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M 周刊第 31 期 2016-06-20
> 第 31 期周刊由「[vincent4j](http://pmweekly.com/contributors#dean)」整理發布,內容由微信群的童鞋們分享貢獻:Dean Zhang、DORA、苑廣山、Kingiol、徐二爺、王柏、污力中帝、Cai
>
> 主題:微軟溢價 50% 并購 LinkedIn
為了能更好的傳播產品經理精品文章,我們特意創建「[PM 周刊](http://pmweekly.com/)」,將通過微信和郵件的形式推送給大家,每周周一定時推送。同時也歡迎大家參與進來,與我們一起「貢獻內容」。
## 市場分析
[為什么微軟溢價 50% 并購 LinkedIn:估值、增長、變現和背后的魔法](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AxOTk5OQ==&mid=2650940866&idx=1&sn=a0bad83d19815a3396e01b2a606b254f&scene=23&srcid=0614Zjmx25Y8q4qpywB0JcwM#rd)?
很多朋友會問,為什么過往 LinkedIn 會有這么高的估值,為什么微軟會溢價 50% 收購 LinkedIn。很多朋友問我,「一個社交網絡值嗎?」「價格是高了,還是低了?」
[值乎 VS 分答 知識向右,娛樂向左](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c5NDAyMw==&mid=2650509932&idx=1&sn=db255dae0a20cfa62ade44527a5ccc67&scene=23&srcid=0616AWhvL8dQjjwsKaPpRiG1#rd)?
知乎團隊推出值乎 3.0 之后,不少從業者驚呼知乎也開始抄襲了。但我想說的是,在商業世界中,值乎跟進分答的模式,是必然而且也是合理的選擇。
[留給程維和柳青的時間真的不多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AzMjIxMw==&mid=2650924442&idx=2&sn=d26564bd05d33d87cee72b9f1fb5c47d&scene=1&srcid=0616aCjpqVUKWkOV5a0q1V7V&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key=18e81ac7415f67c4bb328b596f729a2bbb3dbf63d28a26182c11385af5cfce1f94b8e4426fe6ae8958990fe4e338c6fd&ascene=1&uin=NDgwNzA1&devicetype=iPhone+OS9.3.2&version=16031312&nettype=WIFI&fontScale=100&pass_ticket=ZANpVDDQMRr%2Fm4eUgKrzequngnWJxOE%2B1W585tHJj1o%3D)?
當公眾看不懂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時,就會催生兩種極端的判斷:要么偉光正,要么 Low 的不像話,高估值與負面纏身的滴滴正處在這個二分法的認知斷層上。
[為什么 Airbnb 的模式在國外很火但是在國內卻完全玩不動?](http://www.pmcaff.com/discuss/index/249200178492480)?
同樣都是共享經濟,優步和滴滴在國內外都很火,但是 Airbnb 的這種模式在國外很火卻在國內卻完全玩不動?
## 產品設計
[微信為什么沒有用戶等級?](http://www.pmcaff.com/discuss/index/1000000000144905)?
不是,微信為什么沒有等級制度,而是是為什么要有等級制度?
[從 0 到 1:微信后臺系統的演進之路](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E0Mjc4MA==&mid=402340325&idx=1&sn=5b7bf6025b1a83a0e529e630fc95ae28&scene=23&srcid=0616nEkq0d8VVcAiYnMcK1Ro#rd)?
2 個月的開發時間,微信后臺系統經歷了從 0 到 1 的過程。從小步慢跑到快速成長,經歷了平臺化到走出國門,微信交出的這份優異答卷,解題思路是怎樣的?本文由張文瑞,微信后臺團隊出品。
[產品定位要解決的 6 個問題](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c5NDAyMw==&mid=2650509814&idx=1&sn=861120b25c86b62840a4a1fd4d20c713&scene=23&srcid=0616AQIVjuPwQh6QRkg0S076#rd)?
產品定位是產品經理的必修課,來不得半點馬虎。產品定位一旦出現問題,很有可能連產品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什么是產品定位?產品定位實際上指的是產品在用戶心智模型中的第一反應,也就是看到新產品后,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想象做出的第一反應。
[UI 設計師自我定位之套路](https://zhuanlan.zhihu.com/p/21371665)?
最近發現自己一直在忙著工作的事,個人的學習與成長變得緩慢了許多,有些許焦慮。我希望能更加了解作為 UI 設計師的自己,能更加知道自己想走怎樣的路。因此寫下本文,分享我尋找自我定位的過程,希望能對有同樣困擾的朋友有所幫助。
## 用戶體驗
[「設計推送」幾乎是最完美的用戶體驗模型 — CUBI](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1NzEwMA==&mid=2651003836&idx=1&sn=a5ca3c442c27c997907490dd0c1f8d11&scene=23&srcid=0618UGvJI9OqUf5lAaYQioLq#rd)?
用戶體驗模型有多種,經典的有 5E 模型、用戶體驗要素模型。擁有15年用戶體驗從業經驗的Corey Stern 用一種全面窮盡可能的方法,把現有的用戶體驗要素結合更多的場景和條件,進行歸類和分析,推導出一種新的用戶體驗模型,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你的 App 用戶需要一款怎樣的首頁?](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c5NDAyMw==&mid=2650509772&idx=1&sn=e292dcd48e8846626fcc93aa7634e132&scene=23&srcid=06194Fr6IUBEuGPrIeUYXrU3#rd)?
基本上每個應用都有首頁,內容的多少和平臺的大小影響著首頁所呈現的內容,大到電商類重內容運營的 App 如淘寶,其首頁非常復雜;小到工具類重簡易操作的 App 如印象筆記,其首頁非常簡潔。然而優秀的首頁都有共同的特點,我總結為三點,為了方便后面的分析,我把這三點叫做“首頁三準則”,這篇文章主要通過扒一扒這些特點來分享如何設計一款優秀的首頁/讀懂各類首頁。
## 產品運營
[前百度員工的萬字干貨!核心用戶獲取和運營策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yMzcyMA==&mid=2659990330&idx=1&sn=8f0c980c13dfac043e3e743fcd0723e2&scene=23&srcid=0615zLI7a0BajluPnyY9rIAu#rd)?
本文是繼《從零開始做內容運營》后寫的第二篇萬字長文,它圍繞核心用戶運營話題,講述產品獲取核心用戶的7個路徑以及4類用戶運營策略和7種核心用戶留存手段。如果你認真的讀完這篇文章,還可以看到不少關于小紅書、在行、百度貼吧的核心用戶獲取和運營的實操干貨。
[運營進階請看:一個電商 App 的全面運營復盤](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c5NDAyMw==&mid=2650509931&idx=1&sn=1e240c0f27b36402d5d0a99f83ba4ad7&scene=23&srcid=0615mjOmJfYj1DocCBf9nVD3#rd)
[產品賣點提煉策劃的十大方法及經典案例](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0Nzc2MA==&mid=2653947115&idx=3&sn=04c00c0c5a2f5bd2115cfc9fbfef85c1&scene=23&srcid=0616Dm0CpSqapdKE3fK5Zo0G#rd)?
產品賣點的策劃,是產品成功上市前最為重要的營銷策劃工作,可以沒有定位,但不能沒有賣點。那如何做好產品賣點的策劃呢?
## 數據驅動
[產品經理工作中所需的數據分析能力](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xMDM4MA==&mid=2651885762&idx=1&sn=f4bf1979d63ce54e31e10bcb36f1032b&scene=23&srcid=0614ARvf3CMK5FifkuZuP13P#rd)?
“數據能力”也是產品經理的重要基本能力之一。這里總結下產品經理使用數據的姿勢和方法。
[簡單但不容忽視的數據分析知識](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Q5MjIyMA==&mid=2654537137&idx=1&sn=f318c4e2975af27fe10a488a2263651d&scene=23&srcid=0618X4UiczrTDXBjEQrnCHzC#rd)
數據分析是什么,小伙伴們自行去問度娘哈。為了降低閱讀壓力,不讓篇幅太長,我特意拆成上、下兩篇來分享自己這幾天學到的知識。參考資料我會附在下一篇的末尾,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系統了解下。
## 其他
[想要留住意見領袖?看你懂不懂群體用戶的心理](http://www.pmcaff.com/article/index/265333085954176)?
為什么錘子手機在創立時會強調情懷?
[做產品,抄襲不可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c5NDAyMw==&mid=2650509938&idx=1&sn=3c5e053ad04c8b7b8e8e5ea9f924e37a&scene=23&srcid=0617pxOMlBbEBYvoTq6PF7QG#rd)
- 前言
- PM周刊第1期
- PM周刊第2期
- PM周刊第3期
- PM周刊第4期
- PM周刊第5期
- PM周刊第6期
- PM周刊第7期
- PM周刊第8期
- PM周刊第9期
- PM周刊第10期
- PM周刊第11期
- PM周刊第12期
- PM周刊第13期
- PM周刊第14期
- PM周刊第15期
- PM周刊第16 期
- PM周刊第17期
- PM周刊第18期
- PM周刊第19期
- PM周刊第20期
- PM周刊第21期
- PM周刊第22期
- PM周刊第23期
- PM周刊第24期
- PM周刊第25期
- PM周刊第26期
- PM周刊第27期
- PM周刊第28期
- PM周刊第29期
- PM周刊第30期
- PM周刊第31期
- PM周刊第32期
- PM周刊第33期
- PM周刊第34期
- PM周刊第35期
- PM周刊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