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bdb3f"></ruby>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 id="bdb3f"><cite id="bdb3f"><th id="bdb3f"></th></cite></p><p id="bdb3f"></p>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re id="bdb3f"></pre>
          <pre id="bdb3f"><del id="bdb3f"><thead id="bdb3f"></thead></del></pre>

          <ruby id="bdb3f"><mark id="bdb3f"></mark></ruby><ruby id="bdb3f"></ruby>
          <pre id="bdb3f"><pre id="bdb3f"><mark id="bdb3f"></mark></pre></pre><output id="bdb3f"></output><p id="bdb3f"></p><p id="bdb3f"></p>

          <pre id="bdb3f"><del id="bdb3f"><progress id="bdb3f"></progress></del></pre>

                <ruby id="bdb3f"></ruby>

                合規國際互聯網加速 OSASE為企業客戶提供高速穩定SD-WAN國際加速解決方案。 廣告
                # 跟我一起學WCF(13)——WCF系列總結 ## 引言    WCF是微軟為了實現SOA的框架,它是對微乳之前多種分布式技術的繼承和擴展,這些技術包括Enterprise Service、.NET Remoting、XML Web Service、MSMQ等。WCF推出的原因在于:微軟想將不同的分布式技術整合起來,提供一個統一的編程模型,這樣對于開發者來說絕對是好事。在過去的2個月時間內,我陸續寫了WCF系列文章,這些文章只是自己這段時間學習WCF內容的一個學習過程和筆記,希望通過這種寫博文的方式記錄下來和總結。本系列并沒有對WCF機制做一個深入解析,只是講解了WCF支持的功能和實現,關于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只有在項目中使用遇到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這系列文章只是想大家對WCF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下面是本系列文章的一個索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進行收藏,同時也幫助我自己索引。 ### [第1篇] [跟我一起學WCF(1)——MSMQ消息隊列](http://www.cnblogs.com/zhili/p/MSMQ.html) MSMQ,Microsoft Message Queue——微軟消息隊列,它是微軟之前實現分布式技術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客戶端將消息發送到一個消息隊列中,服務從該消息隊列中取出消息進行處理。通過消息隊列的方式,把客戶端和服務之間的耦合進行隔離,最明顯的好處是異步和可離線功能,缺點是:由于客戶端不直接把消息發送到服務進行處理,而是把消息發送到消息隊列中,從而不適合客戶端需要服務實時交互的情況下,大量請求的時候,響應可能延遲。 ### [第2篇] [跟我一起學WCF(2)——利用.NET Remoting技術開發分布式應用](http://www.cnblogs.com/zhili/p/NETRemoting.html) .NET Remoting是微軟另一種分布式技術,WCF內部實現借鑒了該技術的實現。.NET Remoting優點可以實現跨應用程序域進行通信,缺點是不支持離線功能,并只適合.NET 平臺的程序進行通信。其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016-01-23_56a2eb46cfab9.gif) ### [第3篇] [跟我一起學WCF(3)——利用Web Services開發分布式應用](http://www.cnblogs.com/zhili/p/WebService.html) XML Web Service是微軟另外一種分布式技術,該技術具有的優點是跨平臺,跨防火墻和自我描述,像MSMQ和.NET Remoting不能跨平臺,因為其傳輸是二進制格式的數據,而XML Web Service傳輸的是基于XML的文本文件。其缺點是效率地和安全性,不適合做局域網內應用。所以,一般地說,局域網可以使用MSMQ和.NET Remoting技術,而基于Internet的應用使用XML Web Service。其實現原理如下圖所示: ![XML Web services 生存期](https://box.kancloud.cn/2016-01-23_56a2eb4724588.gif) ### [第四篇] [跟我一起學WCF(4)——第一個WCF程序](http://www.cnblogs.com/zhili/p/FirstWCF.html) 之前說過,WCF是對MSMQ、.NET Remoting、XML Web Service等技術的繼承和擴展,所以利用WCF既可以做基于局域網的應用,也可以做基于互聯網的分布式應用。WCF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終結點,服務的提供者將服務通過一個或多個終結點進行發布給服務消費者。而終結點又由地址、綁定和契約組成。 這三個要素在WCF通信中起到的作用分別是: * **地址(Address)**:地址標識了服務的位置,提供尋址的輔助信息和標識了服務的真實身份。Address解決了**Where the WCF service?**的問題。 * **綁定(Binding)**:綁定實現了通信的所有細節,包括網絡傳輸,消息編碼,以及其他為實現某種功能對消息進行的相應處理,例如安全、可靠傳輸和事務等功能。 WCF中具有一系列的系統已定義的綁定,如BasicHttpBinding、WsHttpBinding、NetTcpBinding等。Binding解決了How to Communicate with Service?的問題。 * **契約(Contract)**:契約是對服務操作的抽象,也是對消息交互模式以及消息結構的定義。WCF的契約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服務操作的描述;另一類是對數據的描述。服務契約(Service Contract)則屬于對服務操作的描述,而后一類包括其余3中契約:數據契約(Data Contract)、消息契約(Message Contract)和錯誤契約(Fault Contract)。Contract解決了What function does the Service Provide?的問題。 后面的WCF文章都是對于這三個元素的擴展介紹。 ### [第五篇] [跟我一起學WCF(5)——深入解析服務契約[上篇]](http://www.cnblogs.com/zhili/p/WCFServiceContract.html) 定義WCF服務,自然第一步就是需要定義服務契約,該博文主要介紹了WCF如何實現操作重載的。其主要實現邏輯是為相同的方法定義別名,使其生成的WSDL中operation標簽不同。 ### [第六篇] [跟我一起學WCF(6)——深入解析服務契約[下篇]](http://www.cnblogs.com/zhili/p/WCFServiceContract2.html) WCF如果服務中定義了契約的繼承關系,通過客戶端生成的代理類不會生成具有繼承關系的契約結構,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就是自定義代理類,使其具有和服務契約中一樣的繼承結構。 ### [第七篇] [跟我一起學WCF(7)——WCF數據契約與序列化詳解](http://www.cnblogs.com/zhili/p/WCFDataContract.html) 數據契約是定義服務和客戶端之間要傳送的自定義類型,對于一些基本類型如String、int等內置類型都是可序列化的,所以WCF默認對這些類型可進行序列化并進行傳輸,但對于自定義類、結構體等類型,因為這些類型默認不支持序列化,WCF中通過DataMemberAttribute特性是自定義類型可以進行序列化傳輸,并在服務中能進行反序列化為對象來進行數據的處理。WCF中默認使用的序列化器是[DataContractSerializer](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datacontractserializer(v=vs.110).aspx)類。 ### [第八篇] [跟我一起學WCF(8)——WCF中Session、實例管理詳解](http://www.cnblogs.com/zhili/p/WCFInstanceManager.html) WCF服務實例的管理借鑒了.NET Remoting技術的實現,同樣有三種服務實例的激活方式:單調服務、會話服務和單例服務。 * **單調服務(Percall)**:為每個客戶端請求分配一個新的服務實例。類似.NET Remoting中的SingleCall模式 * **會話服務(Persession)**:在會話期間,為每次客戶端請求共享一個服務實例,類似.NET Remoting中的客戶端激活模式。 * **單例服務(Singleton)**:所有客戶端請求都共享一個相同的服務實例,類似于.NET Remoting的Singleton模式。但它的激活方式需要注意一點:當為對于的服務類型進行Host的時候,與之對應的服務實例就被創建出來,之后所有的服務調用都由這個服務實例進行處理。 WCF中服務激活的默認方式是PerSession,但不是所有的Bingding都支持Session,比如BasicHttpBinding就不支持Session。你也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使ServiceContract不支持Session。 ### [第九篇] [跟我一起學WCF(9)——WCF回調操作的實現](http://www.cnblogs.com/zhili/p/WCFCallbackOperacation.html) 在WCF中,除了支持經典的請求/應答模式外,還提供了對單向操作、雙向回調操作模式的支持,此外還有流操作的支持。本文介紹在WCF中回調操作的實現。 在WCF中,并不是所有的綁定都支持回調操作,只有具有雙向能力的綁定才能夠用于回調。例如,HTTP本質上是與連接無關的,所以它不能用于回調,因此我們不能基于basicHttpBinding和wsHttpBinding綁定使用回調,WCF為NetTcpBinding和NetNamedPipeBinding提供了對回調的支持,因為TCP和IPC協議都支持雙向通信。為了讓Http支持回調,WCF提供了WsDualHttpBinding綁定,它實際上設置了兩個Http通道:一個用于從客戶端到服務的調用,另一個用于服務到客戶端的調用。 回調操作時通過回調契約來實現的,回調契約屬于服務契約的一部分,一個服務契約最多只能包含一個回調契約。一旦定義了回調契約,就需要客戶端實現回調契約。在WCF中,可以通過ServiceContract的[CallbackContract](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system.servicemodel.servicecontractattribute.callbackcontract(v=vs.110).aspx)屬性來定義回調契約。 ### [第十篇] [跟我一起學WCF(10)——WCF中事務處理](http://www.cnblogs.com/zhili/p/WCFTransaction.html) WCF支持事務的傳遞,事務的傳遞方式由綁定的事務流屬性([TransactionFlow](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system.servicemodel.nettcpbinding.transactionflow(v=vs.110).aspx)屬性)、操作契約中的事務流選項([TransactionFlowOption](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system.servicemodel.transactionflowoption(v=vs.110).aspx)) 以及操作行為特性中的事務范圍屬性([TransactionScopeRequired](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system.servicemodel.operationbehaviorattribute.transactionscoperequired(v=vs.110).aspx))共同決定。WCF事務支持的四種傳播模式是:Client/Service、Client、Service和None。下圖是四種傳播模式對應推薦的設置。 ![](https://box.kancloud.cn/2016-01-23_56a2eb49694ba.png) ### [第十一篇] [跟我一起學WCF(11)——WCF中隊列服務詳解](http://www.cnblogs.com/zhili/p/WCFMSMQ.html) 既然WCF對之前多種分布式技術的繼承和擴展,所以也自然支持可離線的功能,該文介紹了WCF中對隊列服務的支持和實現。其實現方式與MSMQ的實現方式類似,只是WCF為隊列服務提供了新的API支持,主要通過[MsmqIntegrationBinding](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system.servicemodel.msmqintegration.msmqintegrationbinding(v=vs.110).aspx)綁定類進行支持,其通信機制如下圖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016-01-23_56a2eb49a1c68.png) ### [第十二篇] [跟我一起學WCF(12)——WCF中Rest服務入門](http://www.cnblogs.com/zhili/p/WCFRestService.html) 由Roy Thomas Fielding 在他的博士論文([“體系結構風格和基于網絡軟件體系的設計](http://ics.uci.edu/~fielding/pubs/dissertation/top.htm)”)中提出了Rest概念。Rest服務是將服務抽象為資源,每個資源都有一個唯一的統一資源標識符(URI),我們不再是通過調用操作的方式與服務進行交互了,而是通過HTTP標準動詞(GET、POST、PUT和DELETE)的統一接口來完成。.NET 3.0之后,微軟提供了新的API在WCF對Rest服務進行了支持,這些類包括WebHttpBinding類、WebGetAttribute、WebInvokeAttribute特性和WebServiceHost類。其實現方式和之前的WCF程序類似,只是使用新的API來對服務進行定義。 ## 結束語: 到此,WCF系列也就告一段落了,通過對WCF技術系統的學習,我對WCF技術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之后深入的理解就需要自己在項目中積累和實踐了,希望通過這個系列也可以幫助到一些初學者。
                  <ruby id="bdb3f"></ruby>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 id="bdb3f"><cite id="bdb3f"><th id="bdb3f"></th></cite></p><p id="bdb3f"></p>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re id="bdb3f"></pre>
                        <pre id="bdb3f"><del id="bdb3f"><thead id="bdb3f"></thead></del></pre>

                        <ruby id="bdb3f"><mark id="bdb3f"></mark></ruby><ruby id="bdb3f"></ruby>
                        <pre id="bdb3f"><pre id="bdb3f"><mark id="bdb3f"></mark></pre></pre><output id="bdb3f"></output><p id="bdb3f"></p><p id="bdb3f"></p>

                        <pre id="bdb3f"><del id="bdb3f"><progress id="bdb3f"></progress></del></pre>

                              <ruby id="bdb3f"></ruby>

                              哎呀哎呀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