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的團隊組建起來了,我們便開始著手愿景和使命的制定。當時我們只有寥寥幾人,途我睿于創業之汪洋,充其量就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蝦米。但誰能說小蝦米就不能有成為大鯨魚的夢想呢?愿景是一個神奇的東西,有些人對此不屑一顧,有些人卻為之熱血沸騰。一個好的愿景應該能觸動人們心靈深處純真的部分,勾起人們對美好的追求,并為此努力奮斗。比如說:
> Google的愿景是:整理全世界的信息,方便人們獲取。
>
> 微軟的愿景是:計算機會被放在每一張桌子上,使用微軟的軟件。
>
> GE的愿景是:使世界更光明。
>
> ……
什么是途我睿(途客圈)的愿景?我們為此討論了很久,卻很難達成一致。最終,我們把問題回歸到一點:人為什么要旅游?
是啊,人為什么要旅游?這個問題很簡單,但真問到了你,卻很難給出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我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團隊。
> 為了了解世界。
>
> 為了結識新朋友。
>
> 生命的冒險。
>
> 從緊張的工作學習中解脫出來,讓身心放松。
>
> 換個環境,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去別人呆膩的地方。
>
> ……
各種各樣的理由。但是,把不少答案抽象出來,我們可以看到,大家旅游的目的其實源自人類進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好奇心。*我們想接觸未知的世界、未知的人,去探索,去發現——這一點和我一歲多的女兒在家里,爬上爬下,接觸并試圖了解一切她能夠到的事物一樣。世界對她而言,就是一間或者幾間屋子,至多是小區或者幾個公園;而世界對于我們而言,則遠至乞力馬扎羅山腳的草原落日。
我們在孩提的時候,從書本上貪婪地汲取有關這個世界的一切:古老的埃及金字塔,神秘的瑪雅文明,無法解釋的巨石陣,驚駭聳人的尼斯湖水怪……童年中的無數個夢想里,一定含有一個“環游世界”的夢想。
就像馬云和阿里巴巴讓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創富夢一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我們期望途我睿能激勵每個人去實現環球旅行的夢想,這也成為了我們的愿景:
> 把繽紛多彩的世界呈現在你的面前,鼓勵更多的人追逐孩提時環游世界的夢想。
而要實現這個愿景,我們的使命是:
(1)搜集和整理這個世界上的城市和景點。
(2)簡化煩瑣的旅行計劃并消除海外旅行的各種不便。
(3)連接旅行者和旅行者,旅行者和當地人。
這就是途我睿想做的事情,小蝦米的理想。現在回想起來,我依然覺得蕩氣回腸。
我們的第一個產品,途我睿網站,就圍繞著使命1和使命2;第二個產品,移動端的旅行助手,則圍繞著使命2和使命3。
在寫本書的時候,我無意中翻到了豆瓣的一個帖子[\[15\]](#anchor215)——“我們為什么要旅行”。它讓我感觸很深,附在下面,與君分享。
> 最近的一位沙發客抄寫了一段話給我,是他在尼日利亞旅行的時候別人寫給他的。原文是Kent Nerburn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與君共享,共勉。
>
> **Why We Travel**
>
> We need to traver, if we don’t offer ourselves to the unknown, our senses dull, our world becomes small and we lose our sense of wonder. Our eyes don’t hear the sound around us ,our experience is restricted as we pass our days in a routine that is both comforting and limitng. We wake one day and we find that we have lost our dreams in order to protect our days.
>
> Don’t let yourself become one of those people. The fear of the unknown and the lure of the comfortable will conspire to keep you from taking the chances a traveller has to take. But if you take them you will never regret your choice. Sure, there will be a moment of doubt when you stand alone, on an empty road, in an icy rain or when you are ill in a rented bed. In the end you will be a so much happier person, that’s all the risks and hardships will seem like nothing compared to the knowledge you have gained and the life you have lived.
>
> Happy travels.
>
> 感謝Verain’s June的譯文:
>
> **我們為什么要旅行**
>
> 我們需要旅行。如果不去接觸未知,我們的感覺將變得遲鈍,我們的世界就那么小小的一點兒,就連好奇心也將消失不見。我們的目光將不再放眼于遠方的地平線,耳朵也聽不到那些熟悉的聲音。當我們滿足于眼前的生活而日復一日的時候,它同時也局限了我們對生活的體驗。當終于有一天我們明白過來的時候,將發現所過的這種生活是以我們曾有的夢想破滅作為代價的。
>
> 不要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對未知的恐懼,對舒適的留戀將阻止我們成為一個旅行者走上的冒險旅程。可是,當你作出這樣的選擇,你就永遠不會后悔。當然,當你孤獨一人,在空曠的路上,在冰冷的雨中,或是在陌生的床上生著病的時候,你或許會有些懷疑。但是最終,你會變得更加快樂。與你所得到的知識和你所經歷過的生活相比,所有的辛苦和艱難又算得了什么呢?
反復讀著這段話,我腦海里突然響起《星際迷航》開頭的那段蕩氣回腸的旁白:
> 宇宙,人類最后的邊疆,這是星艦企業號的旅程,它所持續的使命,是為了探索陌生的新世界,尋找新的生命及新的文明,勇敢地航向那前所未至的宇宙洪荒。
我們每個個體(企業也是作為個體存在的法人)存在的意義又何嘗不是“為了探索陌生的新世界,勇敢地航向那前所未至的洪荒”呢?
* * * * *
[\[15\] ](#ac215)widget/notes/3215042/note/158374630/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專業書評
- 內容提要
- 主人公寄語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夢想
- 途我睿的由來
- Alex和劍橋MBA
- iWeekend創業周末
- 合伙組建公司
- 依依辭別Juniper
- 申請助跑計劃
- 助跑計劃
- 創新工場初印象
- 種子融資
- 融資的目的
- 投資協議
- 期權池
- 清算優先權
- 反稀釋條款
- 關于投資協議的談判
- 等待進入創新工場
- 早期產品
- 概念
- 技術選型
- 語言和框架
- 數據庫選擇
- 心得
- 架構雜談
- 開發
- 與iWeekend再續前緣
- 完善拼圖
- 組建團隊
- 愿景和使命
- 發布Alpha版本
- 正式上線
- UX再造
- 天使投資
- 工具和社交之爭
- Demo Day
- 途客圈旅行助手
- Nanfang離職
- 加速計劃
- 新一輪招聘
- 結束編外身份
- 重鑄產品
- 苦中求樂——飛盤
- 復盤
- 敏捷實踐
- 可愛的實習生
- VIE和75號文
- 通宵上線
- 永定河峽谷徒步
- 產品經理之痛
- Tao神出走
- 途客圈旅行助手正式上線
- 旅行計劃大賽
- 破局的嘗試
- 矛盾爆發
- 風云再起
- 密云會議
- 裁人風波
- 踽踽獨行
- 搬離創新工場
- 項目代號:Cayman
- 開辟收入
- 分歧再起
- 產品代號:Ireland
- 有愛的夫妻檔組合
- 項目管理工具:teamspark
- 小寶降臨
- 最后的嘗試
- 和平分手
- 現金流告急
- 艱難抉擇
- 再度裁人
- 告別團隊
- 結束使命
- 新的思考
- 團隊
- 選擇合伙人
- 選擇技術合伙人(成為技術合伙人)
- 開發產品的能力
- 組建團隊的能力
- 領導團隊的能力
- 自我驅動的能力
- 招募團隊
- 建立自我提高的團隊
- 方向/市場
- 市場區隔
- 市場容量
- 產品之外的技術工具箱
- 場景1:新員工(工程師)入職
- 場景2:日常開發
- 流程
- 寫在最后的話
- 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