅可以加深自己對技術的理解,更能不斷地促進自己自學,還能給自己加分,認識志同道合之友人。除此之外,還要保持對技術的敏感性,時刻關注技術的動態。
## 「關于技術之外的自我提升」
在保證學業和技術的前提下,一個人總要提升自己。比如踏著鳥鳴的清晨早起讀英語或者學習一門小眾的外語,比如拿著喜愛的吉他,在莽莽的草坪上席地而坐,彈奏一曲,比如泡圖書館沉浸在書的海洋,比如看看心理學、經濟學或者文學方面的書,比如到安靜的地方抄抄經書,比如寫點東西,比如做點公益活動,比如幫助他人……人活著總要有一些精神追求,做一個無趣的人多沒意思。
## 「關于奮斗」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高中老師、家長的錯誤引導,讓一部分大學生變得墮落。大學只是開始,并不是終點。誠然,大學是最應該學習知識的時候,一是正直青春年華,各方面都有利學習;二是畢業形勢嚴峻,沒有真才實學很難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對于剛踏入象牙塔的學弟學妹,早日找到自己的方向是重中之重。每天給自己一個詳細的安排,爭取每日過得充實,長期的堅持定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羅胖說他最想回到的時刻就是大學軍訓的第一天,如果能把大學四年經歷過的植入那時的大腦,再過四年,想必又是另一番境地。
## 「關于生活習慣與身體健康」
在大學里,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吸煙,盡量不熬夜,早睡早起,多運動,多鍛煉身體,飲食清淡,不喝冷飲……養成一些老生常談的生活習慣,會讓你的學習更高效。對于IT從業者而言,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可不要因為大學的放縱讓自己的身體變得很糟糕。路還很長,生活還很美好。
## 「關于游戲」
游戲與我而言,恍若空氣;游戲對某些人而言,仿若生命。身邊不乏深度游戲玩家,每日就是無止境的游戲,到底是游戲玩他,還是他玩游戲,已經傻傻分不清楚。過著黑夜顛倒的生活,啃著難吃的面包,嚼著方便面,不關心游戲之外的任何事,這就是部分大學生的糜爛生活。當然,其中的他們現在還是這樣,畢業證學位證遙遙無期。我在想他對得起自己的父母,又對得起自己嗎?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不好好利用,反而過度的放縱自己,很不明智。他們歸根結底無非是惰性,不能管好自己。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逃避,在虛擬世界中更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這里奉勸學弟學妹們,不要讓游戲毀了你,即使玩游戲也要有分寸,不能過度的放縱自己,游戲之外的真實世界非常得精彩!
## 「關于友情」
大學結實的好友在今后的日子里會給你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所以在大學里為人真誠,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并好好維護這份友誼。知己不在多,找到那些真正在意你的,和你在意的,對于其他人,只不過是過眼云煙罷了,無需太多關注。上大學時,我想的是能和每一個人成為好朋友,大學上完后,才知道那是不現實的,你不是錢,怎么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你。只要維護著那些核心有價值的友誼就可以。另外,有異性好友最好不過。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交友要慎重。一般看你身邊有哪些朋友,就知道你是什么樣的人,也即是你所交的朋友可以折射出你自己。
## 「關于愛情」
愛情,我是相信緣分的。愛情,不必強求。上大學以來,我追過3個女生,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我不止一次的告訴自己:不要緊的,緣分沒到罷了。對學弟而言,如果有條件,可以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在敢愛敢恨的年齡擁有美好的經歷,至于結果怎么樣,很多時候不是那么重要。如果沒有條件,你喜歡的女生不喜歡你,也不要緊,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對于學妹,戀愛并不是你的全部,知道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不要放縱自己,不然以后會后悔莫及。有種情侶很值得我羨慕,在安靜的圖書館,相對而坐,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時不時抬起頭看著對方,傻傻的微笑,然后埋下頭繼續忙碌。「注:以下配圖來自同學阿華,在此感謝!」

## 「關于兼職」
對一個大學生來說,有機會體驗社會是值得提倡的。但我對兼職印象可不是那么好,大多數的同學做兼職,要么發傳單,要么做家教,要么做苦力,投入和收獲不成比例。大學正是積蓄知識的階段,萬不可用這些寶貴時間做一些不能提升自己的事情。我的建議是,如果非要做兼職,那就做跟專業相關的,比如在實驗室做項目掙點生活費,自己接項目和同學一起合作完成等等。如果沒有機會做兼職,那就多去圖書館看看書吧,努力充實自己。
## 「其他」
上了大學可不能忘了父母,平時和父母多聯系,談談心里話,匯報下最近的學習和生活,關心下他們的身體和工作。仔細算下,我們和父母說話的次數,相處的時間其實并不是很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等到失去時才后悔莫及。父母需要的其實并不多,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簡短的祝福,一份用心的禮物,就夠他們高興很久。
大學是一個考驗自我毅力的一個階段,學習的主動性完全在于自己。你能怎樣管住自己,你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大學已不再像是高中那樣,有老師同學監督你,有明確的目標,大學需要你去自我摸索,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你有什么樣的大學經歷,對你的三觀很大的影響。多讀書,多和別人交流觀點,凡事思考是否合理,別人說的話想想為什么要這樣說,不可全信。一個有自己思想,不盲目跟風和聽從的人,才能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幸福。
還要一點就是關于執行力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拖延癥,只是程度不同。有什么小事情立馬去做,有什么大事情在思考之后盡快去做。我們不能擺脫拖延癥,但可以克服自己的惰性,提高自己的執行力,盡可能地不落下事情。
還有就是關于找工作的,如果有很多校招,一定要把握好,校招絕對是進入好公司最好的途徑。等你畢業后再去找工作的話,說實話,太遲了,很多你心儀的崗位都已被別人攬入懷中。
## 「寫在后面」
這個系列啰嗦的扯了很久,從我與數據庫的故事,到知乎、博客、娛樂方式、圖書館,再到實驗室的日子、學業、南下的歲月,洋洋灑灑2萬多字,基本上把我最真實的大學生活展現給讀者。回想起這段大學生活,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眷戀。但過去終將過去,未來還在前方,還需繼續努力。其中提到的林林總總之事,以饗讀者。
**這不是終點,只是另一個起點。**
謹以此系列文章祭奠逝去的大學生活!
The End.
大學斷代史系列文章迷你電子書現已上線,下載地址:[](http://vdisk.weibo.com/s/axqD_CoYqJkIn)。請笑納。
- (一)淺談幾種主要編程語言
- (二)今天你跑步了嗎
- (三)談時間
- (四)興趣是第一驅動力
- (五)謙遜才是王道
- (六)我們是需要團隊合作精神的
- (七)溝通交流、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 (八)懶人造就方法
- (九)分享是種美德
- (十)談項目管理
- (十一)我們是群居動物
- (十二)談信念
- (十三)我為什么不考研
- (十四)談態度
- (十五)談性格
- (十六)談習慣
- (十七)父母
- (十八)人活著,只是一種態度
- (十九)因為愛情
- (二十)沉思錄(一)關于博客和思想
- (二十一)我們的大學觀
- (二十二)《中國合伙人》聯想錄
- (二十三)做自己 最真實
- (二十四)寫在大三結束之際
- (二十五)情緒與生活
- (二十六)迷失的朋友
- (二十七)談談英語學習
- (二十八)寒門再難出貴子?
- (二十九)分享我的時間管理-半小時管理法
- (三十)近期微信公眾平臺更新文章集錦
- (三十一)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一)
- (三十二)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二)
- (三十三)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三)
- (三十四)人在囧途之應聘篇(四)
- (三十五)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五)
- (三十六)人在囧途之應聘篇(六)第一季終結篇
- (三十七)大學斷代史(一)開篇
- (三十八)大學斷代史(二)我與數據庫的故事
- (三十九)大學斷代史(三)我和知乎邂逅
- (四十)大學斷代史(四)我與博客
- (四十一)大學斷代史(五)我的娛樂方式
- (四十二)大學斷代史(六)我與圖書館
- (四十三)大學斷代史(七)在實驗室的日子與我的學業
- (四十四)大學斷代史(八)大學的友誼
- (四十五)大學斷代史(九)獨自南下的歲月
- (四十六)大學斷代史(十)給學弟學妹們的忠告-終結篇
- (四十七)工作三個月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