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回:《為政第二》為政修己之導以政德**
曾參問:“怎么才能讓子孫不衰落?”
孔子說:“政治口號滿天飛【道之以政】,誰不服從就判刑【齊之以刑】,老百姓想方設法逃避懲罰,無論犯法還是不犯法都沒有羞恥感,不會因為對不起別人而羞愧【民免而無恥】,也不會因為損害公益而羞愧,子孫很難不衰落。倡導公正公開地獲取收益和仗義疏財【道之以德】,大家都踐行分層分工的資源分配規則及再分配協調規則【齊之以禮】,培植起廉恥心【有恥且格】,這樣才能保證子孫不衰落。”
為了“齊之以禮”,需要“興禮樂,中刑罰”(1303),“刑罰”大致相當于現代所說的“刑法”。現代所說的“民法(含土地法)”大致相當于“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2001,權是測量土地用的桿,法度是存廢獎懲的標準)。現代所說的“憲法”大致相當于“天之歷數”+“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2001)+“禮”。歐美的法律體系(無論成文法或案例法)缺少“禮”,因為歐美法律建立在個人本位的基礎上,強調個人的權利和責任(依托基督教文化),以平衡利害(博奕)的規則為主。“禮”建立在二人本位的基礎上(依托儒家文化),強調從首屬群體(家庭、宗族)推廣到正式組織(國)和各種人類社會(天下),以倡導“和諧”的規則為主(參見0112)。婚“禮”屬于憲法層次(“婚姻之禮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引自《詩經·關雎001》 朱熹注);在歐美法律體系中,婚姻法屬于民法,即把婚姻視為個體之間的交易。個人本位的法律導向于以經濟覆蓋為主的生命期望(俗語: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二個本位的法律導向于以文化覆蓋為主的生命期望(俗語: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原文】0203?子曰:“道[dǎo]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dǎo]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空白目錄
- 第001回:論語太美之經典誕生
- 第002回:論語太美之泰山崩塌
- 第003回:《學而第一》樂學導國之學而時習
- 第004回:《學而第一》樂學導國之為人孝悌
- 第005回:《學而第一》樂學導國之三省吾身
- 第006回:《學而第一》樂學導國之使民以時
- 第007回:《學而第一》樂學導國之入孝出悌
- 第008回:《學而第一》樂學導國之賢賢易色
- 第009回:《學而第一》樂學導國之民德歸厚
- 第010回:《學而第一》觀政辨人之夫子聞政
- 第011回:《學而第一》觀政辨人之知和而和
- 第012回:《學而第一》觀政辨人之可謂好學
- 第013回:《學而第一》觀政辨人之切磋琢磨
- 第014回:《為政第二》為政修己之為政以德
- 第015回:《為政第二》為政修己之一言蔽之
- 第016回:《為政第二》為政修己之導以政德
- 第017回:《為政第二》為政修己之三十而立
- 第018回:《為政第二》孝省觀人之孟懿問孝
- 第019回:《為政第二》孝省觀人之弟子問孝
- 第020回:《為政第二》孝省觀人之顏回不愚
- 第021回:《為政第二》孝省觀人之人焉廋哉
- 第022回:《為政第二》孝省觀人之溫故知新
- 第023回:《為政第二》孝省觀人之君子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