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金額可以放低一些期望
盡管你能夠為不同的投資人準備不同的融資計劃,但總體上說,你應該放低一些期望。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融資 50 萬美元,那么你最好說你想融資 25 萬美元。這樣當你融資 15 萬時,你已經完成了一大半。這就給了投資者兩個有用的信號:你做得很好,他們需要快速作出決定,因為你那兒名額有限。但如果你說你想融資 50 萬,融資 15 萬時,你還沒有達到目標的三分之一。如果融資停滯一段時間,你基本上已經算是失敗了。
但如果你最初只想要融資 25 萬美元的話,「低估」與否就變得不太重要了。當你達成最初的融資目標之后,并且投資人仍然對你有興趣,你可以決定再多融資一點,初創企業經常這么做。事實上,大部分融資成功的初創企業最后都拿到了比他們當初想要的金額更多的資金。
我并不是在說你應該撒謊,但你應該降低你最初的期望,這樣并沒有什么壞處。它不會成為你融資的天花板,卻會在總體上趨向于增加你最后的融資。
這兒有一個比較恰當的比喻是攻角(angle of attack)——飛機機翼在起飛時與風流的夾角。如果你試圖以一個更大的攻角起飛,你根本飛不起來。就是說如果你說你 A 輪想要融資 500 萬美元,除非形勢對你來說非常有利,否則你不僅得不到融資,而且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最好以一個低攻角開始,提速后,如果需要再慢慢增加角度。
- 導語
- 前言
- 角力
- 別急著融資,除非你需要而它也正適合你
- 要么完全進入融資模式,要么就干脆不要想
- 讓別人幫你介紹投資人
- 沒聽到 Yes 之前聽到什么都是 No
- 廣度優先搜索 vs. 期望值
- 期望值 = 一個投資人投資你的可能性 x 獲得他們投資的份量如何
- 明確自身情況
- 拿到第一個 term sheet (投資意向書)
- 盡快拿到承諾的錢
- 避免和那些不「領投」的投資人糾纏
- 制定多個計劃
- 對于金額可以放低一些期望
- 如果可能的話盡量盈利
- 不要為估值而做出優化
- 估值前的 Yes 和 No
- 當心「對估值敏感」的投資者
- 貪婪地接受出價
- (在階段二)不要出售多過 25%
- 找一個人專門處理融資
- 準備一份摘要(executive summary)和(也許)一份融資文件(deck)
- 當已經希望不大的時候,停止融資
- 不要對融資上癮
- 不要融太多錢
- Be nice
- 下一次的標準會更高
- 別讓融資變得太復雜
- 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