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
1. 如果你仔細地思考過一件事情,你就有可能再度想起它,所以它應該?被存儲。因此你的記憶不是你想要記住或你嘗試記住的事情,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情
2. 知識是怎么成為記憶的

要想學到知識(也就是進入長期記憶),它必須在工作記 憶中稍作停留一一學生必須注意到它。此外,學生思考的方式徹底決定了長期記憶的內容。
## 好老師的共性
1. 讓知識點切合學生的興趣沒有用
一個反面的例子:
> 如果一個數學教師要教我16歲的女兒代數該怎么做?用手機套餐的收費標準為例合適嗎?我才說過一件事有不同方面的意義,如果教師用手機套餐來做數學題的例子,是不是我女兒有可能會聯想到手機而不是問題本身呢?想到手機,她就有可能想到之前收到的那條短信,就有可能想到該給自己換個頭像了,甚至有可能想到她鼻子上新長的那顆青春痘。
2. 學生評價好老師的共性
擁有和善的性格和有條理的教學內容
## 故事的作用
1. 故事的4C原則
因果關系(causality)、沖突(conflict)、多樣性(complications)、角色(character)
2. 故事的好處
1. 故事建立在眾人皆知的結構上,從而容易理解角色采取的行動。
2. 故事是有趣的
3. 故事容易記憶
## 故事在教學中的應用

希望學生學習的內容說白了就是問題的 答案。答案本身沒什么意思。你要是知道問題,答案就變得有點意思了。所以把問題說清楚很重要。但是有時候,我們作為教師太急于給出答案,而忽略了解釋清楚問題和研究問題的重要性。
## 讓學生的思考有意義
## 對我們的啟示
1. 從學生會思考什么的角度重新審視教學內容
2. 慎用強奪注意力
先講原理,然后講案例
3. 謹慎的使用探索性學習
學生思考的事情不容易預測,如果放任他們自主學習,他們?可能會花時間在對大腦沒好處的方向上。如果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那么?學生也會記得不正確的“發現”。
探索性學習比較好的例子:
>最好的例子是孩子學習使用電腦,不管是學習操作系統、復雜的游?戲還是網絡應用,孩子都表現出很強的獨創性和膽識。他們不害怕嘗試新事物,也不在乎失敗。他們通過探索來學習。要注意的是,電腦程序能夠即時顯示錯誤,這一快速反饋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其他環境不如它反應快,想象一個學生在生物實驗課上自己解剖青蛙)
4. 讓學生帶著思考寫作業
5. 圍繞沖突準備知識內容
- 空白目錄
- 8.21 做自媒體我學到了什么
- scratch技巧分享系列-調試技巧
- 8.23 論scratch的缺陷
- 9.4 孩子為什么要學編程
- 9.4 好榜樣
- 9.12 python a-z
- 開發網頁很難嗎?
- 9.14 用python識別微表情
- 9.14 todo,給孩子搭建一個自己的網站吧
- 9.16 scratch模擬臺風
- 9.17 python好文分享-列表詳解
- 9.17 臺風怎么形成的,阿達老師做給你
- 9.18 阿達老師科學課-什么是生物
- 9.18 進位加法怎么做?阿達老師用Scratch教給你
- 9.19 樹葉為什么會變黃?和阿達老師一起看下
- 9.19 用Scratch做100以內的減法
- 9.19 小草和山羊的斗智斗勇
- 9.19習大大主持開幕的人工智能大會講了啥
- 9.24 中秋節的月亮為什么那么圓
- 9.27 編程還可以寫歌?你沒看錯
- 10.10
- 10.11 用編程玩物理-什么是引力
- 10.16 jupyter使用
- 10.17 什么是火
- 1024 長度換算
- 你會疊飛機嗎
- 和孩子們一起做繪本-沙漠版小紅帽
- 一分鐘學編程系列-下雪啦
- 一分鐘學編程系列-光合作用
- 一分鐘學編程系列-掛滿禮物的圣誕樹
- 一分鐘學編程系列-太陽系里的星球(一)
- 一分鐘學編程系列-太陽系里的星球(二)
- 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二)-事實性知識的重要性
- 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三)-為什么學生能記住電視里的所有細節, 卻記不住我們告訴他的任何知識?
- 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四)- 抽象概念為什么這么難
- 一分鐘學編程計劃-圣誕節的禮物派對
- 一分鐘學編程系列-火星營救(一)
- 為什么孩子不喜歡上學(五)- 題海戰術有用嗎
- 為什么孩子不喜歡上學(六)- 思考的秘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