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是我的大學同學。1999年,我們一同從廣東新會乘火車遠赴沈陽,開始大學生涯。我們學校99屆計算機專業中來自廣東的學生只有3個:我、Alex,還有Han。Han后來成了百度負責“貼吧”架構的技術牛人,在我們創業的初期,作為顧問,為我們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架構方面的建議,這先放下不表。
在大學里,Alex是典型的好學生,而我則逃課、打游戲、接外包的活,在“好學生”和“差學生”之間沉浮。我們被分在不同的班級,寢室又隔了十萬八千里,所以平日的接觸也不算多。不過,我們彼此都很仰慕對方:我欽佩他的學術能力,而他羨慕我的編程能力。每當我們在一起聚會的時候,我們都會急切地了解對方當前的狀況及未來的打算,有點兒暗暗較勁的意味,但更多的是相互學習,相互鞭策。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我們就像草原上的鬣狗和羚羊,常常被對方激勵著向前沒命地奔跑。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工作后大概每年一次的同學聚會。
2010年10月底,遠在華為中東做銷售的Alex回國休假。在北京,幾個昔日的同學再度齊聚一堂,喝酒聊天,暢談未來。這次的話題主要圍繞著Alex——他被劍橋大學錄取,即將遠赴英倫展開他的MBA之旅。對于像我這樣的土鱉而言,劍橋大學就像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聽著他侃侃而談自己是如何在工作之余刻苦努力,為夢想拼搏時,我的心絞痛著——不是嫉妒,不是羨慕,而是怒己不爭——Alex可以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付出一切,我卻把自己2007年就萌生的夢想一點點消磨,然后拋棄。
Alex談到他即將參加“創業周末”(Startup Weekend),一個創業活動,讓有想法的人在一個周末的時間里做出Demo(演示樣本),并有機會組建公司,真正地實現它。我對此很感興趣,也想參加。他建議我參加另一個創業活動iWeekend。這兩家他都很感興趣,但時間上重疊,所以我們參加不同的活動,之后可以交流心得。我欣然同意。
聚會結束回到家,我意猶未盡,開心地跟妻子暢談我們的這次聚會及我要參加iWeekend的想法。妻子很贊同,建議我在這個周末自己先做個Demo出來試試手。
那個周末,我使出渾身解數,建了一個產品原型。

然后我用剛學會沒多久的Django和jQuery UI做了一個可拖曳行程的規劃工具,大概流程是下面這樣的。
(1)創建計劃——寫個名字,單擊“確定”就創建一個旅行計劃。
(2)編輯行程——我做了幾十個供演示的景點,主要包括巴黎、尼斯、羅馬、威尼斯、米蘭等我去過的城市,然后用戶可以將它們“添加”到行程中,就像線上購物一樣。
(3)生成行程——單擊“生成”后,一個完整的可打印的行程表就出來了。系統自動幫用戶安排好每一天的行程,附帶Google Maps(包含Google Direction Serivce),行程里還包含假期當天當地的天氣預報(只是為了展示我的想法)。
我花了整整一個周末,外加之后的4個晚上的時間,這個Demo才基本完工。有了這個,我對接下來周五晚上開始的iWeekend充滿了信心。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專業書評
- 內容提要
- 主人公寄語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夢想
- 途我睿的由來
- Alex和劍橋MBA
- iWeekend創業周末
- 合伙組建公司
- 依依辭別Juniper
- 申請助跑計劃
- 助跑計劃
- 創新工場初印象
- 種子融資
- 融資的目的
- 投資協議
- 期權池
- 清算優先權
- 反稀釋條款
- 關于投資協議的談判
- 等待進入創新工場
- 早期產品
- 概念
- 技術選型
- 語言和框架
- 數據庫選擇
- 心得
- 架構雜談
- 開發
- 與iWeekend再續前緣
- 完善拼圖
- 組建團隊
- 愿景和使命
- 發布Alpha版本
- 正式上線
- UX再造
- 天使投資
- 工具和社交之爭
- Demo Day
- 途客圈旅行助手
- Nanfang離職
- 加速計劃
- 新一輪招聘
- 結束編外身份
- 重鑄產品
- 苦中求樂——飛盤
- 復盤
- 敏捷實踐
- 可愛的實習生
- VIE和75號文
- 通宵上線
- 永定河峽谷徒步
- 產品經理之痛
- Tao神出走
- 途客圈旅行助手正式上線
- 旅行計劃大賽
- 破局的嘗試
- 矛盾爆發
- 風云再起
- 密云會議
- 裁人風波
- 踽踽獨行
- 搬離創新工場
- 項目代號:Cayman
- 開辟收入
- 分歧再起
- 產品代號:Ireland
- 有愛的夫妻檔組合
- 項目管理工具:teamspark
- 小寶降臨
- 最后的嘗試
- 和平分手
- 現金流告急
- 艱難抉擇
- 再度裁人
- 告別團隊
- 結束使命
- 新的思考
- 團隊
- 選擇合伙人
- 選擇技術合伙人(成為技術合伙人)
- 開發產品的能力
- 組建團隊的能力
- 領導團隊的能力
- 自我驅動的能力
- 招募團隊
- 建立自我提高的團隊
- 方向/市場
- 市場區隔
- 市場容量
- 產品之外的技術工具箱
- 場景1:新員工(工程師)入職
- 場景2:日常開發
- 流程
- 寫在最后的話
- 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