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 奇點是一個臨界點。當我們越來越接近這個臨界點,它會對人類的事物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直到它成為人類的共識。但當它最終來臨的時候,也許仍會出人意料并且難以想象。
> ——摘自 維基百科奇點詞條
奇點(singularity),是個頗有科技范兒的概念。不同學科中都有奇點這個概念,尤以物理學與宇宙學中的奇點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在宇宙學家的眼中,奇點是宇宙產生之初,由爆炸形成宇宙的起點。隨后這一概念又被研究科技史、未來學的學者借用,引申出了技術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的概念。在科技發展史上,奇點可以被用來指稱技術發展、科技革命的轉折點。時下流傳甚廣的奇點理論認為,當奇點這樣的轉折點來臨時,舊模式將一去不返,新的規則將開始影響進而主導世界。
作為一家公益組織,奇點公益為何選擇“奇點”這個略嫌小眾的詞兒作為機構名稱呢?僅僅是因為聽起來會比較酷嗎?講情懷的“公益”與偏科技的“奇點”又有什么關聯呢?奇點公益有什么的愿景?又打算通過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途徑來實現?他們做的事兒,真的有聽起來那么酷嗎?下面的篇幅,將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解答。
## 奇點公益是一家什么樣的組織?
簡單來說,奇點公益是一家希望能用信息技術來改變公益現狀,通過信息共享推動公益行業發展的組織。奇點公益最核心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采用互聯網新技術和發動更多的人志愿參與,共建共享公益行業的數據庫,做公益領域的維基百科。
### 一個公益人的尷尬:創立奇點的初心
奇點公益的創始人之一李昂達是位互聯網創業者,同時他也是大愛清塵的長期志愿者,曾擔任大愛清塵基金的首席信息官。創立奇點的初心,起源于他的親身經歷。
“2014年4月3日,我的朋友說她發起了一個幫助貧困學校的中學生參與籃球活動、組織區域比賽的公益項目。她問我這個項目應該去找哪些基金或者機構籌資比較合適。由于這方面沒有查詢通道,我只能憑著經驗與想象給她了一些建議。
2014年的12月18日,一個在四川的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的一個同學在貴州黔西南參與了兩所小學的籌建。學校已經建好了,是住宿制的,但是現在床還沒有到位,學生無法來上學,希望募捐300個上下鋪。他問我哪些公司或基金會可能感興趣,然而對此我完全沒有概念。我立刻通過微博與朋友圈轉發了,然而沒有人給出準確答案。”
經歷了許多次的尷尬之后,昂達萌生了要把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公益結合起來做些什么的想法。多年志愿服務經歷讓他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運用以及信息的通暢共享,對公益資源的配置、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而言都十分重要。他曾嘗試用為公益組織提供IT培訓、IT咨詢的方式來為公益領域信息化的進程出一份力,但幾年下來發覺這種提供具體技術支持的方式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幾經徘徊,他逐漸認識到,或許幫公益領域建設數據庫才是更有效的方法。有了數據庫,原本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求問和求轉發幾天都未必有答案的事兒,有可能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有效解決;有了數據庫,無論是接受過助學項目資助的同學長大后想捐助同類項目,還是捐助服務自己家鄉的項目等,都更容易找到目標。
但思路及此也僅僅是思考的起點,公益行業的數據庫如何建,奇點公益作為組織要秉持何種價值,組織的愿景需要借助什么樣的技術工具來實現,這些問題都需要更進一步的思考和在實踐中不斷嘗試的探索。
## 奇點公益的價值理念
時下經濟雖寒風陣陣,但互聯網的熱度并未稍減,特別是前些年“互聯網+”這一概念剛提出的時候,頗給人一種無所不能、包打天下的感覺。試圖把公益與互聯網結合的組織并不在少數,奇點公益幾經探索確定了以建設、經營公益行業的數據庫為工作重點。時至今日,各資源方要在公益行業建數據庫的消息也開始紛紛出現,具體怎么個建法,倒沒有消息本身那么吸引眼球。建設數據庫的工作方法與技術手段,雖然是操作層面的細節,卻處處取決于其背后的價值理念,一個組織不對形而上的問題進行推敲,不能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價值主張,想在這個領域中深耕細作會不斷碰壁。基于這樣的判斷,奇點公益在價值主張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幾經修改,目前奇點公益將其理念表述為“技術改變公益,人人參與共享”,“技術”、“參與”、“共享”皆為關鍵詞,其中“參與”和“共享”正是奇點建設公益數據庫所秉持的核心價值。說到參與,奇點公益希望通過提供工具、設定規則鼓勵盡可能多的個人與組織來參與公益數據庫的建設。一方面,奇點公益可扮演技術賦權者的角色,為公眾提供技術支持,盡可能使每個人都具備參與數據庫建設的能力;另一方面,奇點公益也會充當倡導者的角色,盡量動員更多人參與公益數據庫建設事業之中。鼓勵公眾參與,既是途徑、方法,同時也是目的。提及共享,奇點公益堅持認為公益數據庫應體現共享理念、公益主張,由公眾共建,也由公眾共享,并始終服務于公眾。仔細想想,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日漸深入人心的去中心、自治、共享理念,與公益理念本身,是何等的契合啊!人人付出、人人享有、人人受益,這不就是公益的本初、應有之義嗎?技術的發展或將推動這一進程,讓公益能夠回歸其本源。
奇點公益要做的事兒,類似于做一個公益領域的維基百科。不同于維基百科這種知識型的數據庫,公益領域可以共享的信息不僅僅是知識,對公益領域而言,建設數據庫所帶來的效應也遠不僅止于信息的共享。在聚焦于數據庫建設的同時,奇點公益也希望能夠通過自身努力,更好地發揮數據庫功能,服務公眾。
好的理念同樣需要技術來支撐。奇點公益希望更多的人來參與數據庫建設,那么奇點能為參與者提供什么樣的技術支持呢?
## 奇點公益使用的工具
公益領域里有著各種各樣的數據。數據就像沙子,散落在現實世界與互聯網虛擬世界的各個角落,但一盤散沙的數據對于公眾而言并無用處,只有結構化的數據,才是有用的數據。既然奇點公益希望致力于公益領域的數據共享,那么它又是如何把零散的數據結構化的呢?
自創立以來,奇點公益就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收集、整理公益領域有用的數據并將結構化。幾經比較,奇點公益選擇了數據道作為其數據庫建設主要的輔助工具和呈現平臺。
這一工具的主要特點在于:
* 自助設置。無需會編程,任何用戶都可以創建完全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數據庫,更會提供若干現成的數據管理模板,供數據庫建設者直接使用,輕松將零散數據結構化。
* 協作編輯。采用維基的方式來共建數據庫,不同參與者間的協作是需要妥善處理的技術問題。使用這一工具,各志愿者再也不需用excel來回發送,手動合并,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電腦、手機終端上隨時錄入、編輯與瀏覽數據。
整個新設數據庫的流程只需三步:微信登錄數據道工具→添加庫→使用數據庫模板。
由于具備這兩大特點,這一工具與奇點公益的價值觀是十分契合的。
<center>

</center>
## 奇點公益的工作流程與產品特色
建設數據庫、推動信息共享至少包含兩個環節,一是設計結構,按照設計建好數據庫;二是收集信息、數據,填充數據庫的內容。兩個步驟配合,實際上就是把分散無規律的數據進行結構化呈現的過程。
由于使用了較易用的表單工具,使得奇點公益新設數據庫的工作變得較為簡單,也就是說上述兩個環節的第一環節極大地簡化了。因此,對公益領域一些時效性頗強的熱點問題,奇點公益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為某一主題量身設計主題數據庫,同時迅速組織人力搜集少量數據作為種子數據導入已設計好的數據庫,然后迅速在線發布,并鼓勵志愿者參與后續數據收集、填充,數據庫完善與維護的工作。通過實踐我們發現,數據庫的建立,僅僅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更為關鍵的是如何動員志愿者來補充數據庫的內容。在動員方面,傳播是擴大影響力、鼓勵參與的利器。為此,我們悉心規劃工作流程、著力體現產品特色。
首先是產品特色,如下圖,奇點公益數據庫在開放程度、傳播方式等方面頗具特色。
<center>

</center>
其次是流程設計。奇點公益推出一個主題數據庫的同時,會適時在公眾號推送一篇相關主題的文章,以相互促進、相互配合。為進一步調動志愿者的積極性,鼓勵公眾參與公益數據庫建設,奇點公益在公益機構總庫的結構設計中預留出了一個名為“星漢播報”的字段,擬通過組織競賽、評比的方式鼓勵志愿者發現身邊的公益組織、公益項目,把空白字段交由志愿者填寫,豐富數據庫內容,同時設計稿費眾籌、專業指導等激勵,動員公眾傳播公益信息,分享公益數據。
## 奇點公益目前的階段性成果
目前,奇點公益已經推出了捐衣、助學、大病救助、女性權益等多個公益主題數據庫,以及公益機構總庫。社會公眾可以從電腦、手機端登錄查看,也可以很方便地添加條目信息。長期參與奇點公益數據庫建設的穩定志愿者也達到了一百多人,下一步奇點公益擬開放權限,將不同數據庫逐個細分,鼓勵志愿者認領、管理單個數據庫或某一數據庫的局部內容,形成志愿者自治、奇點公益督導的工作模式。
<center>

</center>
## 公益數據庫的使用、完善與改進
之所以共建數據庫,是為了共享數據,讓數據服務于公眾。因此,數據庫的功能、用戶的體驗也至為重要。目前,奇點公益數據庫能夠實現高級篩選功能,使得公眾查找相關信息時,可以設定關鍵詞進行篩選。例如,當在北京的公眾想捐衣服時,可以在衣物捐贈信息庫輸入“北京市”,就會得到一整頁北京市捐衣地址供選擇; 當公眾想幫助上不起學的孩子時,可以在助學信息數據庫篩選出符合“貴州省”、“小學”、“長期助學”等多個條件的結果;當公眾需要查找大病救助相關信息,只需要在大病救助庫里輸入相關病種與救助地域便能獲取庫中所有符合相關條件的大病救助項目信息。為了改進用戶體驗,我們與清帆遠航平臺合作,鼓勵志愿者設身處地使用大病救助庫,反饋體驗,同時提出改進方案。目前,我們已經收集了60余份意見,并將與下一階段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能夠在數據庫中實現評價和社交互動是我們著力探索的方向之一。待到能夠實現用戶對公益項目的評價及用戶之間的交流,那么公益數據庫的作用就不僅是公益領域的維基百科了,可能會相當于維基百科+大眾點評,甚至發揮更大的功能。雖然這些功能我們目前還達不到,但是奇點公益會持續努力。公益領域信息共享,我們一直在路上。
## 資源鏈接信息
項目發起人:
李昂達,數聚變科技的創始人與CEO。曾就職于埃森哲咨詢,先后畢業于清華大學, 中國科學院與和君商學院。擔任多家創業企業與公益組織的互聯網戰略顧問。作為志愿者擔任大愛清塵的CIO與秘書處成員。郵箱:liangda@jidian.org.cn
張博:現任奇點公益秘書長,注冊社工師,志愿者培訓師。畢業于蘭州工學院商務英語專業,曾就職北京惠澤人公益發展中心等公益組織,多年公益培訓和咨詢經驗,為多家基金會、企業及高校開展項目管理咨詢和培訓。郵箱:zhangbo@jidian.org.cn
* 奇點公益官網:http://www.jidian.org.cn/
* 奇點公益郵箱:office@jidian.org.cn
* 新浪微博:奇點公益
* 聯系電話:010-56180048
*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 封面
- 簡介
- 序言
- 張志東寄語
- 呂朝寄語
- 綜述
- 平臺篇
- 騰訊公益:以互聯網核心力量推動“人人可公益”
- 騰訊尋親:不忘初心,讓社會多一絲溫暖
- 微博打拐:網絡形勢下催生的全民打、防拐
- 順豐分享:更輕松、更有趣的公益方式
- 零分貝:讓扶貧更精準、高效
- YU益:青年公益一站式互聯網平臺
- 益博云天:公益新玩法,辦公再也不用買電腦了
- 生活篇
- 淘寶公益寶貝計劃:讓公益伴隨淘寶買賣
- 百度基金會:大公司的初心與小群體的福音
- 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讓所有人都平等享受現代文明
- 心聲:讓聽障者的世界變得更溫暖一點
- 綠色地球:垃圾也有“身份證”
- 完美代碼項目:給殘障人士開一扇互聯網技術就業的窗戶
- BottleDream:讓有意義的事情有意思
- CSDN信息無障礙知識庫:為障礙者撐起一片藍天
- 易保:互聯網保險創新的實踐
- 培訓篇
- 益修學院:垂直在非營利行業的線上職業教育平臺
- NGO2.0公益創客團:推動公益與極客的跨界協作
- 工具篇
- 騰訊云:IT為公益組織賦能
- Office 365助力非營利組織實現“云辦公”
- 靈析:數據,讓公益更有力量
- 隨手記:一個記賬軟件的透明公益路線圖
- 愛盟公益:愛盟的“互聯網+”公益之路
- 金數據:時間,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 極益科技:開源讓公益人做公益更容易
- 奇點公益:不僅是公益的維基百科
- NGO2.0公益地圖:中國公益組織的眾包數據庫
- 公益啦:為公益組織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 志愿者打卡器:記錄,讓公益有跡可循
- 嗖嗖公益:用信息化組織管理模式推動公益事業啟航
- 前車之鑒
- 互聯網尋親平臺
- 無障礙插件
- 附錄
- 白皮書迭代計劃
- 騰訊云:助力公益免費云服務計劃
- 合作媒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