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布局
????你可能用過`UIViewAutoresizingMask`類型的一些常量,應用于當父視圖改變尺寸的時候,相應`UIView`的`frame`也跟著更新的場景(通常用于橫豎屏切換)。
????在iOS6中,蘋果介紹了*自動排版*機制,它和自動調整不同,并且更加復雜。
????在Mac OS平臺,`CALayer`有一個叫做`layoutManager`的屬性可以通過`CALayoutManager`協議和`CAConstraintLayoutManager`類來實現自動排版的機制。但由于某些原因,這在iOS上并不適用。
????當使用視圖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UIView`類接口暴露出來的`UIViewAutoresizingMask`和`NSLayoutConstraint`API,但如果想隨意控制`CALayer`的布局,就需要手工操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CALayerDelegate`如下函數:
~~~
- (void)layoutSublayersOfLayer:(CALayer *)layer;
~~~
????當圖層的`bounds`發生改變,或者圖層的`-setNeedsLayout`方法被調用的時候,這個函數將會被執行。這使得你可以手動地重新擺放或者重新調整子圖層的大小,但是不能像`UIView`的`autoresizingMask`和`constraints`屬性做到自適應屏幕旋轉。
????這也是為什么最好使用視圖而不是單獨的圖層來構建應用程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 Introduction
- 1. 圖層樹
- 1.1 圖層與視圖
- 1.2 圖層的能力
- 1.3 使用圖層
- 1.4 總結
- 2. 寄宿圖
- 2.1 contents屬性
- 2.2 Custom Drawing
- 2.3 總結
- 3. 圖層幾何學
- 3.1 布局
- 3.2 錨點
- 3.3 坐標系
- 3.4 Hit Testing
- 3.5 自動布局
- 3.6 總結
- 4. 視覺效果
- 4.1 圓角
- 4.2 圖層邊框
- 4.3 陰影
- 4.4 圖層蒙板
- 4.5 拉伸過濾
- 4.6 組透明
- 4.7 總結
- 5. 變換
- 5.1 仿射變換
- 5.2 3D變換
- 5.3 固體對象
- 5.4 總結
- 6. 專用圖層
- 6.1 CAShapeLayer
- 6.2 CATextLayer
- 6.3 CATransformLayer
- 6.4 CAGradientLayer
- 6.5 CAReplicatorLayer
- 6.6 CAScrollLayer
- 6.7 CATiledLayer
- 6.8 CAEmitterLayer
- 6.9 CAEAGLLayer
- 6.10 AVPlayerLayer
- 6.11 總結
- 7. 隱式動畫
- 7.1 事務
- 7.2 完成塊
- 7.3 圖層行為
- 7.4 呈現與模型
- 7.5 總結
- 8. 顯式動畫
- 8.1 屬性動畫
- 8.2 動畫組
- 8.3 過渡
- 8.4 在動畫過程中取消動畫
- 8.5 總結
- 9. 圖層時間
- 9.1 CAMediaTiming協議
- 9.2 層級關系時間
- 9.3 手動動畫
- 9.4 總結
- 10. 緩沖
- 10.1 動畫速度
- 10.2 自定義緩沖函數
- 10.3 總結
- 11. 基于定時器的動畫
- 11.1 定時幀
- 11.2 物理模擬
- 12. 性能調優
- 12.1. CPU VS GPU
- 12.2 測量,而不是猜測
- 12.3 Instruments
- 12.4 總結
- 13. 高效繪圖
- 13.1 軟件繪圖
- 13.2 矢量圖形
- 13.3 臟矩形
- 13.4 異步繪制
- 13.5 總結
- 14. 圖像IO
- 14.1 加載和潛伏
- 14.2 緩存
- 14.3 文件格式
- 14.4 總結
- 15. 圖層性能
- 15.1 隱式繪制
- 15.2 離屏渲染
- 15.3 混合和過度繪制
- 15.4 減少圖層數量
- 15.5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