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網絡**
通過疊加`Dense`層來構建網絡:
`keras.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
這個**層**(layers)就是一個函數
層的**權重**。權重是利用隨機梯度下降學到的一個或多個張量,其中包含網絡的**知識**。
**逐元素運算**(element-wise):該運算獨立地應用于張量中的每個元素
```
#relu運算
def naive_relu(x):
assert len(x.shape) == 2
x = x.copy()
for i in range(x.shape[0]):
for j in range(x.shape[1]):
x[i, j] = max(x[i, j], 0)
return x
#加法
def naive_add(x, y):
assert len(x.shape) == 2
assert x.shape == y.shape
x = x.copy()
for i in range(x.shape[0]):
for j in range(x.shape[1]):
x[i, j] += y[i, j]
return x
```
**廣播**(broadcast):(只出現在算法中,而沒有發生在內存中)
兩個形狀不同的張量相加,較小的張量會被**廣播**:
1. 向較小的張量添加軸(叫作**廣播軸**),使其`ndim`與較大的張量相同。
2. 將較小的張量沿著新軸重復,使其形狀與較大的張量相同。
*****
**張量積**(tensor produc,點積運算):~~‘*’逐元素乘積~~
`dot`運算符,實現點積 (只有元素個數相同的向量之間才能做點積)
~~~
np.dot(x, y) <=> x.y
~~~
**張量變形**(tensor reshaping):改變張量的行和列,以得到想要的形狀
**轉置**(transposition):將行和列互換
- 基礎
- 張量tensor
- 整數序列(列表)=>張量
- 張量運算
- 張量運算的幾何解釋
- 層:深度學習的基礎組件
- 模型:層構成的網絡
- 訓練循環 (training loop)
- 數據類型與層類型、keras
- Keras
- Keras 開發
- Keras使用本地數據
- fit、predict、evaluate
- K 折 交叉驗證
- 二分類問題-基于梯度的優化-訓練
- relu運算
- Dens
- 損失函數與優化器:配置學習過程的關鍵
- 損失-二分類問題
- 優化器
- 過擬合 (overfit)
- 改進
- 小結
- 多分類問題
- 回歸問題
- 章節小結
- 機械學習
- 訓練集、驗證集和測試集
- 三種經典的評估方法
- 模型評估
- 如何準備輸入數據和目標?
- 過擬合與欠擬合
- 減小網絡大小
- 添加權重正則化
- 添加 dropout 正則化
- 通用工作流程
- 計算機視覺
- 卷積神經網絡
- 卷積運算
- 卷積的工作原理
- 訓練一個卷積神經網絡
- 使用預訓練的卷積神經網絡
- VGG16
- VGG16詳細結構
- 為什么不微調整個卷積基?
- 卷積神經網絡的可視化
- 中間輸出(中間激活)
- 過濾器
- 熱力圖
- 文本和序列
- 處理文本數據
- n-gram
- one-hot 編碼 (one-hot encoding)
- 標記嵌入 (token embedding)
- 利用 Embedding 層學習詞嵌入
- 使用預訓練的詞嵌入
- 循環神經網絡
- 循環神經網絡的高級用法
- 溫度預測問題
- code
- 用卷積神經網絡處理序列
- GRU 層
- LSTM層
- 多輸入模型
- 回調函數
- ModelCheckpoint 與 EarlyStopping
- ReduceLROnPlateau
- 自定義回調函數
- TensorBoard_TensorFlow 的可視化框架
- 高級架構模式
- 殘差連接
- 批標準化
- 批再標準化
- 深度可分離卷積
- 超參數優化
- 模型集成
- LSTM
- DeepDream
- 神經風格遷移
- 變分自編碼器
- 生成式對抗網絡
- 術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