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為估值而做出優化
當你融資時,你的估值應該是什么樣子的?關于估值最重要的是,它并不重要。
估值高的創始人在融資時很容易過度自傲。創始人一般都很有能力,而估值又通常是初創企業唯一直觀可視的數字,他們通常會通過競爭使自己能以最高的估值來進行融資。這很蠢,因為融資不是什么測試,真正的考驗是營收。融資只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為你融資多少而驕傲就像是在以你的大學成績引以為豪。
不僅融資不是什么重要的測試,估值也不需要為融資而做出優化。通過第二階段的融資,你最需要的應該是掙到錢,然后回去關注真正的考驗,也就是你公司的成功。第二位是好的投資者,估值只能排第三位。
以往的經驗證明了估值有多不重要。Dropbox 和 Airbnb 是我們投資過最成功的公司,在 Y Combinator 之后,他們分別以 400 萬美金和 260 萬美金的融資前估值進行了融資。現在價格高多了,如果你能融資成功,你可能需要以比 Dropbox 和 Airbnb 更高的估值進行融資。讓這個來滿足你的競爭欲吧。在一個根本不重要的比賽上,你比 Dropbox 和 Airbnb 做得還要好!
當你開始融資時,你的初始價值評估(或估值上限)是由第一位給你撥款的投資者限定的。對于以后的投資者,如果很多人對你感興趣,你可以提高價格,但是第一位投資者給你的估值會成為默認的開價。
所以就像大部分公司在第二階段融資時那樣,如果你也是從多位投資者那里同時融資,你需要小心避免從操之過急的投資者那里融到第一筆后續你不可能維持的金額。當然如果需要,你可以降低你的價格(這種情況下,你應該給出之前以較高價格投資的人同樣的條件)。但在意識到你需要這么做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失去一定的主導權。
如果你遇到了激進的首位投資者,那么你能做的就是融資時簽署附有最惠國待遇的不受限可變更的備注。這能說明估值上限可以由下一位投資者決定。
較低的估值會更容易融資。不應該如此,但事實如此。因為第二階段價格上下可以相差 10 倍,而成功企業的投資回報率至少有 100 倍。投資者選擇初創企業應該完全依靠他們是不是相信公司會成功,而不是依靠價格。但是盡管對投資者來說關心價格是個錯誤,但還是有很多人這么做。如果投資者喜歡一家初創企業,但不會以 X 美元的估值上限投資的話,以二分之 X 的估值可能會更容易拿到融資。[20]
>[info] [20]. 我不知道這是否會發生,因為有很多種可能,或者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預測創業公司的結果(至少這種行為不是不理智的)。在其他例子里推斷也是類似的。
- 導語
- 前言
- 角力
- 別急著融資,除非你需要而它也正適合你
- 要么完全進入融資模式,要么就干脆不要想
- 讓別人幫你介紹投資人
- 沒聽到 Yes 之前聽到什么都是 No
- 廣度優先搜索 vs. 期望值
- 期望值 = 一個投資人投資你的可能性 x 獲得他們投資的份量如何
- 明確自身情況
- 拿到第一個 term sheet (投資意向書)
- 盡快拿到承諾的錢
- 避免和那些不「領投」的投資人糾纏
- 制定多個計劃
- 對于金額可以放低一些期望
- 如果可能的話盡量盈利
- 不要為估值而做出優化
- 估值前的 Yes 和 No
- 當心「對估值敏感」的投資者
- 貪婪地接受出價
- (在階段二)不要出售多過 25%
- 找一個人專門處理融資
- 準備一份摘要(executive summary)和(也許)一份融資文件(deck)
- 當已經希望不大的時候,停止融資
- 不要對融資上癮
- 不要融太多錢
- Be nice
- 下一次的標準會更高
- 別讓融資變得太復雜
- 備注