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哲理故事與管理之道-系列文章是從本人?? Iteye博客中移植過來.后續會直接在此更新 ? ??[http://jlins.iteye.com/](http://jlins.iteye.com/category/202600)
**故事 和尚挑水**
????????? 有兩個和尚住在隔壁,所謂隔壁就是隔壁那座山,他們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里。這兩座山之間有一條溪,于是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么變成為了好朋友。?
???????? 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哪知道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終于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么忙。”?
????????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了左邊這座山的廟,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 左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于是他帶著右邊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后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后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于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 原來的批注是:我們在公司領的薪水再多,那都是挑水。而把握下班后的時間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未來當年紀大了,體力拚不過年輕人了,還是有水喝,而且喝得很悠閑。?
**理解和感悟:**
????????? 這個故事是我看哲理故事里面最有感觸的一個,如果有一天我們離開了這個公司,我會是什么樣子的,會不會穩定,如果哪一天我離開了軟件行業那我該是什么樣子的?會不會流落街頭.?
???????? 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這個人人一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是在于業余時間怎么渡過。時間是公平的,每人擁有的都一樣,唯一差別的就是手中的資源,但擁有資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資源的人才會成功。白天圖生存,晚上求發展,這是二十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
????????? 在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很多人都會碰到挑水與挖井的矛盾。職業生涯發展顧問樂富認為,即使在位的職業再熱門、薪水拿得再多、公司再有發展前景,這只能算是“挑水”;在完成當前工作任務的同時,還能為下一個職業高度充電、積累經驗,則是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將來不但有水喝,而且還會喝得很悠閑。 誰成了“沒水挑”的和尚??????
**你在河邊挖井嗎?(轉)**?
????????? 我們常常見到周圍這樣一些例子:某人在單位只是個小角色,但是勤于鉆研,研究出和公司產品相關連的上下游配套產品,不但使得單位的產品賣得更好,而且這個產品也使得公司投資上馬新的項目,而他被任命為該項目的負責人并擁有股份,從默默無聞的小角色成為舉重輕重的人物,一鳴驚人。?
???????? 是的,也許你公司現在就有這樣的人。他們善于運用自己的專長和優勢,而同時利用公司給到的條件和平臺,珍惜平時的點滴時間,和左山的和尚一樣,在“挑水”的同時,為自己挖了一口井。?
???????? 而且,他是在河邊挖井!?
???????? 是的,公司就是一條河,你在這條河上挑水,而你懂得在河邊挖井,便是最佳的挖井“厚黑學”!因為你是在用別人的條件,別人的環境,別人的給你的機會挖自己未來的井,自己的風險很少!?
???????? 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些聰明的挖井人,他們在河邊挖了一口又大又深的井,當市場的氣候不好時,原來的河甚至干涸了,而他們還有很多水喝。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游戲規則。在河邊挖井,請注意幾個原則:**?
???????? 1、首先要爭取在挑水中做“大力水手”,多下河,多挑水,搶挑水,筑堤修壩,放船撒網,這樣才能積累挖井的本領,獲得在河邊挖井的更多機會。?
???????? 2、善于運用自己的專長和優勢,善于發現“河”的不足,完善它。而同時利用“河”給到的條件和平臺,珍惜平時的點滴時間。?
???????? 3、決不要做放水決堤的事情,除非那條河的行為傷天害理。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無論如何是河給你機會和條件,即使它將來自己干涸了,你也不要去嘲笑它。
[哲理故事與管理之道(8)-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
](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details/7275320)[哲理故事與管理之道(7)-不可獎勵員工錯誤的行為
](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details/7266950)[哲理故事與管理之道(6)-看學歷更要看能力
](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details/7266936)[哲理故事與管理之道(5)-授權與控制的管理技巧
](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details/7261882)[哲理故事與管理之道(4)-善用員工的優點
](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details/7261871)[](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details/7261853)[哲理故事與管理之道(3)-不要吝惜贊美
](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details/7261853)[哲理故事與管理之道(2)-留個缺口給下屬
](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details/7261814)[哲理故事與管理之道(1)-溝通從傾聽開始](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details/7261748)
<哲理故事與管理之道> by dyllove98
@[http://jlins.iteye.com/](http://jlins.iteye.com/category/202600)???????????????
@[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category/1078476](http://blog.csdn.net/dyllove98/article/category/1078476)
關注@[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yllove98)
關注@[我的騰訊微博](http://t.qq.com/dyllove98)
- 前言
- (1)-溝通從傾聽開始
- (2)-留個缺口給下屬
- (3)-不要吝惜贊美
- (4)-善用員工的優點
- (5)-授權與控制的管理技巧
- (6)-看學歷更要看能力
- (7)-不可獎勵員工錯誤的行為
- (8)-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
- (9)-善用員工的缺陷
- (10)-你還在崇拜交付速度嗎?
- (11)-讓自己成為領袖和榜樣
- (12)-讓員工隨時看到工作成果
- (13)-滿足下屬不同的需求
- (14)-如何留住員工
- (15)-管理者眼中的能力和待遇
- (16)-目標明確才有足夠的信心
- (17)-將目標進行細化
- (18)-跳起來夠得著的目標才算完美
- (19)-合理施壓激發下屬的工作動力
- (20)-用危機激勵下屬
- (21)-用情感激勵下屬
- (22)-用競爭激勵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