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出處:http://dbarobin.com/2013/07/05/writting-on-the-end-of-junior/
> 作者:溫國兵
# 程序員的奮斗史(二十四)寫在大三結束之際
>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
>
> ????????????????????????????????????????????????????????——摘自《看見》 柴靜
>
> ????????????????????????????????????????????????????????——同名書籍 徐泓
從上周周五到這周周五,仿佛是從人間到了“天堂”。
大三一整年被課程和項目充斥著,仿佛在泥濘的窄路上折騰著,這條路如此曲折,讓人看不到晨曦。上課坐在后面,左耳進老師的講授,右耳充斥著各種雜音;做課程設計,一個人,靜靜地,左手敲打的是堅定,右手反彈的是思考。就這樣,走完了一整年。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這樣的生活:和哲人交流、與技術溝通、跟自己賽跑。這樣的生活如此真實、充實,不需要什么來裝飾,也不需要什么來打擾。苦過、累過,這,是人間。
最后一門考試是在7月2號,考完的瞬間,頓悟我的大學讀書生涯已經劃上了一個句號。同學們都在發表感慨,這蛋疼的大學生活終于結束了,這坑爹的學校終于要和我訣別了。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祭奠這收尾的大學生活,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慶祝這期盼已久的“凱旋”。這,是“天堂”。而我,卻在思考著未來何去何從。

考完后的第二天,騎自行車出去逛蕩。出去才知道在學校是多么的美好,有清新的空氣和優雅的環境,永遠如此青春的笑臉,總是如此純真的人心。成都的交通依然如此得糟糕,空氣依然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味道,人們總是不按交通法規行駛,人們總是因為因為一點點小事大動干戈,總是因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做出種種,總是對該做出善舉的事情無動于衷。頓時,覺得這個世界還是有太多的不和諧。靜下心來看待這個世界,覺察世界的點點滴滴,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原來,我們的世界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樣。騎行到達川大,又讓我的內心為之一振。寬廣的校園以至于分不清馬路是校內還是校外,一望無垠的綠色讓我的眼睛充分享受這份美意,波瀾不驚的湖水讓人停下腳步靜聽這學校流淌著的氣息,別致大氣的建筑吸引著每個人的目光,最為感嘆的是,每個人都露出自信的笑容,樸素的穿著折射出的是那份從容、淡定和不屈,每個人都充滿朝氣地為著自己心里的目標大步向前。此刻,只為你駐留。站在湖水旁,靜靜地冥想,是環境造就人才,還是人才賦予環境不一樣的色彩。
一個人閑下來的時候會想辦法打發時間,我也不例外。看著曾經寫下的計劃,哪些實現了,哪些還在路上,哪些不切實際。翻看著曾經記錄的生活點滴,原來,每個人都在變化著。整理著資料,同時也在整理著自己的心情。我是一個感性的人,雖然在面具的掩飾下我總顯得那么理智,但會因為一點點記憶而回憶以前的種種。翻看以前寫的文章,嘴角不禁露出傻傻的笑容,看著一路走來的足跡,原來,人總是會慢慢長大,慢慢成熟。曾經稚嫩的文字,折射出的是稚嫩的我;如今,略顯張力的文字,蘊含著我的每一步掙扎。
今天出去有點事,剛好路過新華書店,愛讀書的我很自然地進去了。安靜的環境仿佛世外桃源。書店里擠滿了人,或手捧心書席地而坐,或隨手翻閱駐足欣賞,或手提書箱擁抱財富,人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沉浸在書的海洋,時不時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時不時額頭緊皺,思考,學習,求知,對知識最原始的渴望、對自身思想的升華讓這些過客聚集在這一小塊地方,互不打擾,卻如此的恬靜。翻看很多書籍:周國平的《人生哲思錄》、《安靜》、《善良豐富高貴》、《文化品格》、《人與永恒》、《愛與孤獨》、《寶貝寶貝》、《風中的紙屑》、《何來何往平凡生活的心靈書》、《妞妞》……每本書都給人寧靜,讀周國平的文字真得能沉下心來,字字珠璣,句句箴言;韓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講述自己對生活的思考;白巖松《幸福了嗎》讓我看到不一樣的人生視角;柴靜的《看見》讓我明白一個新聞人十年的成長歷程是多么的不易;季羨林的《百歲人生筆記壹 貳 叁》讓我沉悟季老沉重而光輝的一生。我相信一個人要多讀書,才能寫出高質量的文章來。輸入、處理、輸出,不僅是計算機適用,人亦如此。我更相信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會與眾不同。
最近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點點情感波折,讓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All pays deserve gains, maybe not. You will get whatever you want,maybe wrong. You will change something cannot be changed, maybe ridiculous. The only thing I can do is: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文末,大三是一個終點,同時又是另一個起點。**“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懷著最初的夢想,穩穩地、慢慢地走好每一步。
- (一)淺談幾種主要編程語言
- (二)今天你跑步了嗎
- (三)談時間
- (四)興趣是第一驅動力
- (五)謙遜才是王道
- (六)我們是需要團隊合作精神的
- (七)溝通交流、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 (八)懶人造就方法
- (九)分享是種美德
- (十)談項目管理
- (十一)我們是群居動物
- (十二)談信念
- (十三)我為什么不考研
- (十四)談態度
- (十五)談性格
- (十六)談習慣
- (十七)父母
- (十八)人活著,只是一種態度
- (十九)因為愛情
- (二十)沉思錄(一)關于博客和思想
- (二十一)我們的大學觀
- (二十二)《中國合伙人》聯想錄
- (二十三)做自己 最真實
- (二十四)寫在大三結束之際
- (二十五)情緒與生活
- (二十六)迷失的朋友
- (二十七)談談英語學習
- (二十八)寒門再難出貴子?
- (二十九)分享我的時間管理-半小時管理法
- (三十)近期微信公眾平臺更新文章集錦
- (三十一)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一)
- (三十二)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二)
- (三十三)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三)
- (三十四)人在囧途之應聘篇(四)
- (三十五)人在囧途之應聘篇(五)
- (三十六)人在囧途之應聘篇(六)第一季終結篇
- (三十七)大學斷代史(一)開篇
- (三十八)大學斷代史(二)我與數據庫的故事
- (三十九)大學斷代史(三)我和知乎邂逅
- (四十)大學斷代史(四)我與博客
- (四十一)大學斷代史(五)我的娛樂方式
- (四十二)大學斷代史(六)我與圖書館
- (四十三)大學斷代史(七)在實驗室的日子與我的學業
- (四十四)大學斷代史(八)大學的友誼
- (四十五)大學斷代史(九)獨自南下的歲月
- (四十六)大學斷代史(十)給學弟學妹們的忠告-終結篇
- (四十七)工作三個月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