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試用期結束后,我順利轉正。
之前面試時我跟曾經理談好的轉正后的工資比試用期高一千塊錢,但是由于此前不久老總從外面請來了一位副總,這位副總新官上任,在我轉正后的工資上給我壓低了五百塊錢,他的說法就是,公司剛剛成立,還沒盈利,需要盡量節約成本,所以暫時降低了我轉正后的工資,但等公司的運作走上正軌后,他一定會將我的工資調上去的,并希望我可以理解。
這事讓我心里覺得很不爽,但我表面還是接受了。私下里曾經理跟我說,這事他也沒辦法,因為現在是副總說了算。曾經理說的應該是事實,因為老總把這位副總請了回來,一開始肯定是會給他一定的權力的,自然這也包括讓曾經理聽命于他的權力。
后來我總結出,其實在面試時我跟曾經理所談的工資就已經偏低了,試用期為三個月也偏長了,而且這時候對于轉正后的工資被壓低之事,我也不應該接受,而應該堅決提出反對,因為在工資待遇的問題上,你讓步了,就是讓步了,公司是不會過后給你補償的,所以吃虧的還是自己。但是我在后來兩份工作的面試中還是一再犯這樣的錯誤,這樣的錯誤從經濟收入上來說其實是很致命的。
也許是因為我剛到廣州不久,想尋求穩定,也許是因為我對自己的技術水平還不夠信心,不敢隨便跳槽,所以我還是接受了這樣的事實,先了留下來。讓我覺得公司做得還不錯的一點就是,公司按員工工資的全額標準買了社保。
副總姓梁,所以就被稱為梁總。梁總50歲左右,自己在外面搞了一個小公司,也是做旅游和票務業務的,聽說他也曾是老總原先所在那家大型旅行社的員工,而且還是老總的上司,由于此時公司剛成立不久,還有很多地方沒走上正軌,所以老總便把他請過來出謀獻策,幫忙管理公司。
雖然梁總已五十有余,但似乎仍寶刀未老,他到來后,先后跟各部門的經理和員工一一談話,了解情況,同時也給各人講形勢,談發展,給各人鼓勵和信心,大有大刀闊斧地大干一場之勢。作為負責公司電子商務平臺網站開發工作的技術部,自然成了梁總關注的主要對象之一。梁總在了解了我們四人的情況及聽取了曾經理的匯報后,對我們四人的工作安排也作了一些調整,他比曾經理的要求更嚴格了。原來是由曾經理直接給我們各人分配開發任務的,此時則需要經梁總提出意見后,曾經理才給我們分配開發任務。
一個下午梁總抽出時間給我們技術部的人“講課”,以讓我們這些“IT技術人員”也可以多了解一些商業上的信息,拓展我們的思維,以利于我們進行程序開發。梁總不但跟我們講IT技術人員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還講7天連鎖酒店的經營模式,講阿里巴巴老總馬云的經營之道,講巨人集團老總史玉柱的傳奇商業人生,講他自己年輕時當導游的經歷,等等,讓我們聽著如醍醐灌頂,聽后卻云里霧里,套用那句話的說法就是,聽的時候千條路,要寫代碼的時候還是只有一條路。
梁總不但給我們“講課”,還在努力營造輕松的公司文化氛圍,而且他在了解到我曾在北京工作過的經歷后,似乎還是很看好我,讓我好好干。所以盡管之前他壓低了我轉正后的工資,但此時他的這些做法,還是使得我對他印象不錯,也許我是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了,“好了傷疤而忘了痛”。
工作同樣忙碌著,同樣是平時正常下班后要繼續留下來義務加班,以及周六或周日回來公司無償加班。三個月試用期的一鼓作氣后,我已有點松懈下來了,但是我還是不得不強迫自己要好好干,因為只要我稍微偷一下懶,開發任務就不可能按時完成,那我就無法向曾經理交差。
此時部門里已招來了一位女同事圓,她是負責編寫技術文檔的,準確地說其實是編寫公司網站的使用和操作手冊的,真正涉及開發上的技術文檔并不需要她來寫。圓比我大好幾歲,已婚,人很隨和,也是湖南人,正是曾經理的熟人,所以曾經理把她招來了。雖然圓和我們在同一個部門,但她的工作情況跟我們四人還是很不一樣,她只需按部就班地寫手冊,并不需要參與網站開發上的事情,所以她不需要在下班后繼續留下來義務加班,也不需要周末回來公司加班。
不久后部門里又來了一個同事廷,他是廣州大學即將畢業的應屆生,學的也是計算機專業,他老爸跟老總的老爸是朋友,所以他是通過這層關系讓老總介紹進來的,此時他進來算是半實習半工作的狀態。但是廷的技術水平很差,對ASP.NET并沒有真正掌握起來,并不能參與實際的開發工作,所以曾經理便安排我來帶他,給他指點。
廷比我小四歲,大概四年前他正好上大學,而四年前我還沒有開始自學網站開發的相關技術,但四年后的此時我卻成了他的“老師”,遠遠地走在了他這個科班生的前面。從其他方面的能力來說他也許會好過我,但僅僅從ASP.NET編程方面的技能來說,他及不上我。我心里并沒有貶低廷的意思,我只是在感嘆,如果當初上學時我所學的就是計算機專業,那么此時我應該會走得更遠。
我看得出來廷其實并不是真正想做這份工作,而只是想暫時混著,以作為過渡,當他找到更好的工作后就會馬上走人,所以他都是一到下班時間就馬上閃人,并不會像我們一樣繼續留下來義務加班。從某方面來說,這樣做其實是好的,為什么要繼續留下來義務加班呢?
終于有一天我見到了曾經理的女朋友,她在我們臨下班的時候過來找曾經理。曾經理的女朋友果然是個美女,天生麗質,和曾經理一樣,是湖南人,有著湖南MM的優美氣質。曾經理和他女朋友,雖然說不上是“野獸”配美女,但也是不折不扣的“青蛙”配美女了。不過有時候“青蛙”配美女也是一種絕配。誰說不是呢?如此看來,曾經理的泡妞經驗并不是吹出來的,而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美女基本上不會“傍”上程序員,但曾經理卻是個特例。
每天上班都一直對著電腦不停地敲代碼,這使我覺得這種工作狀態越來越枯燥煩悶。看著產品開發部和市場部的同事每天“風里來、雨里去”,風風火火地去談業務或去跑業務,我心中不免生出幾分向往來。曾幾何時我不是也正像他們那樣嗎?雖然前面會挫折不斷,但卻沖勁十足,在外面的廣闊天空下縱橫馳騁。而此時,我卻只能坐在電腦前,幾乎只與電腦打交道,很少需要與其他人溝通和交流,只需埋頭敲代碼。我心里很清楚,我對程序開發的厭倦情緒又出來了。
盡管我不斷強迫自己保持積極的狀態,但我仍然覺得無法及得上永和浩兩人。永比我小四歲,浩比我小五歲,正是對程序開發處于最感興趣、最有動力和最有干勁的時候,即使四五年后他們跟我此時一樣對程序開發產生了厭倦情緒,但他們此時的激情和干勁足可以超過我。想想我從開始自學網站開發技術到離開北京那家票務公司的兩年多的時間里,我都是同樣很有激情、很有干勁的,那程度比起此時的永和浩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恰好是那兩年多的時間里我的激情和精力被透支了,所以此時我開始進入了厭倦期。這正應了那句話:“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比我小一歲的劍,情況和我差不多,明顯也缺少像永和浩那樣的干勁,通常到了下班時間后他就沒有動力了,勉強留到7點多就想走人。晚上正式下班后去坐公交車的路上我和劍同路,當我們都有點疲憊地走著路時,有時就不免聊出了各自的心聲,互相感嘆敲代碼工作的不容易,大有惺惺相惜之意。
白天上班時,透過辦公室的玻璃窗向外望去,十幾層樓的高度,可以望到外面很遠很遠的地方,可以看到日升日落,陰天晴天;走到窗戶邊,向下望去,足可以將由環市東路區莊段周圍及與環市東路呈垂直狀的農林下路一帶所形成的大片廣州城區一覽無遺。就是這樣,坐在辦公室里,埋頭敲著代碼的時候,外面的景象也從白天變成了黑夜,白天車水馬龍的環市東路,晚上的時候還是車水馬龍,但是白天清晰可見的城區景象,到了晚上卻變得模糊不清了,但卻多了象征著繁華的各式各樣的霓虹燈在縱情閃爍,而我們還需要不停地敲著代碼。在這一刻繁華與我們無關。
每天上班我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敲擊鍵盤,敲擊鍵盤時發出的“噼里啪啦”的聲音不絕于耳。隨著這些聲音的響起,一行行程序代碼在電腦屏幕中飛躍而出,快速地堆砌成一片片代碼符號的建筑群落,形成一個無聲的代碼世界。是的,代碼世界就是一個無聲的、枯燥的、冷冰冰的世界。面對著這個冷冰冰的代碼世界,每當實在坐不住的時候,我就喜歡走到部門辦公室隔壁的空閑位置上,透過玻璃窗靜靜地望外面的藍天白云,望那一大片廣州城區景象,望環市東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也許外面的人正羨慕著寫字樓里的人,但我卻更向往著外面的世界。
每當這個時候,我也喜歡走到公司辦公室外、寫字樓里另一邊的安全樓梯上,透過樓梯的半圓形玻璃幕墻看另一片廣州城區景象。寫字樓下面就是先烈中路,從上望下去視線與地面幾乎呈垂直方向,路面上的行人、車輛和景物仿佛就在腳下,但卻變得十分細小。這樣的獨特視角,是平時所不能體驗到的,仿佛我在俯視著蕓蕓眾生,給我無限想象。路面上的行人仿佛都變得那么渺小,但真正渺小的人應該是我。向對面望去,就是東山廣場寫字樓;而向另一邊俯望下去,就是顯得郁郁蔥蔥的黃花崗公園;再向遠處望去,由近及遠,是整片城區景象,現代中摻著一些破舊;而在更遠處,則是廣州城區外圍顯得有點朦朧的小山嶺,那應該就是廣州的白云山了。
沒有煙癮的我,在這個時候會點燃一支煙抽起來,在煙霧繚繞看這些景象。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似乎有點無奈。我很清楚,我抽的不是煙,是枯燥煩悶和一點無奈。也是在這個時候,我緊繃著的神經可以得到暫時的放松。
在加班的時候曾經理跟我們說過,他以前編寫程序是很瘋狂的,常常是坐在電腦前一寫就是一天,也常常在晚上的時候還繼續寫。因為晚上思維更活躍,所以就經常熬夜。有時為了減少上洗手間的次數,就盡量少喝水,這樣做只為了能擠出更多一點的時間來編寫程序。
大概是因為長期都這樣長時間地進行這樣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或多或少影響到身體狀況,所以曾經理并不像大多數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那樣顯得強壯──我何嘗不是呢──而是看上去有幾分瘦小。這大概就是拼命式地從事程序開發工作所付出的代價。然而付出總有回報,曾經理此時成為公司創業團隊成員之一,從一名一線的編程人員做到技術經理的角色,就是對他所付出的努力的回報。
但是此時我并不能做到像曾經理那樣瘋狂,如果是以前,曾經理無疑會成為我的精神榜樣,但此時卻不是。所以我更多的是在CSDN上尋找新的精神寄托。原來在CSDN上,像我這樣對程序開發產生了厭倦情緒,但又不得不強迫自己好好干下去的程序員,大有人在,我在CSDN的論壇上隨便發表一個表達這種情緒和無奈的帖子,就會引來很多人回復,并產生共鳴。原來我和他們都“同是天涯淪落人”。
雖然曾經理此時已做到技術經理的角色,成為公司創業團隊成員之一,但老總一聲令下,他便要屁顛屁顛地忙開了,然后我們四人也要跟著忙起來。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民工”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名詞。我不想對“民工”這個詞有任何輕視或蔑視的意思,但不可否認的是,“民工”卻是代表著在中國的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干得最多、干得最累,卻掙得最少的一群人。
在CSDN上,在中國的程序開發的隊伍當中,也流行著一個名詞,那就是“代碼民工”。“代碼”者,即是程序代碼的意思,“代碼民工”即是指那些編寫程序、敲打代碼的程序開發人員是IT行業中干得最多、干得最累,卻掙得最少的那一群人,如同在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民工”一樣。
也許這是程序員們的自嘲和自謙,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程序員的工作,的確是一份不輕松、不省心、不容易的工作。只要踏上程序開發這條路,就意味著絕大部分的工作時間都要在電腦前度過。只要電腦CPU跑得起來,硬盤運轉正常,內存空間充足,主板性能穩定,顯示器沒有問題,鍵盤可敲鼠標可點,程序員的工作就沒有停下來的理由。可以不分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陰天晴天、風雨冷暖,無所謂喜怒哀樂、七情六欲、溫飽饑餓、人情世故、美丑好壞,只要有一臺跑得起來的電腦,程序員就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Coding(編碼),在代碼的世界里Coding不會有窮盡的時候。程序員就如一頭默默耕耘的“牛”,只要還走得動,就必須要繼續向前走下去。從這種意義上說,程序員被稱作“代碼民工”又的確是名符其實。銷售人員用十年的時間可以開創一個真實的商業王國,程序員用十年的時間卻只能構建一個虛擬的代碼世界。
當初我從興趣開始,然而當興趣變成一種工作后,我才發現,由剛敲下第一行代碼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我將要成為的,是一名“代碼民工”的角色。
盡管程序員的境遇并不如人意,盡管中國整個軟件行業的現狀并不樂觀,但毫無疑問,中國的程序員們在推動中國社會數字化及中國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發展等方面,卻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如“民工”們在中國的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也許這就是中國的“代碼民工”們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地方,也是我作為一名“代碼民工”而值得欣慰的事情。
- 前言
- 序
- (一)畢業后的徘徊
- (二)走上不歸路
- (三)無數個熬夜的日子
- (四)喘過氣來了
- (五)工作中,工作外
- (六)繼續熬夜學習的日子
- (七)悄悄改變的人和事
- (八)床上等你
- (九)秋與冬
- (十)編譯與反編譯
- (十一)獨過春節
- (十二)公司里的靚麗風景
- (十三)重組程序
- (十四)酒入愁腸
- (十五)首次接單
- (十六)告別
- (十七)短暫的混亂
- (十八)轉移陣地
- (十九)新的天空下
- (二十)遠景與畫餅
- (二十一)加班,加班
- (二十二)代碼民工
- (二十三)死在了今天的晚上
- (二十四)程序員與小姐
- (二十五)迷途中的抉擇
- (二十六)再下決心
- (二十七)大項目
- (二十八)開展新工作
- (二十九)人來人往
- (三十)挑戰能力極限
- (三十一)特殊任務
- (三十二)可憐的憂患意識
- (三十三)曇花一現
- (三十四)人事變動
- (三十五)欲去還留
- (三十六)無名的配角
- (三十七)黯然離去
- (三十八)倉促中的選擇
- (三十九)痛苦的開始
- (四十)繁雜的需求
- (四十一)卑微的角色
- (四十二)內心的掙扎
- (四十三)絕緣空間
- (四十五)越發覺得自己像條狗
- (四十六)午夜浪叫與噩夢
- (四十七)躁動的空氣
- (四十八)No money no talk
- (四十九)傾注心血而成的系統
- (五十)無限愧疚
- (五十一)太不給力的年終獎
- (五十二)同學情與差距
- (五十三)破局(上)
- (五十三)破局(中)
- (五十三)破局(下)
- (五十四)轉折
- (五十五)另一種生存之道
- (五十六)步入正軌
- (五十七)遲來的愛戀
- (五十八)盼望已久的收獲
- (五十九)鳳凰涅磐
- (六十)大海作證
- (六十一)美麗的天際
-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