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公益創客團由NGO2.0和TechSoup Global共同發起,現在已經是NGO2.0的核心項目之一,形式以Hackathon(黑客馬拉松)和技術沙龍為主,旨在通過活動激發參與者的問題意識,推廣協同設計理念,推動公益技術在國內的發展。
## 精心策劃,激發公益組織的“問題意識”
目前,公益創客團的產出形式集中在移動端應用原型設計。
提到移動端手機應用開發或原型設計,很多人認為最大的難點在于是否掌握了相應的編程技術。其實,技術并不是最大的難點,一般問題通過網絡都能找到答案。最大的難點是對公益組織需求的理解、把握和表述。公益組織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表述清楚自己的需求,例如,公益組織想開發一個App,但是否有必要開發、如何開發、及運營維護,都很難真正想清楚。因此,每次公益創客團活動都需要很長的準備時間。招募階段,主辦方會通過問卷先搜集公益組織的項目描述,再進行兩到三輪的遠程溝通,對需求進行篩選和評估,只有確定需求確實可以通過創客團得以實施,并能持續發展,才會進入實踐階段。
活動現場,每個項目代表需要臨場闡述詳細需求,提出需求App的原型設想,接受來自創客和其他小組成員的疑問。現場學員和老師們要各抒己見,從App原型的UI設計風格、客戶的使用體驗及未來的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討論。最終,學員們會意識到,在當下市場環境,怎樣的App更符合目標群體的需求。同時也會認識到,運營一個App也并非公益組織解決其公益需求的唯一選擇,公益組織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技術解決方案。
## 設計思維,推動技術人和公益人之間協同設計
為了有效地激發參與者的創意,2016年NGO2.0在公益創客團中引入設計思維方法論,引導各小組協同設計。
6月,來自深圳公共藝術中心的代表在熟練掌握Demoo工具和多次小組內頭腦風暴之后,設計出了非常有趣的“新家譜”App原型。深圳是一座年輕的移民城市,在深圳生活的人們面臨家族文化斷裂的問題。“新家譜App的用戶只需輸入家族成員信息,就能生成非常生動形象的“家庭樹”,很好的促進了家族關系再連結和家族文化傳承。
<center>

</center>
<center>
圖1 “新家譜”頁面展示</center>
7月,上海場更是邀請到SAP、ThoughtWorks的資深設計思維引導師參與公益創客團活動。活動共分成六個小組,每組配有一名設計思維引導師,與學員和創客志愿者協同練習進行指導。學員們一開始無從下手,逐漸領會了設計思維的宗旨和要義,最后,創意點子不斷涌現。每個小組的合作氛圍良好,討論熱烈、發散又不失理性的思想碰撞讓學員們不僅對各自的項目在產品定位、目標用戶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夠初步運用設計思維的方法論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整個練習過程中,都能不時聽到學員們相互鼓勵、相互肯定的掌聲和歡笑聲。
<center>

</center>
<center>
圖2 上海公益創客團活動現場</center>
在原型設計階段,學員們先體驗了通過用戶故事地圖(User Story Map)找出MVP(Minimal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產品),然后每個小組根據項目不同的進展情況,或使用Demoo或墨刀原型設計工具,或使用紙模型,或采用情景劇方式協作產出原型,并通過組內和組間測試快速迭代原型作品。最后,六組學員分別作了具體項目介紹及原型設計作品展示。導師及其他學員們也針對展示作品進行了精彩的點評。
<center>

</center>
<center>
圖3 上海公益創客團部分原型設計作品</center>
## 三方聯動,推動公益技術(tech4good)在中國的發展
<center>

</center>
<center>
圖4 公益創客團架構</center>
公益創客團經過三年的打磨,已形成成熟的工作模式,每一次活動都會邀請本地公益組織、高校交互設計及技術志愿者、IT企業的Hacker/Maker社區三方人馬共同參加。目前創客團的合作伙伴包括技術社區Open Party、上海Frog 青蛙設計、騰訊志愿者協會、清華美院、SAP、ThoughtWorks、上線了SXL.CN等。公益創客團日常溝通的QQ群里也包含IT和設計公司的技術志愿者。
NGO2.0公益創客團通過線下技術沙龍、Hackathon及線上社區,組織創客、設計師和公益組織協同合作,推動公益技術(tech4good)在國內的發展。
## 主要活動場次和內容簡介
三年以來,NGO2.0公益創客團已在北上廣深四地累計開展12場活動,名稱也從之前的極客團轉換成更有時代感的創客團,涵蓋環保、教育、幫扶弱勢群體、養老等主題,近600人參與,產出多個公益創意策劃、產品原型及技術解決方案。以下是主要場次活動簡介。
2016年7月23、24日,由NGO2.0和中國青年創想計劃聯合主辦,SAP、ThoughtWorks、上線了協辦的移動端原型設計Hackathon在上海楊浦區上線了活動廳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包括30多名青年創想計劃學員和來自協辦方、上海交通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的志愿者參加。活動以設計思維為主線,不僅讓公益人學會用原型設計工具表達自己的移動端應用需求,也讓創客志愿者了解公益組織的需求,雙方協同設計出公益產品原型,促進了公益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
2016年6月18、19日,由NGO2.0、騰訊志愿者協會共同主辦,騰訊學院、騰訊SNG社交用戶體驗設計部ISUX Demoo團隊協辦的移動端原型設計Hackathon在騰訊學院成功舉辦,活動共吸引了30多名來自深圳的公益組織和高校學生代表參加,活動不僅讓公益人學會了用Demoo工具表達自己的移動端應用需求,也讓創客們了解公益組織的需求,雙方協同設計出公益產品原型,促進了公益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
2015年11月14日、15日,騰訊云獨家贊助、騰訊志愿者協會聯合NGO2.0舉辦的“云+公益”App原型設計Hackathon,在騰訊大廈順利舉辦。在短短兩天時間內,不懂計算機編程和平面設計的公益組織代表從“菜鳥”華麗轉變到高手,完成多個公益App原型設計。國內40多家科技類媒體發布了活動的相關信息。
2014年11月14日,國內數據庫技術盛會Oracle(甲骨文)技術嘉年華舉辦,公益創客團協辦了嘉年華公益專場,技術控中的公益分子和公益領域的技術咖聚在一起,以“公益需求、公益技術和公益工具”為話題,探討怎樣更便捷有效地用信息技術解決公益組織面臨的問題。
2014年10月26日下午,NGO20在甲骨文公司的順利舉辦公益極客團北京技術沙龍,NGO20、清華美院服務設計研究所、OpenParty共同舉辦。來自公益行業、極客社區、設計領域、基金會和媒體的近40位伙伴們匯聚一堂,共同分享公益案例并針對內在的問題進行跨界的“診斷”。
2014年10月12日,公益極客團上海技術沙龍在frog青蛙設計的上海工作室順利舉辦。NGO20和frog青蛙設計聯合主辦、上海映綠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協辦。來自公益行業、極客社區、設計師領域的40多位參與者匯聚一堂,共同討論互聯網技術如何服務公益和協同設計的話題。
2014年9月20日、21日,在廣州TIT創意園貝塔咖啡館成功舉辦,包括設計師,開發者,公益組織成員等近40個參與者。同時產出4個成果。
2014年5月10日,NGO20聯合Beijingopenparty、Techsoup Global、益微青年,共同在芯世界社會創新周集酷空間,組織了公益極客團工作坊。
2013年11月10日,NGO2.0、MIT新媒體行動實驗室、Open Party、TechSoup Global 、益微青年在北京舉辦技術沙龍。共60多名公益組織和基金會、技術開發人員和交互設計人員等參加。沙龍共分享5個最新的技術和公益結合案例,搜集了20多個公益應用的案例。
2016年,NGO2.0通過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了新書:《互聯網+公益,玩轉公益新媒體》。本書由NGO2.0秘書長王瑾教授及理事長周榮庭教授主編,這是國內第一本社會組織出版的“互聯網+公益”領域的專業書籍。上文案例均出自本書。
## 資源鏈接信息
項目發起人:王瑾。麻省理工學院比較媒體系和全球文化研究系教授、中國文化研究講座教授,MIT新媒體行動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與技術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大陸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以及9家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同時也是NGO2.0項目的發起人和秘書長。研究方向集中于全球與中國新媒體文化、新媒體應用、娛樂媒體與廣告營銷、公民媒體與技術公益等領域。曾獲得美國國家人文中心和哈佛大學Radcliffe跨學科研究中心等Fellowship。2007年至今,她擔任英國利茲大學媒體產業研究中心顧問、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中國社會和文化變遷研究中心國際顧問,兼任香港大學傳播學院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出版過八本著作,其中《品牌新中國》享有英文、日語、阿拉伯語、漢語四種版本。《互聯網+公益,玩轉公益新媒體》的主編。
* 郵箱:info@ngo20.org
* 2.0公益地圖官方網站: [http://www.ngo20map.com](http://www.ngo20map.com)
* NGO2.O官方網站:[ www.ngo20.org]( www.ngo20.org)
* 公益地圖微信二維碼、 機構微信公眾號二維碼、《互聯網+公益,玩轉公益新媒體》購書鏈接:

- 封面
- 簡介
- 序言
- 張志東寄語
- 呂朝寄語
- 綜述
- 平臺篇
- 騰訊公益:以互聯網核心力量推動“人人可公益”
- 騰訊尋親:不忘初心,讓社會多一絲溫暖
- 微博打拐:網絡形勢下催生的全民打、防拐
- 順豐分享:更輕松、更有趣的公益方式
- 零分貝:讓扶貧更精準、高效
- YU益:青年公益一站式互聯網平臺
- 益博云天:公益新玩法,辦公再也不用買電腦了
- 生活篇
- 淘寶公益寶貝計劃:讓公益伴隨淘寶買賣
- 百度基金會:大公司的初心與小群體的福音
- 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讓所有人都平等享受現代文明
- 心聲:讓聽障者的世界變得更溫暖一點
- 綠色地球:垃圾也有“身份證”
- 完美代碼項目:給殘障人士開一扇互聯網技術就業的窗戶
- BottleDream:讓有意義的事情有意思
- CSDN信息無障礙知識庫:為障礙者撐起一片藍天
- 易保:互聯網保險創新的實踐
- 培訓篇
- 益修學院:垂直在非營利行業的線上職業教育平臺
- NGO2.0公益創客團:推動公益與極客的跨界協作
- 工具篇
- 騰訊云:IT為公益組織賦能
- Office 365助力非營利組織實現“云辦公”
- 靈析:數據,讓公益更有力量
- 隨手記:一個記賬軟件的透明公益路線圖
- 愛盟公益:愛盟的“互聯網+”公益之路
- 金數據:時間,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 極益科技:開源讓公益人做公益更容易
- 奇點公益:不僅是公益的維基百科
- NGO2.0公益地圖:中國公益組織的眾包數據庫
- 公益啦:為公益組織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 志愿者打卡器:記錄,讓公益有跡可循
- 嗖嗖公益:用信息化組織管理模式推動公益事業啟航
- 前車之鑒
- 互聯網尋親平臺
- 無障礙插件
- 附錄
- 白皮書迭代計劃
- 騰訊云:助力公益免費云服務計劃
- 合作媒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