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幾年前,公益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大多是“一群熱心人,結伴做好事”,而如今,中國公益已踏上高速發展的軌道,越來越強調專業化——從項目管理、品牌轉播、到籌款公示與捐贈人維護,每個環節上,不僅講求效率,更多開始考慮到公眾的需求、體驗與信譽。
正是基于這樣的需求,一個專注為非營利機構提供技術支持的團隊,在2013年制作出了一個幫助中國NGO在專業化道路上跨越一大步的系統——靈析。
<center>

</center>
起初,它只是個為友成基金會制作的半定制化服務,協助友成基金會在2013雅安地震中,高效、精準地進行勸募及災情反饋,作為非公募基金會,募集到上百萬善款,并顯著提升了信譽及口碑。
<center>

</center>
<center>救災期間友成通過靈析發布的災情通訊</center>
數十家公益機構慕名而來,要求定制,其中不乏具有前瞻性的草根機構。但由于半定制化的服務的成本高居不下,2013年至2014年6月期間,靈析主要為基金會及研究機構提供服務。
普惠行業是靈析團隊一直以來的期待和使命。2014年6月時,靈析積累不少先鋒草根機構的需求咨詢,下定決心進行產品化轉型。集合公益行業的普遍需求,制定從免費到定制的不同版本,服務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公益組織,普惠于整個行業。
<center>

</center>
<center>靈析界面</center>
2014年底,靈析完成了產品化,伴隨產品的快速迭代,目前已有14000萬注冊用戶,超過8000家公益機構正在通過它來實現種種專業化的提升與轉變,其中草根機構占比超過50%。草根機構的發展,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草根機構的發展,對當地的社會構建有重大意義。
<center>

</center>
<center>靈析的用戶們</center>
## 從無到有:通過技術助力NGO掌握資源
靈析首要為公益機構實現的是信息收集的便利性。
早年間,國內NGO普遍用很基礎的方式收集信息——人工手動記錄,一些成立較早的機構,至今仍存有大量檔案袋、登記表。而絕大多數機構,未形成數據管理的意識,做了大量工作,但沒留下清晰痕跡,大量重要信息流失。
<center>

</center>
<center>收集方式的演變</center>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人們逐漸發現紙質信息難以統計與檢索,紙質文檔逐漸轉化為Excel表格和Word文檔。此時,出現了收集整理流程繁瑣、信息分散的問題。公益組織在實際工作中,花費了大量精力,卻難有顯著成效。
根據公益組織們反饋的需求,靈析設計了表單和籌款功能,顛覆了以往繁復的信息收集模式。活動報名簽到、調研反饋、甚至過去無法收集的捐贈信息,如今參與人使用電腦或手機填寫后,直接進入機構的數據庫。
拜客廣州,靈析首批用戶之一,是一個致力于“引領廣州成為單車友好城市”的民間公益組織。起初僅是個幾人組成的行動小組,而如今,拜客已經擁有數萬支持者,在用行動支持這廣州這座城市的改變。
<center>

</center>
<center>拜客在每次活動中積累支持者</center>
拜客曾分享迅速發展的關鍵——珍視每一位活動參與者,了解他們,并對他們進行長期的關心與維護,在一次次信息的傳遞,加深對綠色出行的理解與認同。
萬名支持者,來自每一次活動、倡導的積累。通過靈析,拜客可以“認識”每一位支持者人,并深度了解他們——接觸到拜客的時間、方式;參與過哪些活動、響應過哪些號召;有什么樣的特質、標簽……從而面向支持者做有效的傳播和動員。去年,拜客為前往荷蘭參加世界自行車大會發起眾籌,通過靈析表單和微信收款,10天便籌滿5萬路費,這就是支持者的力量。
## 從“有”數據,到“有效”數據
靈析要為NGO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數據的整合,使繁雜、分散的信息,以清晰、可理解的方式展現眼前。
很多機構積攢了大量數據,服務對象的調研信息、志愿者參與記錄、各個渠道的捐贈信息……這些信息分散來看難以發揮實際效用。
但如果這些信息匯總到一起,便能更加清晰地看到機構發展的全貌。
<center>

</center>
靈析會將來自表單、籌款、導入(或通過API接口同步過來)的信息進行智能整合,基于個人進行匯總和累計,在該聯系人的獨立頁面中,將呈現TA與機構的全面關聯。同時能設定分類與標簽,便于進一步整理和篩選。
基于信息的整合,機構內部可以更好地進行管理和維護,同時還能夠為公眾提供更加簡單的行動方式與更加透明高效的數據公示。
靈山慈善基金會是無錫一家公募基金會,他們巧妙地在官網和官方微信中,嵌入了用靈析制作的“在線籌款頁面”,實現了PC與移動端的打通——來自官網與微信的所有捐贈,均自動記錄到靈山的靈析數據庫,而捐贈信息的公示,即來自數據庫的實時更新,通過靈析自動生成的捐贈查詢頁面,公眾可在靈山慈善基金會的官網及微信,查詢到自己所有的捐贈信息。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靈山慈善基金會捐贈信息的收集與同步公示</center>
類似這樣捐贈數據的整合與公示,任何公益機構都能通過靈析實現(包括免費版用戶),不需要開發也不需要技術基礎,為機構省去了開發的巨大投入。
## 挖掘數據背后真相,理性地推進項目籌款與傳播
靈析的最終目標,是幫助機構發掘數據背后的意義,讓數據為機構的實際決策提供參考。
如何如何贏得捐贈人的認同,獲得更多捐贈?項目是否有效,如何做的更好?哪種傳播方式打動人,效果怎樣?……這些是NGO工作者們經常思考的問題。過去答案往往來自觀察與經驗,而如今,通過數據,機構可以獲得更加明確的結論。
“老兵回家”是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關懷昔日抗戰老兵的項目,廣受關注,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94萬人參與捐贈,捐贈總額近1.5千萬。大量捐贈,單憑直覺或簡單地記錄,已無法及時了解捐贈進展與潛在問題,龍越慈善基金會嘗試用靈析收集、統計、分析捐贈數據。
<center>

</center>
他們將所有能夠收集到的捐贈數據匯入靈析數據庫,定期查看數據變化,并結合項目推進與傳播,觀察不同時間段、不同來源的籌款效果。
除了日常的數據觀測,“老兵回家”項目啟用了支付統計中“丟失用戶篩查”功能,以監測捐贈人流失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一次定期篩查中,竟發現短期流失數千捐贈人的“大事件”。
追查原因,原來是不久前對天貓公益店進行了停業升級,恢復運營后,忽略了將新店地址發送給老捐贈人。通過補發新店邀請,成功挽回數千捐贈人,長舒一口氣。
<center>

</center>
<center>通過靈析分析捐贈數據發現問題</center>
僅一個小小的數據統計,就能夠及時察覺并解決項目中出現的問題,這正是用數據分析代替直覺決策的初步體現。
## 公益數據的未來:高效 精準 透明
公益機構信息化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逐步提高,數據化思維也逐漸打開。在靈析舉辦的信息化培訓中,越來越多機構開始提出數據探索的具體訴求:希望數據可以幫助機構“更了解受助方需求”、“做個性化的捐贈人維護”、“做更細致的志愿者管理”、“更客觀的評估項目”……
這些訴求體現出NGO愈發強烈的專業化意識,而技術正是讓理想化為現實的加速器。NGO通過靈析,可以迅速實現數據的收集、整合、分析、使用,個性化地維護,與清晰透明的公示,都可以用技術方法高效實現。
隨著更多公益機構掌握自己的數據,隨著分析管理的不斷的智能化與簡易化,中國NGO將獲得全面洞察力。
期待靈析可以和機構一起共建社會美好,“讓人人皆可參與公益,且受益”。
## 資源鏈接信息
靈析創始人、CEO: 易昕(瑪麗)擁有文科背景與理科思維,理解用戶,敬畏設計與技術的力量。曾經的志愿服務經歷,讓她敏銳發現公益行業對技術服務的強烈需求——大量公益工作停留在純人工階段,只有通過技術提高效率與專業性,才能讓公益人有更多精力投入創造與改變。2013年開始面向公益創業,易昕和團隊一起,三年磨一劍,打造靈析(lingxi360.com)——國內最優秀的非營利組織數據管理系統。目前已有超過8000家機構在用靈析進行籌款、活動、傳播與支持者管理。
* 郵箱:yixin@lingxi360.com
* 電話:010-64683670
* 靈析官網:[www.lingxi360.com](http://www.lingxi360.com)
* 微信公眾號:lingxi-360

- 封面
- 簡介
- 序言
- 張志東寄語
- 呂朝寄語
- 綜述
- 平臺篇
- 騰訊公益:以互聯網核心力量推動“人人可公益”
- 騰訊尋親:不忘初心,讓社會多一絲溫暖
- 微博打拐:網絡形勢下催生的全民打、防拐
- 順豐分享:更輕松、更有趣的公益方式
- 零分貝:讓扶貧更精準、高效
- YU益:青年公益一站式互聯網平臺
- 益博云天:公益新玩法,辦公再也不用買電腦了
- 生活篇
- 淘寶公益寶貝計劃:讓公益伴隨淘寶買賣
- 百度基金會:大公司的初心與小群體的福音
- 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讓所有人都平等享受現代文明
- 心聲:讓聽障者的世界變得更溫暖一點
- 綠色地球:垃圾也有“身份證”
- 完美代碼項目:給殘障人士開一扇互聯網技術就業的窗戶
- BottleDream:讓有意義的事情有意思
- CSDN信息無障礙知識庫:為障礙者撐起一片藍天
- 易保:互聯網保險創新的實踐
- 培訓篇
- 益修學院:垂直在非營利行業的線上職業教育平臺
- NGO2.0公益創客團:推動公益與極客的跨界協作
- 工具篇
- 騰訊云:IT為公益組織賦能
- Office 365助力非營利組織實現“云辦公”
- 靈析:數據,讓公益更有力量
- 隨手記:一個記賬軟件的透明公益路線圖
- 愛盟公益:愛盟的“互聯網+”公益之路
- 金數據:時間,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 極益科技:開源讓公益人做公益更容易
- 奇點公益:不僅是公益的維基百科
- NGO2.0公益地圖:中國公益組織的眾包數據庫
- 公益啦:為公益組織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 志愿者打卡器:記錄,讓公益有跡可循
- 嗖嗖公益:用信息化組織管理模式推動公益事業啟航
- 前車之鑒
- 互聯網尋親平臺
- 無障礙插件
- 附錄
- 白皮書迭代計劃
- 騰訊云:助力公益免費云服務計劃
- 合作媒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