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 一、起因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了7級地震,地震后由于通訊受影響,有大量的人和外界失去了聯系。為了幫助失聯者和外界的親人建立聯系,全國有30多家網站各自退出了尋親平臺,大家都想用IT手段為災區人民盡一點力。
但是大量的尋親平臺帶來了很大的混亂局面,大多數尋親者不得不在幾個甚至十幾個尋親平臺上登記尋親信息,而當他們和親人恢復聯系之后,大部分人又不再記得自己到底在多少地方登記過尋親信息,因此尋親信息的更新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大多數平臺上都留下了一堆結果不明的尋親數據。
為了避免這種混亂局面再次發生,騰訊志愿者協會技術公益分會提出,用國際通用的PFIF(People Finder Interchange Format)尋人協議,基于騰訊云建設一個性能具有充分彈性的,中立的尋親平臺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在緊急事件發生的時候,快速支持大量的網站快速搭建自己的尋親平臺(因為提供了后臺支持,所有的網站都只需要基于我們提供的頁面模版設計自己的尋親平臺頁面就可以了)。但是所有的平臺都只是網頁界面上表現為不同網站自己的尋親平臺,而數據都保存在同一個后臺數據庫中,尋親者只要在任何一個尋親平臺登記了數據就相當于在所有的平臺都登記了。同樣,當尋親信息有更新的時候也只要在任何一個尋親平臺修改了進展,所有的平臺上也就同步更新了。
## 二、經過
2013年我們完善了想法之后開始招募到第一批志愿者進行開發,后來由于志愿者的工作變動,工作未能完成。
2014年再次招募志愿者進行開發,再次由于志愿者工作壓力,未能完成。
2015年再次招募志愿者進行開發,項目有了很大進展,最后由于志愿者家庭原因,項目再次流產。
之后項目發起人決定,不再招募志愿者開發這個項目了。除非有一天自己有時間精力,親自開發這個系統。
## 三、教訓
軟件工程學的風險評估經驗是基于全職雇員或者外包雇員組成的開發團隊得到的,在由志愿者組成的開發團隊中要充分考慮到團隊成員省份的不同和管理難度的不同,重新評估項目風險,長期項目要為幾乎一定會出現的團隊不穩定做好充分的設計。
公益項目有時需要盲目樂天派非理性的樂觀來堅持,而軟件項目都是生于危機感、死于太樂觀。
- 封面
- 簡介
- 序言
- 張志東寄語
- 呂朝寄語
- 綜述
- 平臺篇
- 騰訊公益:以互聯網核心力量推動“人人可公益”
- 騰訊尋親:不忘初心,讓社會多一絲溫暖
- 微博打拐:網絡形勢下催生的全民打、防拐
- 順豐分享:更輕松、更有趣的公益方式
- 零分貝:讓扶貧更精準、高效
- YU益:青年公益一站式互聯網平臺
- 益博云天:公益新玩法,辦公再也不用買電腦了
- 生活篇
- 淘寶公益寶貝計劃:讓公益伴隨淘寶買賣
- 百度基金會:大公司的初心與小群體的福音
- 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讓所有人都平等享受現代文明
- 心聲:讓聽障者的世界變得更溫暖一點
- 綠色地球:垃圾也有“身份證”
- 完美代碼項目:給殘障人士開一扇互聯網技術就業的窗戶
- BottleDream:讓有意義的事情有意思
- CSDN信息無障礙知識庫:為障礙者撐起一片藍天
- 易保:互聯網保險創新的實踐
- 培訓篇
- 益修學院:垂直在非營利行業的線上職業教育平臺
- NGO2.0公益創客團:推動公益與極客的跨界協作
- 工具篇
- 騰訊云:IT為公益組織賦能
- Office 365助力非營利組織實現“云辦公”
- 靈析:數據,讓公益更有力量
- 隨手記:一個記賬軟件的透明公益路線圖
- 愛盟公益:愛盟的“互聯網+”公益之路
- 金數據:時間,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 極益科技:開源讓公益人做公益更容易
- 奇點公益:不僅是公益的維基百科
- NGO2.0公益地圖:中國公益組織的眾包數據庫
- 公益啦:為公益組織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 志愿者打卡器:記錄,讓公益有跡可循
- 嗖嗖公益:用信息化組織管理模式推動公益事業啟航
- 前車之鑒
- 互聯網尋親平臺
- 無障礙插件
- 附錄
- 白皮書迭代計劃
- 騰訊云:助力公益免費云服務計劃
- 合作媒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