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和那些不「領投」的投資人糾纏
由于融資的第一個報價是最難的,在一開始確定你的「期望值」的時候就要把這個因素考慮在內。不僅要評估他們說 Yes 的可能性,還要評估他們第一個說 Yes 的可能性。后者并不簡單是前者的一個子集。一些投資者以快速決策聞名,這些人在早期是額外有價值的。
相反,一個只跟投的投資人在初期是沒有價值的。雖然大多數投資者被其他投資者對你的感興趣程度所影響,也有一些人明確表示只投資那些被投資過的。你可以識別這類可鄙的投資者,因為他們經常談論「領投」。有時,他們聲稱愿意領投,實際上在你從其他投資者拿到錢之前都不會投資。[17]
「領投」這個詞從何而來?幾年前,初創企業在階段二的融資通常會有不止一個投資人的參與,但他們都是同時投資并且文件處理過程全部都一模一樣,你只需要與其中一個所謂 “領投” 的投資人商談,其他的投資人在最后都會和你簽署條件一樣的合同,并且他們的資金都會在最后統一到賬。
A 輪融資還在以上述方式工作,但 A 輪之前的情況則發生了改變。其實在 A 輪之前已經沒有了上述所謂的幾個人同時投資的 「輪次」,現在初創企業向投資人融資都是一次一次來,直到足夠為止。
由于不再有領投,為什么投資者還用這個詞呢?因為他們用這種聽起來更合理的方式來表達真實意愿。而真實的意思是,他們對你的興趣代表了其他投資人對你也有興趣。當他們使用領投這一詞語時,他們的行為就聽上去更加有組織性,更加正當。
當一個投資者告訴你「我想投資你,但我不領投」時,在你心中翻譯過來就是,「我拒絕,除非是你突然很搶手。」由于這對所有人都成立,基本上他們什么都沒說。
當你第一次啟動融資,不做「領投」投資者的期望值是零,可能的話,最后再考慮這樣的投資者。
>[info] [17]\. 另一個相關的花招是聲稱他們只會和別的投資人一起投資,這么做的原因是以防你的投資不足。這基本上是胡扯,他們只是無法精確地評估你的最小資金需求。
- 導語
- 前言
- 角力
- 別急著融資,除非你需要而它也正適合你
- 要么完全進入融資模式,要么就干脆不要想
- 讓別人幫你介紹投資人
- 沒聽到 Yes 之前聽到什么都是 No
- 廣度優先搜索 vs. 期望值
- 期望值 = 一個投資人投資你的可能性 x 獲得他們投資的份量如何
- 明確自身情況
- 拿到第一個 term sheet (投資意向書)
- 盡快拿到承諾的錢
- 避免和那些不「領投」的投資人糾纏
- 制定多個計劃
- 對于金額可以放低一些期望
- 如果可能的話盡量盈利
- 不要為估值而做出優化
- 估值前的 Yes 和 No
- 當心「對估值敏感」的投資者
- 貪婪地接受出價
- (在階段二)不要出售多過 25%
- 找一個人專門處理融資
- 準備一份摘要(executive summary)和(也許)一份融資文件(deck)
- 當已經希望不大的時候,停止融資
- 不要對融資上癮
- 不要融太多錢
- Be nice
- 下一次的標準會更高
- 別讓融資變得太復雜
- 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