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我睿的目標是“讓自助旅行變得輕松智能”,這是一個很大的目標。做互聯網產品,想法宏大不是件好事,因為要么無法面面俱到,要么干脆做不出來。如果你想打造太陽系,你最好先把太陽做出來。
所以我把問題進一步縮小為“讓旅行計劃的制訂更輕松,更智能”。對于這個范圍縮小了的問題來說,解決方案也不是那么顯而易見。我們無法從硅谷的創業網站中找到答案,因為對于大部分美歐旅行者來說,中國自由行旅行者面臨的問題都不是他們的問題。
- 語言不通。擔心自己低水平的英語在目的地成為絆腳石。
- 請長假旅行比較困難,所以一定要把有限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優化路線到極致。
- 一次去好些城市。
- 手頭緊,自然想少花錢多辦事。
所以硅谷的面向在線旅行的創業公司幾乎沒有往旅行計劃這個方向發展的。與我們想法最接近的tripit走的是旅行預定管理的路線,是旅行計劃的一個子集(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們想解決的問題還是有些太大了)。
我最初的解決方案是將旅行計劃這件事與購物做個類比。這樣做的好處是用用戶熟悉的東西去類比我們的不那么容易理解的服務,這樣他們更容易理解一些,也容易建立對應關系。
那時大家已經很熟悉淘寶、京東這樣的電商網站的購物流程,挑選商品,加入購物車,結賬。在我眼里,旅行計劃有類似的模式:挑選景點(城市),加入行囊[\[5\]](#anchor25),分配到每一天,生成在線和可打印的計劃。
拋開我們解決的問題是否是一個有大眾持續需求的問題[\[6\]](#anchor26),就這個問題本身,我覺得類比購物體驗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別人容易聽懂,做起來概念清晰,而且很多指標可以從電商那里借鑒。如SKU(stock keeping unit,保存庫存控制的最小可用單位),每個景點、每個目的地服務都可以是一個SKU。可惜的是,正如途客圈的發展一直在質疑和改變中進行一樣,類比購物體驗的想法,在我們產品的第三個版本中被徹底拋棄。
* * * * *
[\[5\] ](#ac25) “行囊”這個詞是后來出現的,當時我叫它旅行車(購物車的翻版),一個非常怪異的名字。
[\[6\] ](#ac26) 這個爭論貫穿了途客圈的發展。Xuwei認為這是個小眾需求,是偽需求;我堅持這是真實存在的需求,雖不夠大眾,但是個好的切入點。事實證明,我錯了。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專業書評
- 內容提要
- 主人公寄語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夢想
- 途我睿的由來
- Alex和劍橋MBA
- iWeekend創業周末
- 合伙組建公司
- 依依辭別Juniper
- 申請助跑計劃
- 助跑計劃
- 創新工場初印象
- 種子融資
- 融資的目的
- 投資協議
- 期權池
- 清算優先權
- 反稀釋條款
- 關于投資協議的談判
- 等待進入創新工場
- 早期產品
- 概念
- 技術選型
- 語言和框架
- 數據庫選擇
- 心得
- 架構雜談
- 開發
- 與iWeekend再續前緣
- 完善拼圖
- 組建團隊
- 愿景和使命
- 發布Alpha版本
- 正式上線
- UX再造
- 天使投資
- 工具和社交之爭
- Demo Day
- 途客圈旅行助手
- Nanfang離職
- 加速計劃
- 新一輪招聘
- 結束編外身份
- 重鑄產品
- 苦中求樂——飛盤
- 復盤
- 敏捷實踐
- 可愛的實習生
- VIE和75號文
- 通宵上線
- 永定河峽谷徒步
- 產品經理之痛
- Tao神出走
- 途客圈旅行助手正式上線
- 旅行計劃大賽
- 破局的嘗試
- 矛盾爆發
- 風云再起
- 密云會議
- 裁人風波
- 踽踽獨行
- 搬離創新工場
- 項目代號:Cayman
- 開辟收入
- 分歧再起
- 產品代號:Ireland
- 有愛的夫妻檔組合
- 項目管理工具:teamspark
- 小寶降臨
- 最后的嘗試
- 和平分手
- 現金流告急
- 艱難抉擇
- 再度裁人
- 告別團隊
- 結束使命
- 新的思考
- 團隊
- 選擇合伙人
- 選擇技術合伙人(成為技術合伙人)
- 開發產品的能力
- 組建團隊的能力
- 領導團隊的能力
- 自我驅動的能力
- 招募團隊
- 建立自我提高的團隊
- 方向/市場
- 市場區隔
- 市場容量
- 產品之外的技術工具箱
- 場景1:新員工(工程師)入職
- 場景2:日常開發
- 流程
- 寫在最后的話
- 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