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群人似乎一直在和時間賽跑,很快地,10月就要結束了。一個月來連續工作的疲憊已經沖淡了我們拿到投資協議書的喜悅。iduu提議找個時間出去散散心,好好放松一下。我們很快圈定了郊區的一個別墅度假村,一棟別墅一晚大概七八百元,擠擠正好裝得下整個團隊。租了輛車,加上Kent的小車,一行13人浩浩蕩蕩從公司出發。我偷偷訂了個蛋糕,走的時候讓菲姐去取來放車里。那段時間恰逢Nanfang和iduu的生日,我打算給他們個驚喜。
那天晚上大家玩得很盡興。我們在一個小湖邊享用了基本吃不飽的“自助”燒烤,然后回屋用Wii和Xbox輪番廝殺,我清楚地記得大家玩《Wii Sports Resort》里那個擊劍的小游戲時夸張的動作和表情,也同樣無法忘卻iduu和Nanfang在蠟燭前許愿的場景。不知道那時他們許了什么愿,現在是否達成了?
在一片歡樂的情景下,我覺察到Nanfang似乎有心事,這種感覺在第二天上午尤為明顯,因為非集體活動的時候,他幾乎都一個人默默地獨處。我想起自己過生日時狂喜后的失落、惆悵,常有劉玄德“日月如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的失落,以為他也如此,也就沒有追問。
這次團隊活動回來后沒兩天,Nanfang就找我談話。在17樓(第三極大廈)唯一的一個如悶罐般的小會議室里,他提出了離職申請。我當時毫無思想準備地坐在桌子上,雙手自在地按著桌面,聽到這話,我震驚得幾乎從桌子上跌下。我真不敢相信最得力的兄弟在僅僅4個月后,在我們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想要離開。我失魂落魄地問他,多久了?為什么想離開?去哪里?他說已經考慮了近一個月,感覺自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自己像是一個執行者,一個雇來就是寫代碼的普通員工,而不是一個創業伙伴。他的下家是一家做App統計分析的公司,也是創業公司,一切已經談妥。“可是我們真心把你當作伙伴的啊。”我無力地回應。
不得不說,雖然我非常倚重Nanfang,但他在的那段日子里我們卻缺乏真正的、伙伴級的溝通。我們在一起更多的是技術上的討論,而鮮有關于途客圈如何發展,產品如何定位,公司目前的問題等深入的話題討論。在途客圈的網站上,我們有很多討論,他也被賦予了很大的產品話語權。但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關于App的討論,我們都很少有把他拉進來一起討論。一個一款產品的主力程序員,卻沒有得到應得的發言權,這確實是我的一個天大的失誤。我天真地認為程序員的寶貴時間不該浪費在無謂的、常常沒有結果的討論會中,可是我錯了。也許對不少人來說,創業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有機會影響甚至掌控產品的發展方向。
“有沒有可以商量的余地?我們可以糾正我們的錯誤,如果你不愿意繼續做App,我們可以換人做;基于你過去的貢獻,我們可以給你一份新的offer,工資x,股份y。”我幾乎絕望地胡言亂語。雖然理性告訴我這不是個好辦法,但我也顧不得那么多了。我希望他留下,哪怕付出不菲的代價。但我知道,如果到了攤牌的地步,對方留下來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果然,他說一切都已經定好了,沒有回旋的余地。他已經簽了對方的offer,兩三周內就去報到。“況且裂縫一旦產生,已經很難彌補,我們彼此之間也不再相互信任。”他補充道。我的思維已經完全混亂,幾乎無法思考,只好讓他先回去再考慮考慮。
隨后,我趕緊把這一消息告訴給Alex和Kent。兩人也很震驚。我們擬定了一份新的offer,由他們再跟Nanfang聊聊,看看有沒有轉機。
Nanfang禮貌地答應考慮一下。Alex和Kent為此很興奮,似乎看到一絲曙光。我有些疑惑,總覺得和他跟我聊時斬釘截鐵的態度相差很大。果然,他找到我說考慮一下只是個托詞,他去意已決,只是不知道該如何拒絕Alex和Kent。我整個人這下真的像掉進冰窖一樣。我問他,對途客圈,或者對我有什么建議?他提出以下幾點。
(1)對后加入的合伙人Kent給予足夠的重視。他指的是Kent的僅有5%的股份與他的合伙人身份及公司中的地位不符。我跟他澄清,我們口頭上達成協議天使投資后將其股份增加到接近10%。事后,我跟Alex立即正式開展股份轉贈給Kent的事宜,并落實在了天使輪的投資協議中。
(2)在產品上,開發團隊需要有更多的話語權。
(3)好好培養和重視Tao,他是個可造之材。
Nanfang最終還是離職了。考慮到iOS工程師不是一下子就能招到的,所以約定,即便離開之后,他還是會幫助我們負責招聘和工作交接的相關事宜。為了避免他離職并加入另一家創業公司的消息對大家震動太大,我們約定將其描繪成他加入朋友的創業公司一起創業。
然后,我感傷地寫下了如下通告,告訴大家Nanfang離開的消息。
> 從途客圈成立以來,Nanfang一直是整個產品線最值得依賴的伙伴,在過去的4個月里,他的巨大貢獻包括(但不限于):
>
> - 設計并實現新鮮事;
> - 設計并實現通知機制;
> - 設計并實現消息隊列;
> - 設計并實現緩存系統;
> - 推出App第一版;
> - 為團隊引入復盤(Retro)和Scrum實踐;
> - 為團隊帶來很多歡聲笑語。
>
> 創業之初,拔劍四顧兩茫茫之際,能邀請到Nanfang一起共事,是我莫大的榮幸。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也帶領整個團隊朝著駕馭自如團隊的方向努力。
>
> 無論情愿與否,個人和團隊總會走向一個交叉路口。就像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一樣,我們總歸會遇到離別。我非常理解和支持他做出的選擇,盡管今后不在一個戰壕里打仗,但大家還是一起扛過槍,一起嚎過歌的好兄弟。
>
> 有些感傷,千頭萬緒不知如何說起,借用Shakespeare的一句話:
>
> 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
> That I shall say good night till it be morrow.
正式創業半年多以來(從2011年4月到2011年11月),我們一直順風順水,從未經歷過真正的挫折和磨難。Nanfang的離職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坎兒。但事情已成定局,再懊悔也無濟于事。我們唯有向前看,將這件事作為一個教訓,避免再犯。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專業書評
- 內容提要
- 主人公寄語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夢想
- 途我睿的由來
- Alex和劍橋MBA
- iWeekend創業周末
- 合伙組建公司
- 依依辭別Juniper
- 申請助跑計劃
- 助跑計劃
- 創新工場初印象
- 種子融資
- 融資的目的
- 投資協議
- 期權池
- 清算優先權
- 反稀釋條款
- 關于投資協議的談判
- 等待進入創新工場
- 早期產品
- 概念
- 技術選型
- 語言和框架
- 數據庫選擇
- 心得
- 架構雜談
- 開發
- 與iWeekend再續前緣
- 完善拼圖
- 組建團隊
- 愿景和使命
- 發布Alpha版本
- 正式上線
- UX再造
- 天使投資
- 工具和社交之爭
- Demo Day
- 途客圈旅行助手
- Nanfang離職
- 加速計劃
- 新一輪招聘
- 結束編外身份
- 重鑄產品
- 苦中求樂——飛盤
- 復盤
- 敏捷實踐
- 可愛的實習生
- VIE和75號文
- 通宵上線
- 永定河峽谷徒步
- 產品經理之痛
- Tao神出走
- 途客圈旅行助手正式上線
- 旅行計劃大賽
- 破局的嘗試
- 矛盾爆發
- 風云再起
- 密云會議
- 裁人風波
- 踽踽獨行
- 搬離創新工場
- 項目代號:Cayman
- 開辟收入
- 分歧再起
- 產品代號:Ireland
- 有愛的夫妻檔組合
- 項目管理工具:teamspark
- 小寶降臨
- 最后的嘗試
- 和平分手
- 現金流告急
- 艱難抉擇
- 再度裁人
- 告別團隊
- 結束使命
- 新的思考
- 團隊
- 選擇合伙人
- 選擇技術合伙人(成為技術合伙人)
- 開發產品的能力
- 組建團隊的能力
- 領導團隊的能力
- 自我驅動的能力
- 招募團隊
- 建立自我提高的團隊
- 方向/市場
- 市場區隔
- 市場容量
- 產品之外的技術工具箱
- 場景1:新員工(工程師)入職
- 場景2:日常開發
- 流程
- 寫在最后的話
- 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