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center>

</center>
PerfectCODE希望通過為中國的殘障人士提供基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工作技能培訓與就業支持服務,引導并幫助殘障人士通過培訓與學習獲得高收入的互聯網專業技術工作。
我們將整合先進的技術、聯合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同時組織有意愿的專業人士,篩選最高效的學習知識和工具,為殘障人士在互聯網世界里充分挖掘和發揮價值重新建立通道并提供全方位支持。
PerfectCODE完美代碼的首期課程為“web前端開發訓練營”,為期3個月時間,課程的設計與執行由英選、友好速搭、資深開發者大胖和騰訊志愿者協會技術分會的前端開發專家一同志愿協作完成。課程從4月10日開營,7月10日結束,共10名殘障人士與10名大學生助教一同從零開始學習web前端開發技能并最終走向前端開發工程師的實習與實踐崗位。
## 為什么要做PerfectCODE完美代碼?
### Farida的故事
<center>

</center>
Farida Bedwei是一個出生在加納的女孩,79年出生的她現在的職業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她自己創辦了一個叫Logiciel的科技公司,她和她的團隊開發的一個云技術工具被非洲上千家小額信貸公司采購使用。除此之外,她自己還創辦了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為加納境內的低收入家庭提供改善生計的小額貸款服務。這并不是個無聊的商業雞湯故事,Farida被大家熟知,鼓舞了整個非洲,不僅僅是因為她是一個精通技術并獲得商業成功的非洲女性,還因為她是一個身患腦癱的殘障人士。
Farida用她生命的所有時間堅持她的信念:身體殘障并不能阻止她收獲成功,她也用自己親身的經歷證明了這一點。2012年,她獲得加納總統特別大獎,2013年,南非的CEO雜志因她在科技與金融領域的突出貢獻,評選Farida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商業女性稱號。
### 中國的Farida在哪里
非洲的Farida,在用她商業和科技上的巨大成功,讓整個世界都相信殘障人士通過努力同樣能夠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他們的能力和對世界的影響絲毫不比健全人差。中國的Farida在哪里?我們調查了中國殘障人士的就業數據。
<center>

</center>
只有30%的殘障人士在就業狀態,有穩定的職業。而這些正在就業的殘障人士中,他們的職業分布是這樣的:
<center>

</center>
已經就業的殘障人士中,將近80%的殘障人士從事的農林畜牧漁等傳統農業相關的工作,將近10%的殘障人士從事工業生產相關的工作。只有1.6%的殘障人士正在從事專業技術工作。而在健全人的職業分布調查中,專業技術工作的比例是4.87%,是殘障人士相應比例的三倍多。
對比一下美國,網絡可查的數據顯示,美國就業的殘障人士中有17%的人正在從事專業技術相關的工作。健全人從事專業技術相關工作的比例是22%,在從事專業技術相關工作的就業比例中,殘障人士群體數據僅比健全人數據低23%。
### 關鍵是教育,而不是是否殘障
Farida用她個人的故事,告訴我們殘障并不等于無能力。而當我們完整的對比中國和美國關于健全人和殘障人士在就業人口、受教育程度、專業技術工作人口比例的數據之后發現,教育的差別才是真正阻礙殘障人士參與到專業技術工作、參與到更大的價值創造的事業中來的最重要的原因。
<center>

</center>
上面這張圖,對比的是中國和美國殘障人士適齡青年受教育程度的數據。美國全國適齡青年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為80%,而殘障人士中適齡青年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為62%。中國這兩個數據分別是52%和22%。中國殘障人士受教育程度不及健全人受教育水平的一半。
<center>

</center>
這張圖,對比的是中國和美國的就業人口中,從事專業技術職業人數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全國統計中,美國這一數據達到了22%,而中國這一數據僅有5%。如果僅統計從事專業技術職業的殘障人士人數占全國就業的殘障人士人口的比例數據呢?美國這一數據依然能達到17%,而中國這一數據僅有1.7%,約為全國相應數據的三分之一。
<center>

</center>
最后,我們把兩個數據做了一點點很簡單的分析。我們將殘障人士的受教育程度與全國適齡人口受教育程度進行對比,美國殘障人士受教育程度約為全國指標的77.5%,中國這一數據是42%。同時我們也計算了殘障人士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占比與全國相應指標的差距,發現美國殘障人士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占比為全國指標的77.2%,而中國這一數據為35%。
<center>

</center>
數據是真實而客觀的,可是結論很可能讓所有人感覺到驚訝。整個美國的就業和教育數據都在證明,你能否勝任專業技術相關的工作,與你是否是殘障人士沒有任何關系。真正影響你能否勝任專業技術相關的工作,是你這個群體接受教育的程度的高低。
### 互聯網給他們帶來的機會
互聯網時代本應是殘障人士,尤其是智商并未受損的殘障人士能夠全方位、多角度融入社會,發揮潛力,創造價值的最佳的機會。可是卻因為殘障人士在過往的教育水平和社會融入水平大幅的缺失,導致很大比例的殘障人士根本無法享受互聯網對于他們的巨大機會。
這就是我們PerfectCODE項目想要做的事情。通過為殘障人士(尤其是心智健全、肢體殘障的青年)提供基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系列培訓與崗位就業服務。我們希望能 夠整合先進的技術、聯合優秀的互聯網公司、組織有意愿的專業人士、篩選最合適學習和實踐的知識和工具,為殘障人士在互聯網世界里充分挖掘和發揮價值重新建立通道,為他們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創造更大的舞臺。
## 完美代碼在這三個月做了什么
4月10日,課程正式開營,10位殘障學員與10位大學生助教共同到位并開始了三個月課程訓練營的第一步。
<center>

</center>
4月10日-7月10日的三個月時間里,我們制定了詳盡的培訓計劃:每日2-3小時的線上課程學習和每周日組織一次線下課程的學習,每周都有詳盡的課程作業,保證學員跟上課程進度。
7月10日,課程的結營儀式與畢業典禮,學員們輪流進行畢業答辯,匯報學習成果。最后的畢業證書頒發環節,給學員與助教們的三個月學習一個完美的結尾。
在這三個月里,共計20名學員與助教,累計進行了3000小時的線上下學習;總計5名資深頂尖專家,300小時的專業投入;累計10名專業導師,100小時的線下輔導;最終6名殘障學員和8名助教完成學習,4名殘障學員與6名助教進行了答辯,4名殘障學員與3名助教收到實習邀請。
完美代碼第一期訓練營參與機構:
<center>

</center>
## 資源鏈接信息
項目發起人:王俊:品牌策略顧問,資深社會創新行動者。曾創辦方腦殼工作室,不滿意青年社群發起人,“品牌這碗狗血”自媒體主理人。現就職于根底健康,任營銷企劃總監。
* 聯絡郵箱: wjimmy23@gmail.com
* 項目官網:[www.perfectcode.love](http://www.perfectcode.love)
* 微信公眾號:perfectCODE
- 封面
- 簡介
- 序言
- 張志東寄語
- 呂朝寄語
- 綜述
- 平臺篇
- 騰訊公益:以互聯網核心力量推動“人人可公益”
- 騰訊尋親:不忘初心,讓社會多一絲溫暖
- 微博打拐:網絡形勢下催生的全民打、防拐
- 順豐分享:更輕松、更有趣的公益方式
- 零分貝:讓扶貧更精準、高效
- YU益:青年公益一站式互聯網平臺
- 益博云天:公益新玩法,辦公再也不用買電腦了
- 生活篇
- 淘寶公益寶貝計劃:讓公益伴隨淘寶買賣
- 百度基金會:大公司的初心與小群體的福音
- 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讓所有人都平等享受現代文明
- 心聲:讓聽障者的世界變得更溫暖一點
- 綠色地球:垃圾也有“身份證”
- 完美代碼項目:給殘障人士開一扇互聯網技術就業的窗戶
- BottleDream:讓有意義的事情有意思
- CSDN信息無障礙知識庫:為障礙者撐起一片藍天
- 易保:互聯網保險創新的實踐
- 培訓篇
- 益修學院:垂直在非營利行業的線上職業教育平臺
- NGO2.0公益創客團:推動公益與極客的跨界協作
- 工具篇
- 騰訊云:IT為公益組織賦能
- Office 365助力非營利組織實現“云辦公”
- 靈析:數據,讓公益更有力量
- 隨手記:一個記賬軟件的透明公益路線圖
- 愛盟公益:愛盟的“互聯網+”公益之路
- 金數據:時間,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 極益科技:開源讓公益人做公益更容易
- 奇點公益:不僅是公益的維基百科
- NGO2.0公益地圖:中國公益組織的眾包數據庫
- 公益啦:為公益組織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 志愿者打卡器:記錄,讓公益有跡可循
- 嗖嗖公益:用信息化組織管理模式推動公益事業啟航
- 前車之鑒
- 互聯網尋親平臺
- 無障礙插件
- 附錄
- 白皮書迭代計劃
- 騰訊云:助力公益免費云服務計劃
- 合作媒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