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2在國內正式發售,高興的是果粉們不必再通過代購高價從海外拿貨了,而漢王、愛國者這些做電子書的卻傷口上被繼續撒鹽。還有中關村和各地電腦城的JS們,如果還沒出完手上的大量的ipad1代存貨的話,那基本上只有跳樓的份了。
?
從新聞上得知,北京三里屯蘋果專賣店發生沖突四人受傷,新聞鏈接:[http://tech.sina.com.cn/it/2011-05-07/19085493568.shtml](http://tech.sina.com.cn/it/2011-05-07/19085493568.shtml)
另一則有趣的新聞《iPad 2上市首日全線售罄:黃牛加價300元兜售》,[http://tech.sina.com.cn/it/2011-05-07/01215492022.shtml](http://tech.sina.com.cn/it/2011-05-07/01215492022.shtml)
看來,喬布斯是在給黃牛們送奶酪了,不過蘋果同時也動了更多人的奶酷。。。
?
蘋果產品的上市,在國外也一直引發排隊風潮,不少人帶著帳蓬、躺椅、遮陽帽、太陽鏡等裝備,以第一時間獲得蘋果最新產品為傲,還有資深玩家,以第一時間購產品,并在互聯網發布新機解體揭密為榮。總之,玩家們的投入,以“玩”為主,基本上不涉及炒買炒賣。
?

圖:國外蘋果粉絲排隊購機
?
自從iphone、ipad在國內流行后,以前在國內小眾的機器,現在已經淪為街機,當然,因為其不菲的價格,使用的技術門檻(軟件更新、越獄等),也成為都市小資們的標簽。ipad2在美國上市時,就被有報道有亞洲人,拿著蛇皮口袋去搶購,后來蘋果只有限制每人購機的數量。不知道這些亞洲人,是不是咱們的同胞。
?
不管怎樣,ipad2因為上市時間和貨源的問題,海外、臺灣、香港的行貨、水貨都和大陸的“國行”存在一定的差價,通過倒機器發財的人不在少數。我有個親戚,就在成都太升南路賣水貨,去年年底,據他說賣ipad出貨了上千臺,基本上都是企業買來當獎品或送禮的。可見,在現在的市場上,能第一時間能拿到大量的貨,就意味著穩賺不賠(畢竟ipad3上市還有時間),炒家們如果能壟斷貨源,不排除能在二級市場上把價格炒高。
?
所以,ipad2上市的搶購事件,不單獨是顧客和店員沖突那么簡單。第一,絕對有賣家開始大量投入準備囤貨和炒作;第二,通過在蘋果專賣搶購形成貨源緊缺的現象(事實也是這樣,雖然蘋果宣稱會大量供應,但現在的情況就是賣家市場),真正的使用者很難馬上拿到現貨;第三,國人都是喜歡占便宜的,坐公交擠地鐵都不排除,更不指望他們能在搶購時能排隊了,所以現場失控也不難理解。
?
不管怎樣,ipad2還是會火下去,炒家們還是會象炒姜炒蒜一樣賺到大錢,當然因為ipad1突然降價被蘋果擺了一道,炒作將以短線為主,快進快出,這也是為什么剛上市時會特別火爆的原因。
?
最近,很多媒體在大幅報道漢王業績大幅下滑,漢王電子書廣告攻勢以后出貨量節節下滑。不用多想,漢王的奶酪被蘋果動了,蘋果只要自己不犯錯(比如豐田的質量門),將動更多人的奶酪。比如,ipad做到42吋以上,iTV會不會動家電廠商的奶酪呢。我認為完全有可能,而且這時間不會太長。
- 前言
- PPS為什么拒絕TV網絡接入?
- 谷歌,草色遙看近卻無
- 主流平板電視廠商的三包政策(截止2010-3-30)
- 閑說推特(Twitter)和微博
- SAP收購Sybase的真實意圖或強化BI
- 人民日報鄙視iPad自討其辱
- 微軟MSN和新浪整合什么?
- 互聯網監管的雙刃劍
- 平板三包新政深度解析
- 蘋果動了誰的奶酪?
- 禁電動車的連鎖反應
- AMD導演“云”上的日子
- IE6的中國式悲哀
- 老喬離場測試,蘋果仍將引領設計風范
- Chrome大戰Firefox,開源的勝利
- AMD新任CEO曝光“火”攻路線圖
- 從暴力維權看消法的短板
- 企業呼叫業務外包需慎重
- 傳統賣場或淪為“電商”義工?
- 海底撈,我們該學什么?--《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后感
- 京東40億云計算“遠程導彈”猜想
- 微軟必應借PK谷歌突圍中國搜索市場
- 散打:支付寶、微信、微博的“三國殺”
- Win8被禁購信息戰由暗到明
- 信息戰第二彈:中國對美國咨詢公司Say no
- IBM中槍后,下一個是誰?
- 淘寶,京東,蘇寧易購技術架構(路線)分析和比較
- 淘寶PK京東:哥刷的不是廣告,刷的是存在
- 企業信息化互聯網轉型“生死劫”
- 別了Adobe,會步諾基亞摩托的后塵嗎?
- 電商大佬聯手ERP廠商的背后故事(上個月就想寫,一直沒時動筆,終于:)
- 從一只狗的創新說開去
- 你不能||不需要||沒必要討好所有的客戶!!
- 電商創業,你到底需要多少人的技術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