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M 周刊第 18 期 2016-03-14
> 本期周刊由「[Dean](http://pmweekly.com/contributors/#dean)」整理發布
為了能更好的傳播產品經理精品文章,我們特意創建「[PM 周刊](http://pmweekly.com/)」,將通過微信和郵件的形式推送給大家,每周周一定時推送。同時也歡迎大家參與進來,與我們一起「[貢獻內容](https://github.com/vincent4j/pmweekly.com/issues/new)」。
## 市場分析
[關于「企業微信」你值得了解的 10 件事 via 可能吧](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QwMjA4MA==&mid=401614332&idx=1&sn=97abf02c28c9eb290619654a451e567d&scene=23&srcid=0309TEUStfXSEw8cagr49HFq#rd)?
用一句時髦的話,微信是一個 IP,它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引起所有人關注。顧名思義,「企業微信」就是給企業用的微信,但它又不是微信。這兩天大概花了3個小時體驗了「企業微信」,跟大家聊聊我的感受和思考。
[做產品分析時,問清楚這 60 個問題](http://zaodula.com/archives/19561.html)
分析對象不同,思考的內容不同。大概有 60 個問題,如果作為產品經理在做各種分析的時候全都搞明白,應該差不多了。
## 產品設計
[阿里、百度十年產品總監:如何專業且快速地評估一款產品的好壞?](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Q5MjIyMA==&mid=404770775&idx=2&sn=de8f4b60287b204a275f6a9dd318e1e2&scene=23&srcid=031110lT7JQ5rgh3ALbjfLVu#rd)?
對于如何判斷一款產品是好還是不好,是有一些標尺可以作為答案的。區別只在于:你是要以用戶的視角去判斷,還是以專業的視角去判斷。用戶的視角比較感性和無邏輯,而專業的視角則高度強調邏輯。
[產品設計的場景思考](https://medium.com/@akikozhang/%E4%BA%A7%E5%93%81%E8%AE%BE%E8%AE%A1%E7%9A%84%E5%9C%BA%E6%99%AF%E6%80%9D%E8%80%83-45db03c49ec#.m5z6e9vfh)?
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到各種奇怪的特殊場景,并設計對應的界面與文案提示,是產品設計師的責任之一,這樣可以減少最終上線產品讓用戶感到困惑的情況,也降低后期項目組反復的溝通確認成本。
[MVP 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過程](https://medium.com/a-theater/mvp-%E4%B8%8D%E6%98%AF%E4%B8%80%E4%B8%AA%E4%BA%A7%E5%93%81-%E8%80%8C%E6%98%AF%E4%B8%80%E4%B8%AA%E8%BF%87%E7%A8%8B-6ae1ca79446a#.4w14n3sqk)?
不管你是在做產品設計、市場策劃,還是在寫代碼,都需要問:最大膽的假設是什么?最容易驗證假設是否成立的方法是什么?
[一份超實用的設計規范制定指南](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3ODI3Ng==&mid=401924284&idx=1&sn=db08959b9980d1bc69bececcf648e567&scene=0&key=710a5d99946419d9e2fddd61a3986497edf39b72633e9d2e0f50d9194b3ed6748a7bf9ed39efc7497db8a3b907107d42&ascene=0&uin=NDgwNzA1&devicetype=iMac+MacBookPro11%2C1+OSX+OSX+10.11.3+build(15D21)&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2dLaql0TK3n%2B1uGtdW60JgoTx7sbaNIds6%2FAIPPRAdw%3D)?
本篇文章結合親身參與的制定規范項目,圍繞:1、設計規范的重要性;2、制定規范的時機;3、制定的過程和后續工作這幾個方面來總結和分享。
## 用戶體驗
[設計用研的敏捷之道](https://isux.tencent.com/agile-user-research-for-design.html)?
設計用研的敏捷之道,是從用戶研究員的角色出發,針對項目迭代內的產品設計,為達成促進團隊內合作、增強用戶導向理念在產品中落實、提升產品用戶體驗這個目標而進行的實踐。
[消失的界面:對用戶體驗設計師未來競爭力的思考](https://medium.com/@akikozhang/%E6%B6%88%E5%A4%B1%E7%9A%84%E7%95%8C%E9%9D%A2-%E5%AF%B9%E7%94%A8%E6%88%B7%E4%BD%93%E9%AA%8C%E8%AE%BE%E8%AE%A1%E5%B8%88%E6%9C%AA%E6%9D%A5%E7%AB%9E%E4%BA%89%E5%8A%9B%E7%9A%84%E6%80%9D%E8%80%83-5be8884b381b#.v1trjxkbh)?
當嫻熟的軟件技能、豐富的界面設計模式、酷炫的動效、精準的像素眼都變得無關緊要時,未來用戶體驗設計師的發展方向與核心競爭力又應該是什么呢?
## 產品運營
[產品 + 運營,別錯過淘寶店 20 個人性法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Q5MjIyMA==&mid=404743814&idx=2&sn=dbc497d5e96b1f167c10b7e3985a8a8a&scene=23&srcid=0310uXWpy5J9sUybDbBJ2AlN#rd)?
成交 = 80% 信賴感 + 20% 欲望
[大數據如何驅動產品和運營?數據處理流程、分析方法和實戰案例](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EwNjI2MA==&mid=403321064&idx=1&sn=4c0af2d63a4db3ec4fe980ac609d4ff4&scene=23&srcid=0312rxu7ZozKFDh7Zpl9kk6B#rd)?
在 2011 年、2012 年大數據概念火了之后,可以說這幾年許多傳統企業也好,互聯網企業也好,都把自己的業務給大數據靠一靠,并且提的比較多的大數據思維。
[不會寫代碼也要做增長黑客 – 產品經理常用數據分析工具](http://www.pmcaff.com/entry?id=2000000000010548&from=label&pmc_param%5Blabel_name%5D=%E7%83%AD%E9%97%A8)?
“頭腦風暴的意義是給不同見解的群體和個人發聲的機會”但 在執行過程中往往偏離了本來的目的。決策者也許只是為了體現表面的民主,或者只是為自己的主張拉票,給自己和團隊。
## 其他
[2016 年互聯網產品經理能力評估模型](http://www.pmcaff.com/entry?id=2000000000010565&from=label&pmc_param%5Blabel_name%5D=%E7%83%AD%E9%97%A8)?
努力也得有個方向,下面就分享一份互聯網的產品經理/運營專員的能力評估模型指標,了解一下什么級別的職位,具體對應哪些能力和素質。為了下一次升到心意的職級職位,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 前言
- PM周刊第1期
- PM周刊第2期
- PM周刊第3期
- PM周刊第4期
- PM周刊第5期
- PM周刊第6期
- PM周刊第7期
- PM周刊第8期
- PM周刊第9期
- PM周刊第10期
- PM周刊第11期
- PM周刊第12期
- PM周刊第13期
- PM周刊第14期
- PM周刊第15期
- PM周刊第16 期
- PM周刊第17期
- PM周刊第18期
- PM周刊第19期
- PM周刊第20期
- PM周刊第21期
- PM周刊第22期
- PM周刊第23期
- PM周刊第24期
- PM周刊第25期
- PM周刊第26期
- PM周刊第27期
- PM周刊第28期
- PM周刊第29期
- PM周刊第30期
- PM周刊第31期
- PM周刊第32期
- PM周刊第33期
- PM周刊第34期
- PM周刊第35期
- PM周刊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